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提出「人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看見冰?」的倡議環保藝術家 Olafur Eliasson ,被任命為聯合國倡導氣候與環保的親善大使 “How many years could we see ice?” Olafur Eliasson was named a UN Goodwill Ambassador to advocate for climate action.

「你們用空話,偷走了我的夢想和童年」- 環保鬥士桑柏格(Greta Thunberg) 說。

近日全球的共同話題之一,是一位名叫 Greta Thunberg,一名來自瑞典的16歲女孩。她在去年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對於氣候與環保等議題發聲、呼籲人們應正視氣候轉變,甚至發起了一連串的罷課、抗議,此舉獲得全球數萬名學生支持和跟隨。如同 9月23日的法新社報導,經過一年來的街頭抗議後,Greta Thunberg 在23日由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 (Antonio Guterres) 所召開的氣候行動高峰會中,她發表了一場令全世界關注的演說,內容中再三質問「你們膽敢這麼做?」(How dare you?)

上星期,16歲的 Greta 更是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提名。而許多藝術界人士,也如同 Greta 一樣對氣候變遷與環保。

藝術家奧拉佛·艾里亞森(Olafur Eliasson),從 2015年在巴黎萬神殿廣場展出「ICE WATCH PARIS」北冰洋融冰藝術展覽、以及 2016年在上海龍美術館的個人特展「無相萬象」(Nothingness is not nothing at all),都讓這位來自丹麥的冰島裔藝術家,成為當代藝術界難以忽略的重要藝術家。高度重視環境、關注全球暖化的 Olafur Eliasson,目前正在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展開為期六個月,到 202015日的展覽:「真實生活」( In Real Life),呈現了他將近30年的創作。

除此之外,Olafur Eliasson近日還被任命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親善大使 (United Nations Goodwill Ambassador) 。

95d4791efdaf8367c9db7c859f16791954ec03d1b2e1b6f697ba88baf85be2b8《苔蘚牆》(Moss Wall)
《苔蘚牆》(Moss Wall)

而就在上週 9月20日, #GlobalClimateStrike 這個關鍵字,在「聯合國氣候行動高峰會」前到達高峰。除了為環保發聲之外, #GlobalClimateStrike 更在世界各地串連且發動了百萬規模的「全球罷工罷課為氣候」(#GlobalClimateStrike)。這波全球串連的環保抗爭運動,便是來自於在瑞典環保鬥士 Greta Thunberg 的「#未來在周五」(#FridaysForFuture)從2018年8月示威號召發起的。

當時年僅15歲的 Thunberg,透過每周五罷課、呼籲全世界各國重視全球暖化議題,而罷課運動持續至今已一年。而緊隨著 9月20日的「替全球的未來請願!氣候罷工」(#WeekForFuture #ClimateStrike!)運動,Olafur Eliasson 被任命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親善大使。他將以這個嶄新的身份,持續著做一個環保的倡議者,其中具體內容是希望在2030年前,能消除貧困、保護環境等ㄧ系列共17個目標。

Ice Watch (2014) by Olafur Eliasson (with Minik Rosing). Installation views at Place du Panthéon, Paris, 2015
Ice Watch (2014) by Olafur Eliasson (with Minik Rosing). Installation views at Place du Panthéon, Paris, 2015

Olafur Eliasson 在目前為止的藝術家生涯中,已經創作了許多關於環境保護的藝術品,包括《冰雪守望者》(Ice Watch,2014年),這件作品當時在巴黎展出時,是將來自格陵蘭附近北冰洋冰塊,搬到了展出的城市,繼2015年在巴黎萬神殿廣場前展出後,也在2018年班到了倫敦展出。再例如,『瀑布』作品、以及在泰特現代美術館目前展出長達90公尺長的左品《Din blinde passager,放置了霧氣包圍的室內陽光。

Olafur-Eliasson-Tate_《瀑布》(Waterfall)
Olafur-Eliasson-Tate_《瀑布》(Waterfall)

cf31ccfd-a29a-4613-865c-6bbfbf2550b7-855x1280

在上周六的大使任命儀式上,Eliasson 這麼說過:「地球上的生命與人類,非人類動物、生態系統、和我們所處的環境都是相依共存的。我們每一個人、乃至機構、企業、和政府都必須相信科學,並透過我們的知識、創造力、等所有的力量匯集在一起,認真對待這個其實已經十分緊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