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本就不應只存在於紙上」讓更多群眾參與,桃美館美術節推「橫山散策」群眾計畫 Calligraphy Art and modern life: Taoyuan International of Fine Arts presents public project.

書法藝術,要怎麼讓更多群眾可以參與?

舞者演出、親身煮茶、靜態展覽、文房具市集,今年美術節期間,桃園市立美術館以去年10月甫開幕的橫山書法藝術館作為歡慶美術館的場域, 打開群眾對書藝館的觀看與參與度。書藝館,所能做的不僅只能展示書法作品而已;傳遞書法藝術的精神,也並非只有遠觀,而是期待召喚更多存在於現代人們生活中的「書寫性」,以身體性、文化性、藝術性、表演性延展各種書寫的可能和想像,讓書法藝術的現當代性得以展開各種寬闊的形式、討論。

「橫山‧煮茶」翻轉傳統茶席的範式,將每一座茶席打造為獨立的桌上景觀。攝影/林科呈、圖片提供/桃園市立美術館。

今年美術節,桃美館以「橫山散策」為主題,規劃「跨域.展演」、「散策.市集」「橫山.煮茶」、「展覽.走遊」、「研究.論藝」五個活動項目,邀請藝術愛好者於美術節期間造訪橫山書法藝術館,歡慶美術節。

如果書法離多數現代人的真實生活很遙遠,那麼「茶」呢?

無論現代人生活中鮮少有機會接觸到書法、書畫藝術,但各式各樣的「茶」卻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塊。

如此,亦不難想像茶與書法的關係悠久,古代文人將臨帖、品茶、花道視為「修心」的文人美學,那麼當代社會的品茶文化又是什麼?桃園市立美術館在「橫山.煮茶」的單元企劃中,特別與茶美學推廣品牌「小慢 Tea Experience 」合作,於橫山書藝館舉行兩場茶席,翻轉傳統茶席的範式,將每一座茶席打造為獨立的桌上景觀,展演不同的茶品與茶席美學。

桃美館美術節推「橫山散策」 群眾計畫 首創書藝美學生態系,Courtesy of 桃園市立美術館Taoyuan Museum of Fine Arts

舞蹈、舞者、劇場,和書法有關聯嗎?

白日裡,五位舞者舞動遊走在美術館裡,這是桃美館邀請「游墨之間」實驗表團的合作,舞者身體、自然的光影流瀉,結合紙上書藝創作詩意性地表達平衡且獨特的身體意象,並以當期展覽《澹養天龢—黃羣英書藝紀念展》精選展品《金剛經》為靈感,結合現場即席書法創作,書寫「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夜間則邀請「風乎舞雩」舞團以橫山書藝館院落留白的展域作投影劇場,舞碼「磁場 Magnetic 」從東方文學中最美麗的形式「詩篇」,轉化成表演藝術創作中最具詩意的媒介「舞蹈」,以「孩子磁場」為文本,深入詩篇文字中的詩意,將其轉化為身體語言,進而使得其他語言世界的觀眾可以藉由觀賞舞作來進入東方文學、思維和文化的閱讀。桃美館表示,在展演的策劃上,除了從書法藝術的身體性延伸,也致力挖掘有關文字符號轉譯、賦格的展演。

書法,本就不應只存在在紙上

桃美館表示,以橫山書法藝術館作為延展現當代書藝精神的核心,其所擴張的當代文人美學、日常書寫、書法藝術的身體性展演等,已探照到跨領域的能量與創意,未來將持續拓延書寫的向度、打造由書藝美學為核心的生態系,將橫山書藝館視為激發現當代書藝實驗性的聚合場域。

桃園市立美術館(Taoyuan International of Fine Arts)以一機關多場館營運的現當代美術館,轄下含桃園市兒童美術館、橫山書法藝術館、中路美術館,坐落青埔的母館正在興建中,而去年10月館群館舍之一橫山書法藝術館率先落成營運,成爲館群第一座美術館,如何在母館尚未完工前,從桃美館整體性的經營策略下,於每座不同主題的館舍中輻射出未來桃美館的經營願景與現當代視野,是美術館現今最重要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