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你來到巴黎羅浮宮的《蒙娜麗莎》面前,但卻相隔甚遠且因擁擠人潮而動彈不得,這樣的體驗是你我期待的嗎?不久前,每年都吸引大批觀光客的巴黎羅浮宮,發布了一則新聞稿,宣布將限制每日參觀人數。
我們或許難以想像,羅浮宮在2019年接待了約1000萬人次的參觀者,而隨著各國對於疫情的國際旅遊限制一一取消後,羅浮宮在2022年迎來了約780萬名遊客。而事實上,在疫情之前,羅浮宮每天的參觀遊客多達45000人,而近幾個月,該館一直將參觀人數控制在30000人以內,未來打算正式宣佈沿用該做法,為了提供給觀眾『舒適的參觀環境,也希望確保博物館工作人員更好的勞動環境。」

回顧過往,參觀人數過多、擁擠一直都是這座博物館長期存在的問題。例如:多數遊客都習於湧向「最著名」的作品等。針對此舉,人們目前意見不一,讓人們身處於擁擠、處處需排隊的美術館固然掃興,但限制人流是否帶來其他問題呢?該館試圖解決遊客過度旅遊的問題,另一個同時受一般觀眾與全球藝術界歡迎的景點 – 威尼斯也遭遇過同樣的問題。(相關閱讀:只顧得享受威尼斯藝術與遊河?過度旅遊耗損公設,威尼斯擬向一日遊客收費以保護城市)
「在理想的狀態下,限制美術館的參觀人數是不可取的。因為去博物館應該是直得鼓勵、期待人們自然發生的行為,若是要在已有障礙上,再增加另一個障礙其實並不是個好辦法。」現任紐約西班牙裔協會博物館和圖書館館長 Guillaume Kentz,同時也是羅浮宮前策展人向《紐約時報》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