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願意了解「這些」經創作者們多年內化的美學專業,那它才能夠不只是一張唱片。

「感謝那些我們為了每一個細節不斷爭吵的會議。」—— 廖俊裕

「感謝 煒揚印刷廠的超強後援,不管是瓦楞紙的燙銀或是令人崩潰的裝訂,不然這張專輯大概要作夢才夢的到惹。」—— 張溥輝 

為什麼他們像是說著自己的工作,但卻好像也不只是說著設計而已?因為對創意產業而言,專業裡頭最核心關鍵的,可能是許多無形或有形的美學專業。

這是兩位入圍第29屆金曲獎專輯裝幀的設計師,分別在得獎感言、以及作品製作完畢後的感想書寫。設計師廖俊裕為樂團 拍謝少年 所製作的《兄弟沒夢不應該》、以及設計師 張溥輝為樂團 2HRs 所製作的《Immortal Beast 永生獸》。

69c29965665979.5afc2b7d00c15
金曲29_專輯裝幀_廖俊裕_廖小子_設計_藝術
金曲_專輯裝幀_設計師_peterchang_design—— changph.com_Photography—— Jauchen Wu
design—— changph.com / Photography—— Jauchen Wu

《兄弟沒夢不應該》這張作品,是一件經過件3D模型的雕刻版製作、從歌詞到封面全為手繪圖、立體的刻紋讓海浪彷彿就在眼前… …。彷彿流動著的海浪經過細膩地燙黑,試想這上頭每一條紋理都是設計師手工一刀刀刻出來的?

b0a6e165665979.5afc2b7cf1eb9
金曲29_專輯裝幀_廖俊裕_廖小子

再試想每一張圖花費一個設計師整整五天的時間?以及如何能將充滿無數細節的雕刻版完整印製出來?若非創意產業從業人員,可能無法想像,要吵多少次架才能和雕刻廠成功溝通執行製作?然而,更多從業人員最有感的可能是:

或需要吵多少次架、開多少次會議,才能說服客戶採納如此突破框架的裝幀?幸虧廖小子這件作品沒有、也不需要經過這個過程,否則我們可能更難擁有像這樣的一件作品。

f3ed9165665979.5afc2b7cf0d16
金曲29_專輯裝幀_廖俊裕_廖小子
兄弟沒夢不應該_廖俊裕_藝術_唱片
金曲29_專輯裝幀_廖俊裕_廖小子

圍繞在美學、美感周圍,從業人員們必須懷有著無數的美學相關專業。從美術訓練、當代思考、技術操作,創作者們從思想到執行製作等有形與無形的藝術教育,才能夠成就一件無可取代的作品。

否則,如今甚至不需談到AI,光靠電腦套版就可以幾乎全自動且大量地產出「作品」了。而我們相信人類的難以取代之處,常常在藝術創作中展現。

接續在談到《Immortal Beast 永生獸》,來自台灣後搖樂團 2HRs 的作品。設計師張溥輝說,這是在一個工作室冷氣碰巧壞掉的熱天,「和團員、以及朋友們手工做到快掛掉」的一張專輯。

20017746_10208988585891957_3605335777261119400_o (1)
design—— changph.com / Photography—— Jauchen Wu

首先,這是一張印製、裝訂上非常困難繁瑣的作品。接著,在合作印刷廠好不容易裝訂完畢後,還需要經過手工褶皺、封膠、甚至最後在左側的封膠處,手工呈現每一張都獨有的不規則曲逕,並且讓每一件作品擁有版數後,才送回廠包裝塑套發行。

19956665_10208988585011935_6975856831484895025_o
design—— changph.com / Photography—— Jauchen Wu

而在裝裹CD光碟的地方,你會驚見的是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紙袋」,多數觀眾最印象深刻、並且在瞥見的第一眼說:「居然用雞排紙袋裝CD!」不禁令人再捏一把冷汗地遙想設計師是如何與客戶溝通的。而根據委託樂團 2HRs表示:當時我們直接開出了「要多鬧就多鬧,我們絕不改稿」這種佛系業主的需求。

金曲29,如此充斥著突破框架的當代美學思想。

金曲_專輯裝幀_設計師_peterchang_design—— changph.com_Photography—— Jauchen Wu
design—— changph.com / Photography—— Jauchen Wu

「上面大大小小的廣告跟圖文通通疊再一起的樣子,就像日常充滿著各種色彩跟聲音堆疊。我拿了這些本來就存在的東西(廢紙)上設計,也就像張三李四站在這土地上唱著歌似的。」—— 吳建龍

同樣入圍第29屆金曲獎的設計師吳建龍,為張三李四的第二張同名專輯設計了這件作品。

24096-1529054877
design & Photography ——吳建龍

藝術與美學領域,我們都期待創作者優秀且能與國際接軌、甚至與國際競爭,並且拿出只有台灣獨有的文化特色。

而在這之前,我們可能需要突破過往框架與文化習慣、我們可能需要客戶信任、再加上長期內化在創作者們專業中的美學專業,這些作品才有出世的今天。

而在這之中,有著從思想、到執行製作等有形與無形的藝術教育,處於這個科技發達、傳播容易的時代的觀眾們,比從前更有機會了解這些專業的來龍去脈,就算「從前學校沒有教」,也不代表如今將會無從了解。

20280255_10209097004642358_5621008577316519271_o
design—— changph.com / Photography—— Jauchen Wu

無論實體唱片還賣不賣座、紙本會不會衰亡,意義上它都已經不只是一張唱片了。但倘若在實質上,有更廣大的民眾們願意不只看到一件作品的絢麗外表、還能欣賞其中的美學脈絡,產業中將擁有更多願意欣賞、支持好作品的觀眾!

而觀眾們的支持,無論直接或間接地,都是在為台灣的藝術環境挹注一絲絲養分。

950a2765939805.5b06dc4d669a7
design & Photography ——吳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