這是台灣藝術產業的第幾次變革?這一次對TAIPEI DANGDAI的期待:Magnus Renfrew X 瑞士銀行集團

根據2017年統計資料,全世界共有260多個國際的大型博覽會,近十年來增加了近50個。平均每間藝廊/經銷商,在2017年共參加了五場展會,2016年亦同。

談到亞洲藝術產業,除了香港的藝術3月、藝術盛事往往整年度接連的上海,更不會忘記的是台灣的收藏家對藝術的重視與積極。

在亞洲各區之中,台灣發展藝術收藏的時間非常悠久,而過去多半為台灣本土協會、本土企業主辦的藝術博覽會,如今將在2019年首次由前Art Basel 總監任天晉 Magnus Renfrew,來到台北舉辦名為「台北當代 TAIPEI DANGDAI」的當代藝術博覽會。

logo-taipeidangdai-rgb
PICTURE/ ARTHQ &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重要的,除了追問我們是否需要這麼多博覽會之外,真正重要的,是理解產業將是如何持續流動變化著。」

無論是過去藝術北京的時代、台北引進第一個飯店博覽會、各式大型藝術博覽會逐漸增多。

當藝術產業不斷發生著新的事情,如此相當於新的可能性、當然也包含對本地藝術產業新的衝擊。然而儘管新事物不斷,但藝博會的使命從來不變,那就是:開發更多新的、潛在的藝術品收藏家。

在2018年也持續著此方向前進,Art Formosa的主辦單位大苑藝術,於2018年以「新竹藝術博覽會」積極開發新竹當地科技領域收藏藝術品的可能性。

而2019年這一次,不同於其他挑戰,來到台北的是來自一線藝術市場的國際衝擊,將以「打造世界頂尖藝博會」為目標,同樣期望為參展藝廊擴大藏家來源的平台。無庸置疑地,這是藝術產業共同的期待。

20180322-IMG_6437
PICTURE/ ARTHQ &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從名字開始,來看這一個帶著新觀點而來的國際藝術博覽會。」

3 / 20 由寒舍艾麗官方贊助舉辦了「台北當代 TAIPEI DANGDAI」的發布會,我們發現除了以往以地名譯的藝術博覽會,這次「台北當代」的英文是直接由中文「當代」兩字直接音譯作”DANGDAI”。

同時在藝博會主視覺LOGO上,更是較其他國內博覽會明顯多了”Art & Idea”兩字:

「以藝術作為一個連結社會各界人士的溝通橋樑,讓大眾得以互相交流意見,從而啟發新觀點的願景。」

一如倘若將當代藝術作為一種語言,「台北當代 TAIPEI DANGDAI」公開表示以「新觀點共享平台」的概念實施,將會邀請考古學、當代文化、城市規劃、環保、科學和技術等各領域的思想領袖參與,一起商討,如此重構藝術與世界的關係。

正如UBS瑞士銀行與當代藝術的結合,而未來則將不只金融界。

可以想見,如此透過當代藝術進行更廣泛跨領域的溝通,其影響將不僅限於藝術產業,而是存在各式未來趨勢可以期待。

20180322-830ECB4E-646F-49AF-B16C-8837A5792027
PICTURE/ ARTHQ &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銀集團和藝術經濟學人(Arts Economics),2017年對美國(高淨值個人)富裕人士進行的調查顯示,其中35%的人在藝術品和收藏品市場活躍。

「原本各據產業兩端的產業,合作後卻是無限的視野。」

儘管上述的研究統計是根據美國地區進行調查,不竟然可完全套用在台灣。然而瑞士銀行在台灣,自2000年亦開始為台灣高淨值個人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在2017年,更榮獲國際私人銀行家大中華區財富管理「台灣最佳外商私人銀行」獎項。

金融與藝術,兩項被大多數人們認為位於截然不同兩端的產業類型,卻能是如此完美的合作夥伴。

瑞士銀行為例,長期積極支持當代藝術活動之外,瑞銀藝術藏品被認為是當代藝術界中最具規模、最重要的公司收藏之一。瑞銀集團鼓勵客戶及觀眾參與藝術盛會、積極與全世界各地重要美術館、基金會結為夥伴關係等,同時也透過瑞銀藝術競爭力中心為客戶提供藝術市場獨到見解、遺產規劃之策略性建議等。

20180322-IMG_6438
PICTURE/ ARTHQ &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從顧問團隊,看到對思想領袖的高度重視的「台北當代 TAIPEI DANGDAI

總監任天晉 Magnus Renfrew,讓這次的「台北當代」協同了國際認可的評審委員會 和 亞洲資深藏家顧問團隊,台北眾當地和國際資深藏家以顧問團隊成員身份支持,包 括:Jam Acuzar、紀嘉華、Evan Chow、諸承譽、賴英里、Sylvain Levy、羅揚傑、 Ivan Pun、施俊兆、孫怡、孫啟越、曾文泉等。

顧問團隊各個成員將會在台北當代的籌備過程中,就著博覽會的各個環節出謀獻策。

2019「台北當代」在目前的策劃之下,會一共有四大展區:

有為台灣、亞洲和全球頂級藝廊而設的畫廊精粹(Galleries展區,也特別為新藝廊設有三個展區:新生畫廊計劃(Young Galleries Program)展區、個人展藝(Solos)展區、藝文沙龍( Salon)展區。各展區詳細的參展規章:「台北當代」官網

2018-03-22 19.13.03
PICTURE/ ARTHQ &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實力堅強的同時,更是表現了值得信賴的專業與來自全世界的眼光。

如此一線的藝術專業、一線的洞察,想必也會衍生出世界級一線的競爭,對於台灣來說究竟是何等衝擊,整個台灣、亞洲藝術產業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