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術博覽會變多」、「藝術市場銷售總額上升」這兩件數據報告看來,象徵的理應是來到藝術產業來到前所未有的榮景,然而事實未必如此單純。
Read More
從「藝術博覽會變多」、「藝術市場銷售總額上升」這兩件數據報告看來,象徵的理應是來到藝術產業來到前所未有的榮景,然而事實未必如此單純。
Read More無論美術館的社會與教育責任的角色如何,當面對爭議時,切勿因為害怕爭議而放棄議題被討論。
Read More「重要的,除了追問我們是否需要這麼多博覽會之外,真正重要的,是理解產業將是如何持續流動變化著。」
Read More「上焉者會記得美好經驗,將來回味無窮。中焉者只是拍照打卡,宣告來過。下焉者則說不知樂沐在貴什麼。」
Read More「為什麼每一步都符合程序正義,卻是一步步地把我們的文化資產毀掉。」
Read More「我們要讓一個東西爆紅。而社群媒體上最常分享的是什麼?通常都是弱勢團體,女性、殘疾人士、受種族歧視者、LGBTQ,還有更多,但有一群人的影像更強烈,就是乞丐。」
Read More過去這一年裡的全國文化會議、兩廳院30週年、台北藝術博覽會回顧台灣一百年來的老畫家、兩藝術大校長辯論會、行進已久的藝文採購案修正等等,其結果都延續到今日,證明了我們不能『忘了』過去。
Read More日常裡,我們的過度勞動後,只剩快速消費。但卻還有著更多無法只靠消費解決的寄望。
Read More「當藝術跳脫畫意觀賞直接性的愉悅,藝術與思考共存時。」
Read More面對全球化資訊的流動,藝術創作者如何參與、並「被看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