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街頭?」當文化人聚集在一起時,一面推進時代:香港 Para Site 群展《巴西咖啡室》The place that creative people get together. Where is your “Café do Brasil” in your mind? Café do Brasil @Para Site

「為什麼上街頭?」

子傑《露宿者空間使用指南》, 2015這份出版物的最後一頁,寫著這樣的一句話。無論你能否從這如此生活、如進貼近現今時代的一句話獲得共鳴,這樣的畫面已經是談到這個時代不可忽略的事情了。

子傑,《露宿者空間使用指南》,2015  圖片由藝術家及Para Site藝術空間提供
子傑,《露宿者空間使用指南》,2015 圖片由藝術家及Para Site藝術空間提供

而在社會運動盛行、甚至例如香港仍正因為 #反送中 議題而身在其中的時候,你是否曾經思考過社會運動往往是如何開始的?

那多半是在一個公共空間,興許少不了幾杯咖啡、些許酒精,但在其中最不可或缺的,終究是『人』。對香港來說,在上個世紀約莫60至到70年代中期,尖沙咀海運大廈二樓的巴西咖啡室是文化人、創意分子的集散地,那是儘管在人們更為理解社會運動的如今,都難以想像當年的風華。

Fong Fo The Special Issue, 2019 Video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s and Para Site 馮火 《特刊》,2019 錄像 圖片由藝術家及 Para Site 藝術空間提供
Fong Fo The Special Issue, 2019 Video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s and Para Site 馮火 《特刊》,2019 錄像 圖片由藝術家及 Para Site 藝術空間提供

Para Site 藝術空間策展人瞿暢正式以此為靈感,策劃了群展《巴西咖啡室》,並第一次地擴展至現時所處的地面空間。

展覽展示了28組藝術單位及講者的作品,探討公眾在公共空間中的互動,以及每個人在聚會中如何交換信息和傳遞意見。《巴西咖啡室》群展將在 Para Site藝術空間,從 913日(五)一直展出到 1124日(日)

Sunday Lai Long Sang, Load Miracle, 2015.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ara Site
Sunday Lai Long Sang Load Miracle, 2015 Video, 3’35”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ara Site 黎朗生 《載入神奇》,2015 錄像,3’35” 圖片由藝術家及 Para Site 藝術空間提供

上個世紀60至70年代中期,位於尖沙咀海運大廈二樓的巴西咖啡室,除了能夠眺望維港景致之外,那裡在當時更是無數年輕知識分子、文化人的據點。在有限的文字記敘中,可見當日的咖啡室聚集大量本地文化人,以「探索激進社會及政治思想的地方」的文化象徵而為人所共知。

如果說在每個文化、藝術逐漸生長出自己樣貌的地方,都有這麼一個、或多個文化人、知識份子,抑或是藝術人、劇場人、音樂人、設計師等各個領域的創作者們熱愛聚集的場所,在台灣你會想到哪裡?更進一步地說,倘若曾經有過這樣的咖啡廳、酒吧、演出 live house,在台灣你心目中的 『巴西咖啡室』是哪裡?

Installation shot from the exhibition Coffee Shop, 1998
Installation shot from the exhibition Coffee Shop, 1998 Image courtesy of Para Site 《咖啡店》展覽圖,1998 圖片 Para Site 藝術空間提供

以巴西咖啡室及其繼承者,活現於香港文化空間河流中的精神為起點,策展人瞿暢透過這次的展覽邀請觀眾展開有關個人與世界、共處與共識的對話。邀請觀眾一同去試想,當現實中的「公共性」愈來越虛弱,是希望展覽,撿拾當年巴西咖啡室的歷史碎片,並不是想要將過去的想像限制在已知框架內。策展人希望的,並不是觀眾再次注意到那個過去的巴西咖啡室。

策展人所希望的,是記得巴西咖啡室之外,也能記得那些曾經活在巴西咖啡室裡的意念,甚至盡可能地挪用、重塑及擴展每個文化人心中『巴西咖啡室』,為未來勾勒更多別具顛覆性的藍圖。

Grass Stage, Wild Seed, 2018-ongoing.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ara Site
Grass Stage Wild Seed, discussion transcription, 2018-ongoing LED tickers Image courtesy of Grass Stage and Para Site 草台班 《草芥》討論文本,2018 至今 LED 跑字燈 圖片由草台班及 Para Site 藝術空間提供

展覽由三個章節組成 ———  「章一:咖啡店」進駐面向街道的地面空間,以地舖咖啡店的形式在不同時段分別回溯 Para Site藝術空間的兩場標誌展覽:

9月13日(五)至10月20日(日)將重現1998年創辦者共同發起的展覽《咖啡店》;以及 10月23日(三)至11月24日(日)期間,香港藝術家李傑2007年的個展《一些關於美好生活的建議》將重現眼前。

兩場展覽反映對藝術空間公共性的思索,展現藝術創作與社會實況密不可分的聯繫 --無論過去與現在亦復如是。

Lo Lai Lai, Cold Fire, 2019.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ara Site
Lo Lai Lai Cold Fire, 2019 Video, vegetables and fruits, yeast, microbes, glass containers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ara Site 勞麗麗 《冷火》,2019 錄像 圖片由藝術家及 Para Site 藝術空間提供

而「章二:明日聚會」將於整場展覽期間,佔據了 Para Site的整個主展覽空間(即22樓)。

它交織着當代香港及中國內地年輕藝術家們的思考及創作,並分享他們對從自身到世界,由空間到共存等主題的不同看法,讓他們的聲音在整個展覽空間不同層面和方向上交匯及碰撞。

  Archive of the People  As the ice melts, the coffee loses its strength, 2019  Installation with cold brew drip towers, fake ice,  plants, traffic cones and 3 single-channel videos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ara Site  人人檔案  《咖啡淡了,是因爲冰塊溶了》,2019 裝置(冰滴咖啡座,仿冰粒,植物,路錐和三個 單頻道錄像) 圖片由藝術家及 Para Site 藝術空間提供
Archive of the People As the ice melts, the coffee loses its strength, 2019 Installation with cold brew drip towers, fake ice, plants, traffic cones and 3 single-channel videos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ara Site 人人檔案 《咖啡淡了,是因爲冰塊溶了》,2019 裝置(冰滴咖啡座,仿冰粒,植物,路錐和三個 單頻道錄像) 圖片由藝術家及 Para Site 藝術空間提供

最終章「章三:在一起」伴隨首兩章展覽期間將舉行的公共藝術項目而形成,它們或是展覽創作的延伸,或是對應具體討論的註釋,或是關注新議題的聚會,是一場「在一起」的共飲,以及結合對歡欣、暈眩、宿醉、懊悔、最終重複試錯的共同體驗。

 

群展《巴西咖啡室》 About Café do Brasil

  • 展期:9 月 13 日(五) 至  11 月 24 日 (日) / Sep 13  Nov 24
  • 地點:Para Site 藝術空間(香港鰂魚涌英皇道 677 號 榮華工業大廈地下及 22 樓)
  • 策展人:瞿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