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什麼是不自由?」這句話,對為了有效防疫而在正經歷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的朋友們來說,或許更為耐人尋味。
許多藝術界朋友應該還記得去年 8月,因為作品內容涉及日本慰安婦,展覽在開展僅三日就被迫關閉展覽的愛知縣三年展。然而,許多朋友或許不知道,這個《表現の不自由展》的策展概念,其實是源自於 2012年國際相機品牌 Nikon 取消韓國攝影師安世鴻有關慰安婦的作品展出事件。
後來,策展團隊才在 2015年策劃了第一檔《表現の不自由展》,展覽中
如今,這個展覽也來到了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展出。

「我們希望許多台灣人也能知道日本的政治局勢,思考東亞的戰爭和殖民歷史,並對婦女權利意識發起更多倡議。」策展人新井博之 ARAI Hiroyuki、岡本有佳 OKAMOTO Yuka 說。
展覽由「表現不自由展執行委員會」成員新井博之、岡本有佳共同擔任策展人,展出曾因審查機制而被視為禁忌的作品為主軸,共有6組日本及韓國藝術家參與展出,作品聚焦於戰爭罪行與殖民、天皇體制,以及福島核電廠事故三項審查議題,試圖省思審查機制在時代演變、意識形態與身份視角的交替轉換下,直視這些被掩蓋的作品事實樣貌,展開深刻的內省與對話。
這次來到台北的《表現の不自由展》展覽,也是繼2019年於日本愛知三年展、韓國濟州島和平公園展出後,在同樣策展脈絡下再次展出。

「原先 2019年愛知三年展的《表現自由展:在那之後?》,在展場被迫關閉之後,我們隨後將名稱改為《表現の不自由展》。」策展團隊們這麼說。
熟悉曆本歷史的朋友們或許知道,其實在日本史實中,紀載著不少因被視為冒犯天皇形象,而受流放、
例如,藝術家嶋田美子(SHIMADA Yoshiko)版畫作品《應該被燒毀的畫》為回應1986年藝術家大浦

作品畫面刻意製造焚燒後的痕跡,看不到畫中人物的面貌,
而另一件作品《試著成為日本慰安婦之雕像》,則是藝術家嶋田在發現「日本慰安婦」的存在後開始游擊表演,紀念那些至今仍未現身的「難以啟齒的受害者」,其中包含 2012年於倫敦日本大使館前首次演出,以及接續的靖國神社和東京國會議事堂。後來甚至還發展成線上計畫,抗議2019 愛知三年展「表現自由展:在那之後?」特展被迫閉展時,他們請民眾扮成《和平少女像》,並拍照上傳到 facebook 粉絲專頁。

「世界各地都傳出審查藝術創作的消息,
有一部份的原因是來自於全球化,以及藝術家受到人權思想的啟蒙, 進而反抗審查制度。日本的審查, 與戰爭罪行及日本帝國殖民有很大的關係。」策展團隊表示。
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已在70年前結束,但關於戰爭的殖民與侵略歷史,仍充斥不同的詮釋觀點相互競逐,其中「慰安婦」的受難議題時至今日,仍是日本社會牢不可破的禁忌。
在2019年愛知三年展期間,引發日本社會最大的爭議與抨擊的作品,其中一件就是韓國雕塑家夫婦金曙炅與金運成的《和平少女像》,這一座身著韓服的短髮少女雕像,雙手握拳地靜默地坐在椅子上,旁邊的空椅子代表其他缺席的受害者,這座雕像不僅向慰安婦受害者的意志與鬥志表達致敬,也向持續聲援主張女性人權而進行的抗爭表達敬意。值得探討的,不只是歷史能不能被重新檢視,同時還有發現至今人們居然還認為,談論這樣的事情是禁忌的、是不愛國的。
「歷史修正主義、

另為一個此次展出的藝術家白川昌生,其作品《強行帶至群馬縣之朝鮮人追悼碑》作品,是以發生在日本群馬縣一座紀念在日韓國難民的紀念碑,因遭抗議被縣政府拆除的事件為概念。藝術家製作一件與紀念碑外型大小相似的作品,但卻以白布層層覆蓋,無法看見紀念碑的確實形貌,如同國內社會企圖將受害者從歷史上抹除掩蓋。
同樣地,這件作品曾於「2017年群馬當代藝術展」以作品主題涉及進行中的法律爭端為理由,被拒絕展出。藝術家安世鴻(AHN Sehong),其作品《重重-被遺留在中國的日軍朝鮮「慰安婦」》系列攝影作品,更是遭遇到令人感到遺憾地對待。
藝術家安世鴻鏡頭下的主角,是12名二戰後留置於中國的韓國慰安婦,透過單色手法、特殊紙材,仔細呈現這些婦女臉上深切的皺紋、姿勢與陰影樣貌對比,試圖傳達刻畫在她們身心上一重又一重的傷疤。這批作品在2012年曾遭 Nikon 中止展出,歷經三年的訴訟後藝術家獲得勝訴。
「展覽的『路徑』會引導觀眾行經受審查的作品,並且最終通往對未來的盼望。」策展團隊說。

《吶喊和低語—福島:紀錄與記憶》攝影作品為長期關注東日本大地震與福島核災的獨立記者豊田直巳所拍攝,紀錄一系列裝滿受輻射污染的廢物集裝袋,以及被迫與廢料共存的動物等影像,這批攝影作品曾於2018年向日本大田區提出展覽申請時,被視為「政治活動」而遭到拒絕,後經藝術家抗議及媒體報導後才重獲展出許可。
而永幡幸司則透過調查福島各地區的音景,製作成影像作品《福島音景》,收錄核電災區內域寂靜的森林、除汙工作的聲響等,批判性的檢視文明與人類活動所遺留下的軌跡。由於藝術家在創作自述中提及福島大學的除汙工作欠佳,導致這件作品於2013年千葉縣立中央博物館展出時遭到審查與修改。

「表現の不自由展」面對審查與自由的漫漫長路
- 展覽時間:2020/4/18(六)~6/7(日)
- 展覽地點: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Studio (長安西路39號)
- 策展人:新井博之 ARAI Hiroyuki擅長藝術、文化及社會評論,為日本國際藝術評論家協會成員;岡本有佳 OKAMOTO Yuka作家、文化活動製作策畫,表現不自由展執行委員會成員之一。
- 備註:美術館原定於展覽期間,邀請策展團隊來台並辦理系列座談會,惜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無法來台,期待疫情過後能再次邀請策展人來台見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