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藝術是一個高風險(Risk)的事情。在藝術品這件事情上,你沒有辦法去說每一個人投資藝術品都一定能擁有很好的經驗和體驗。」陳允懋說。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和藝術合作?許多熱愛藝術的朋友們,興許是參觀過巴塞爾藝術展會而對瑞銀集團有些許認識,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從 60 年代起,瑞銀集團就持續的進行著當代藝術的收藏,深信當今藝術能啟迪社會,鼓勵創新思維,而這些信念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塑造了瑞銀集團的企業文化。
「人們和銀行往來,本來就是基於信任 (based on trust),而藝術本質上的風險,一個 Trust,一個 Risk,讓兩者之間能有很微妙的關係。 」 談到為什麼金融和藝術兩個領域會匯聚合作,陳允懋這樣告訴 ART PRESS。

「我們是 Art Basel 的贊助者,從 Art Basel Basel、 Art Basel Hong Kong等,在過去我們已經全球性的在做這件事,而我們在全世界也只有四個藝術展會,包含目前進入第二屆的全新展會 – 台北當代 (Taipei Dangdai) 。」
「而台北當代 (Taipei Dangdai) 也選擇了一個全世界最大的銀行 – 瑞銀集團,而且我們只做財富管理,我們非常了解所謂的風險。」
談到台北當代 (Taipei Dangdai) 這個全新且如同 Art Basel 一樣是國際規模的展會為何也選擇瑞銀,陳允懋這樣告訴我們。
瑞銀集團長期以來,積極支持當代藝術及藝術家,同時擁有世界最具規模且舉足輕重的企業收藏之一,並透過與巴塞 爾藝術展的全球主要合作夥伴關係及共同發表的《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促進關於藝術市場的國際對話。
此外,瑞銀亦與眾多藝術機構合作,包括瑞士貝耶勒基金會(Fondation Beyeler)、 俄羅斯車庫當代藝術博物館(Garag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in Russia)、德國漢堡堤壩之門美術館 (Deichtorhallen)、墨西哥城藝術宮(Museo del Palacio de Bellas Artes),以及雪梨新南威爾斯美術館(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等。瑞銀藝術峰會則召集並連繫了頂尖藝壇份子,就最新當代藝術發展提供前瞻的洞見與視野。

由瑞銀集團呈獻,第二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Taipei Dangdai) 將於 2020 年 1 月 17 日(五)至 1 月 19 日(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作為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公司之一,瑞銀集團致力於領導推動可持續發展,並將於展會期間呈獻一系列文化項目,圍繞可持續性、傳承及慈善事業展開對話。
「我們致力與客戶一同合作,領導並促進可持續發展,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台北當代展會期間,由瑞銀特別呈獻的瑞銀典藏廳內,將呈獻 21 件瑞銀委託駐紐約台灣藝術家黃海欣創作的作品。藝術家黃海欣其他別具意義的作品,亦為瑞銀藝術藏品收藏。
這 21 件瑞銀委託的作品,來自 20 位台灣本地慈善家,以及瑞銀集團台灣區總經理陳允懋先生的採訪故事啓發黃海欣的創作靈感。她透過繪畫反映每位參與者圍繞慈善事業、家族傳承以及藝術文化在社會中的地位等主題提出的獨特見解。項目探索藝術及個人視野如何帶來變革的力量,瑞銀典藏廳內更會舉行一系列由頂尖藏家、畫廊擁有人及當代藝術家們主持的講座,探討包含性別平等與慈善事業等主題。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台北當代」)是世界頂尖的藝術博覽會,旨在為參展藝廊建構一個可擴大藏家客源的新平台,並為亞洲區內日益壯大的藝廊及藝術家, 提升國際曝光機會。顧名思義,每年一度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為觀眾精準地展示亞洲當代藝術界在「當下」的發展動態。台北當代的副標題「藝術」(Art)和 「新觀點」(Ideas)代表會展的兩大重點:領銜國際的藝術博覽會,以及匯聚各界思想領袖的新觀點平台。
「UBS 瑞銀集團 和 台北當代 (Taipei Dangdai) 兩端的合作對我們來說,象徵的是我們現在做的事情,確實可以把國際化的發展帶來台灣。」
「包含我們現在在這裡談的事情,並不只是在推廣台北當代這個展會,同時也是在推廣台灣。」
由瑞銀集團呈獻,第二屆台北當代在聯合總監任天晉及岳鴻飛帶領下,將於 2020 年 1 月 17 日(星期五)至 19 日(星期日)重返台北南港展覽館。

「雖然 Magnus 已經做過 ART HK,但到底台灣不是香港,再加上台灣的藏家購買藝術品的管道很多,他不一定只能要台灣買,就像投資也是。而為什麼 Magnus 認為台北當代 (Taipei Dangdai) 在台灣發生?相信經過第一年,我們已經有目共睹了。」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聯合總監任天晉(Magnus Renfrew)表示:「隨著首屆台北當代的取得空前成功,我們樂於見到公眾藝術計劃亦得以自然地蛻變,藉此與台灣藝術圈的菁英交流、合作並分享洞見。我們今年的第二屆,有著更強大的參展畫廊名單、豐富的貴賓專屬活動、擴大規模的公眾藝術計劃。」
「沒有在做這個活動以前,如果有人說台灣的收藏家很多、很棒、很厲害,你或許曾經覺得『噢,那是你的看法了。』 (That’s fine your point of view)。」陳允懋說。

「但經過上一次台北當代後,我也見識到,台灣擁有的收藏家在亞洲確實是一流的,並且質與量兼具。」
陳允懋談到從前的收藏氛圍,可能從看報紙媒體等可以瞭解到的是人們所曾經耳聞的台灣五十個收藏家。然而,如今透過展會、跨界的各式機構合作打造起更具未來性的藝術品收藏氛圍,讓過去的狀態改變了。
「現在不只那50個收藏家了,這是我所說的質量兼具。在『質』方面,譬如你現在去台中,隨意走進一個新蓋好的大樓,你可能在大廳看到的是趙無極、楊英風,而且收藏的人可能不是你過去知道的人。」

而除了收藏之外,如今,當代藝術所連結的事物更為廣闊。
「藝術並不是有錢人專屬的,一個展會只要一張門票,誰都可以去看。而你會發現藝術裡面有些的東西,它和許多其他領域都相關。」
2020 年台北當代所推展的「新觀點共享平台」(Idea Program)所擁有四個主題,圍繞著許多價值,包含:
「科技」將探討藝術、創意及人工智能的關係,以及台灣領先全球的科技產業如何與創意產業協力合作;「生態」則 會研究藝術、建築及自然的可能性,並就社會正義與環境正義的對衡提出疑問;「流行文化」探索台灣及亞洲的音樂、主流或流行文化,討論將圍繞與時裝、藝術及市場學的合作並審視當中的價值;最後,「傳統」嘗試從當代 生活中引經據典,討論台灣如何推廣其文化遺產以及中華文化遺產的地區差異。
「在我來看,我找不到比藝術更有包容性的東西。尤其當代藝術,是討論未來的事情。」

- 展場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4樓(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 貴賓預展 (憑邀請函入場):1月16日 [週四] 下午2時至5時
- 開幕酒會 (憑邀請函/預售票入場):1月16日 [週四] 下午5時至9時
- 公眾開放時間
1月17日 [週五] 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1月18日 [週六] 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1月19日 [週日] 上午11時至下午5時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