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再少年」是藝術家在《老男》
它來自於藝術家的生命體驗,
除了展出2016年獲獎《小神仙》

這次展出的數件新作延續著獲獎的系列發展而來,
「一路順勢下去,脈絡會自己浮現。」他說。
黨若洪還說,自己每天創作前,都會騎車出門探尋創作元素。

另一個在這次展覽的子題之一:《小神仙》系列,則是源於黨若洪偶然接觸民俗信仰與儀式的經驗,激發了藝術家對於民間神話的想像,經由藝術家的歧義解讀,將此發展為創作題材。
畫面中極具標識性的人物形象、搭配記憶轉譯為圖像語彙的組合,形塑出具有神祕色彩的系列作品。2016年黨若洪以該系列作品,獲臺北美術獎評審團推舉為當年度首獎,評審團代表林宏璋曾描述黨若洪作品:
「不僅僅是個人生命傳記的書寫,更是一個屬於在地的文化政治寓言。」
在 2016年獲頒臺北美術獎之前,黨若洪一如以往地持續著的藝術創作生涯。
包含從2002年自西班牙薩拉曼加大學(University of Salamanca)藝術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並於同年榮獲西班牙聖馬可獎(Premio San Marco)首獎,後於2005年獲得高雄獎首獎,2008年再獲第八屆廖繼春油畫創作獎。


由北美館所主辦的臺北美術獎,前身由「臺北市美展」演變而來,
針對本次首獎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