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之前,3月總是亞洲藝術界匯聚在香港的時刻,相信這樣的記憶令眾多藝術界人士無比想念。
而在經歷一年的延期、取消了2020年的香港巴塞爾後,2021年的香港巴塞爾從3月延後到5月舉辦,如今如期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HKCEC)舉行,從5月19日(星期三)的貴賓預展開始,由瑞銀集團作為主要合作夥伴的巴塞爾藝術展,將持續到5月23日(星期日)。

疫情尚未告停的狀態下,巴塞爾藝術展官方也推展出數位線上項目「巴塞爾藝術展:香港現場」(Art Basel Live: Hong Kong)與實體展會平行舉行。
相較於上一次 2019年香港展會的242間、36個國家及地區的頂尖藝廊,此次儘管並非所有參展畫廊都如過往地參與這一次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網上展廳仍有 100多間來自23個國家及地區的頂尖藝廊參與,其中也有不少畫廊呈現藝術家新作、甚至以個展呈現其展位。ART PRESS 編輯部也嘗試整理,2021年香港巴塞爾含公共展區、個展、新作等 7個亮點。

1.維伍德畫廊(Axel Vervoordt Gallery)於公共展區呈現 Kimsooja(金守子)作品
曾為馬德里麗池公園水晶宮創作空間作品,讓到訪觀眾皆能沉浸於這座歷史建築而聞名的韓國藝術家Kimsooja(金守子),1957 年出生於韓國大邱,目前在紐約、巴黎、首爾等城市工作生活。這一次,在2021年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上的公共展區也將能看見他的巨幅作品。
於2011年成立,在香港、安特衛普皆有空間的維伍德畫廊 (Axel Vervoordt Gallery),不僅是巴塞爾香港展會的參展畫廊,同時也曾參與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除了是富有雄心的畫廊之外,同時也是個聞名世界、以日式侘寂美學風格著名的比利時室內設計企業。


2. 德薩畫廊(de Sarthe)於公共展區呈現陸浩明( Andrew Luk)作品
德薩畫廊(de Sarthe)於2021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呈現二人展,呈現包括雙飛藝術中心(Double Fly Art Center)和麥影彤二(Mak Ying Tung 2)的作品。同時,並將香港藝術家陸浩明( Andrew Luk)的大型裝置作品一併呈現於公共展區,成為今年度香港巴塞爾最備受關注的作品之一。且據了解,該件作品已售出。
德薩畫廊在巴黎創立(1977),其後擴展至美國(1981;1990),最近期在香港(2010)和北京(2014)等地開設空間。2017年,畫廊搬至香港南港島藝術區的黃竹坑,開設了一個面積達一萬英尺的空間, 擴展其亞洲當代藝術的項目。在2021年香港巴塞爾舉行的同時,畫廊也同步於其香港空間呈現北京當代藝術家鍾慰的第二次個人展覽 —《省電模式[■□□□]· phone died》。

3. Massimo De Carlo 呈現 Maurizio Cattelan 新作
許多藝術人都還記得,在2019年的邁阿密展會上,知名義大利藝術家莫瑞吉奧·卡特蘭 (Maurizio Cattelan) ,一根貨真價實的香蕉被貼上防水膠布後,定價為120,000美元的事蹟(相關閱讀:點擊這裡)。在今年香港巴塞爾藝博會,卡特蘭也將首次展出他的新作品,這是一個正在進行著的系列
此次的新作品,由來自義大利米蘭的Massimo De Carlo 畫廊(即MDC畫廊)呈現,這是一面黑色的美國國旗,

旗幟起源於戰爭,
4. Lehmann Maupin 再次於博覽會呈現李昢(Lee Bul)雕塑
展覽的焦點為著名南韓藝術家李昢(Lee Bul)的繪畫及雕塑作品,這位來自南韓的藝術家,台灣地區的觀眾或許早已曾在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期間看過他的作品。
相關作品近期也曾於首爾美術館舉辦的個展「Lee Bul: Beginning」,以及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中央馴馬場展覽場館舉辦的回顧展「Lee Bul: Utopia Saved」中展出。這次博覽會展覽亦將帶來首次展出的作品 — 不銹鋼結構雕塑《Study for Light Tower》(2019 年)。該件作品來自其經典的《Aubade》系列,結合歷史敘事與烏托邦理念及超現實的未來主義形態。《Aubade》系列曾在各地矚目展出,包括第 58 屆威尼斯雙年展及 2021 年光州雙年展。


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由樂睿昕(Rachel Lehmann)和慕德偉(David Maupin)於 1996 年共同創辦,代理世界各地風格迥異的當代藝術家及藝術遺產,這一使命促使立木畫廊相繼在紐約、香港、首爾展出藝術家具有歷史意義的首次展覽。另外,立木畫廊亦於 2020 年 10月在倫敦開設了嶄新空間。
而近期,立木畫廊也宣布將於台北大安區開設一季度性展覽空間,該展覽空間象徵著畫廊在台北的第一個實體空間,並將於6月26日開放持續至8月中旬。
5. Pace 畫廊呈現 Andy Warhol 與 Roy Lichtenstein等普普藝術大師作品
如同立木畫廊一般地曾參與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佩斯畫廊早已是台灣觀眾相當熟悉的畫廊品牌。
在這一次巴塞爾展覽中,佩斯畫廊(Pace Gallery)則是選擇呈現過去一個世紀中,數個重要的有影響力的藝術家和其具革命性的作品。例如,此次所帶來的 Andy Warhol 作品,亦是眾多收藏家關注的焦點之一。同步於 Andy Warhol 作品呈現的,還有作為普普藝術範疇,角色重要性不亞於 Andy Warhol 的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此次呈現的作品《動態 1》,則是一件作於1989年立體雕塑。

6. 東京藝廊 Take Ninagawa 呈現越南藝術家傅丹(Danh Vo)個展
台灣地區的觀眾,必定對這位知名越南藝術家傅丹(Danh Vo)不陌生。
不管是曾經由文心藝所(Winsing Art Place)呈現的傅丹(Danh Vo)展覽(相關閱讀:點擊這裏),抑或是驕陽基金會於《光‧合作用 II-包容關注:東南亞同志議題展》中所呈現的收藏(相關閱讀:點擊這裡),相信都是許多台灣地區熱愛藝術的觀眾們,有機會近距離了解這位藝術家作品及其理念。而此次,由來自東京的藝廊 Take Ninagawa在香港巴塞爾所呈現的傅丹個展,更是展出了傅丹曾在最近一屆威尼斯雙年展展出的裝置作品。

7. Esther Schipper於呈現透納獎得主 Martin Boyce 雕塑作品
來自柏林的 Esther Schipper ,也同樣是曾經參與台北當代的藝廊。
其中,當年抱走2萬5千英鎊的大獎的蘇格蘭藝術家馬丁·博伊斯(Martin Boyce),這件位於Esther Schipper 展位多件作品中央,名為《我們的愛像鮮花、雨水、大海和時光》的裝置作品,作於2003年。這件作品最初是為博伊斯2002年在格拉斯哥的電車軌道藝術空間舉辦的個展《我們的愛像鮮花、雨水、大海和時光》而創作。在此語境中,許多霓虹樹木和長椅、廢棄的罐子、一個圍欄以及其他空間元素一同喚起一個城市公園的概念。
而作品標題《我們的愛像鮮花、雨水、大海和時光》來自英國新浪潮、抑或後朋克樂隊新秩序樂團1983年的專輯《權利、腐敗與謊言》中出現的 歌曲《The Village》的歌詞。


Art Basel Hong Kong 2021 巴賽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2021
- 貴賓預展(只限獲邀請人士出席)
2021年5月19日(星期三)下午2時至晚上8時
2021年5月20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晚上8時
2021年5月21日(星期五)下午2時至下午4時
2021年5月22日(星期六)中午12時至下午2時
2021年5月23日(星期日)中午12時至下午2時 - 開幕之夜
2021年5月21日(星期五)下午4時至晚上9時 - 開放時間
2021年5月22日(星期六)下午2時至晚上8時
2021年5月23日(星期日)下午2時至下午6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