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生活秩序與常態不經意地,你/妳也早已身在這牢籠枷鎖中。」:胡為一《越界》This Is a Rejection to the Everyday Life Order. —— Hu Weiyi’s Solo Exhibition “Intersecting ”

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時間都存在著的「光」,在藝術家胡為一 今年於上海個展《越界》裡,他把「光」、「傷害」、「制約」這三個元素串在一起,讓原本極其日常常態的事物,因他一手打造的錯位場域,顯示出一種非常態的緊迫感。

圍繞著展覽空間的架構,作品《越界》在展場中心構建起了一個看似華美,但身處其中時卻彷彿牢籠的大型裝置。

胡為一 越界 2018 LED燈串,不銹鋼 尺寸可變 © A+CONTEMPORARY

觀眾不經意走入時,也體驗如牢籠枷鎖般的被制約其中的感受。

作品垂直而下,上頭防衛用的尖刺、閃爍的光影、光影伴隨者縈繞回蕩的高壓電聲響好似生物焦慮地不斷相互交錯,乍看之下的夢幻奇妙畫面,其實是藝術家胡為一透過作品,表達著日常是如何交替著戰爭的緊張和節日的狂喜。

如矩陣般規整的佈局暗中約束了觀眾的觀看順序,在視覺、聲覺、觸覺多重感官相互作用下形成一個緊張暗含危險的場域,這是對秩序與常態、衝突與排斥的重新組合,而《越界》在此得以體現。藝術家打造了這個奇幻卻暗含冷厲的地方,在層層無形的危險之中,讓觀眾與作品形成自由的錯位,如此挑戰著觀看的規則與方式。

胡為一 觸角3 2018 愛普生藝術微噴、哈內姆勒藝術紙、鋁塑板 尺寸可變(含框)© A+CONTEMPORARY

出身在藝術世家的胡為一,父親 胡介鳴 是中國本地藝術界新媒體藝術的先驅人物之一,和父親一樣從事新媒體藝術領域的他,在2015年拿下華宇青年全場大獎,同年度獲得五位評審選擇獎的分別是:徐文愷,葉甫納,王海洋,牛文博,關尚智。當年獲獎的他,曾說過:

「藝術家的極限,要像燒水一樣達到一個沸點。」

藝術家 胡為一,圖片來源: cafa.com.cn

與《越界》相呼應是環繞在三面牆的攝影作品組《觸角》,絢麗的鮮花在串聯中將展場再度環繞。

而當觀眾再度越界身陷這個奇幻場域之中後,才發現勾連起畫面的絲線是一道道的閃電。「自然」與「人造」間瞬間的殘損、不可調和的關係,讓這個畫面在觀眾的中心形成了第二次矛盾。

胡為一 觸角2 2018 愛普生藝術微噴、哈內姆勒藝術紙、鋁塑板 尺寸可變(含框)© A+CONTEMPORARY

作品《裝扮》中,躲藏在盆栽中的人體部位在宛如星空的場景裝扮下,營造出更為怪誕詭異的不和諧感,就像魅影和帶著刺的華麗綵燈肆意地相互纏繞,在這般糾葛中呈現了更為優雅、瘋狂、且緊張的一幕。

胡為一 裝扮 2018 愛普生藝術微噴、哈內姆勒藝術紙、鋁塑板 122x92cmx4pcs (含框)© A+CONTEMPORARY

在每個元素不斷地互相越界的過程中,奇妙、緊張、與傷害感也輾轉地、順如水流地跨越了彼此的界線交融著,這樣的相互交織,把展覽變成了一個奇幻而被制約的場域。藝術家理性的佈局與感性的情感交融,在場景的不斷切換中重構了觀看的定義,也用優雅、幽微的方式,讓觀眾去感受日常秩序枷鎖如何不經意地規訓著,訴說我們早已身在這些規則的那股不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