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當「它」是無窮 ❙ 安卓藝術: 薩伊夫.加里波第 If you take it as ∞ Lemniscate. presented by Mind Set Art Center

What will you think about when this 477 cm painting in front of you?

This is a poignant commentary on the existential state of being for all things living and dead.”

想像這件寬幅477公分的畫作在眼前,藝術家把自己對微生物生態的研究化作一場哲學與想像力的交會,造就這一系列 ”∞ Lemniscate”,稱之為「無窮」。

Garibaldi_Porculen Microorganisms #2
Garibaldi_Porculen Microorganisms #2

 

 

這可能也是一件,光從圖片無法探得其原貌的一件作品。

「Tepu 的藝術在視覺上激發人們的好奇心、在哲學上深具啟發性,是一場本質上關於生命基本泉源、融匯了色彩與形式的視覺饗宴。」策展人龔若靈說。

 

 

生態與生命的哲學:跨領域的經驗,當農學和藝術兩種專業並行時

Syaiful, fondly known as Tepu amongst his friends had started as a student of the agricultural department in the university but eventually graduated with a Bachelor of Arts majoring.

朋友稱為 Tepu 的加里波第,大學期間原本就讀於農業學系,卻逐漸轉往學習藝術,最終從萬隆理工大學取得版畫主修的藝術學位。

 

過往我們對橫跨兩個領域的經驗的想像,多半是將兩項截然不同的技術結合在一起造就了新的事情,但Garibaldi的藝術實踐,是將他從生物研究中洞察到的哲思,化作對生命長度與意義的探究,建構出獨特的宇宙論。

 

Garibaldi_Porculen Microorganisms #1
Garibaldi_Porculen Microorganisms #1

 

當我們懼怕著死亡時,Garibaldi 卻挑戰了這個哲學

透過顯微鏡觀察微生物世界,Tepu 獲得了源源不絕的啟發。

他深入觀察真菌的生命週期,近期並拓展到人類肉體分解過程的研究,這個過程關乎死亡與疾病的根本,同時卻是生命脈動得以無止盡循環的根源。

 

在他眼中的微生物生態,在他手上透過不同媒材的創作,接著對生命狀態的提問,如此發展出藝術與科學交會、跨學科的表現體系。

 

Garibaldi_Porculen Microorganisms #3
Garibaldi_Porculen Microorganisms #3

 

策展人龔若靈說:「這當中,分解使得再生成為可能。這是一則關於所有生或死的物質,其生命存在狀態的評注,既辛辣且切題。」

 

就新陳代謝及生物學的角度看,分解過程再現了死亡、腐敗、再生以及新生命的週期。生活周遭,遍佈著耗盡、消逝、重新開始,儘管往往我們習於將死亡視為悲傷地結束。

而如果「它」是無窮,那能否對事物腐敗、生物褪去,有另一種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