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有所思想時,抽象畫如何能表達?(二) 阿爾·赫爾德 Al Held 曾說:「眼前這些混亂,其實我們無需逃離。」How Abstract Art shows human’s mind? (I) Al Held, One of America’s foremost post-war painters.

「眼前這些混亂,我們無需逃離。」赫爾德 (AI Held) 曾這麼說。“We’re not going to get rid of chaos and complexity.” Held said

1928年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的 阿爾·赫爾德(Al Held),他相信抽象能夠讓人超越基本感官,進而達到被他視為「以人類五感幾乎無法體會的現實」。

身為美國戰後最重要藝術家之一的赫爾德(Al Held),以抽象繪畫聞名於世。許多喜愛抽象畫的朋友或許會知道,赫爾德(Al Held)作為美國抽象主義運動的先驅,他對現代主義繪畫的探索,與傑克遜·波洛克,威廉·德·庫寧等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師比肩。

white-cube-at-taipei-dangdai-2020
AI Held Auriga II 1989 Acrylic on canvas 48 x 84 in. (121.9 x 213.4 cm) white-cube-at-taipei-dangdai-2020 Courtesy of White Cube and the artist.

作品尺幅向來不小的赫爾德(Al Held),在他近50年的藝術生涯中更是創作了大量高度複雜的作品。在無法表現空間感的抽象作品中,赫爾德(Al Held)的畫作畫面中是如何將圓型挪移、不斷地探索著空間,甚至在畫作中運用了蒙德里安嚴謹的幾何形狀,創造了專屬他作品某種令人迷惑、卻又引人注目的複雜樣貌。

而這些包羅萬象的姿態性抽象繪畫在繽紛的厚塗重彩中,既借鑒了抽象表現主義,又指出了新的方向。以將他所定義的蒙德里安的「完全客觀性」與波洛克的「完全主觀性」相結合,憑借這一開創性的系列,年輕的赫爾德,在當時便獲得了國際性的認可。

al-held-white-cube-hong-kong-2019-4-1.jpg
阿爾·赫爾德 (1928−2005) 首次香港個展 | 2019.11.22 – 2020.1.11

經 白立方畫廊 (White Cube) 的 John Good (Director of Artists’ Estates) 轉述,赫爾德(Al Held)常說自己從一個充滿家庭紛爭的地方出生的,年輕的時候荒唐度日,是個問題學生。可以想像是他那顆騷動的心,驅使他去探索。

白立方畫廊 (White Cube) 即將在第二屆台北當代(Taipei Dangdai)呈現的,正是阿爾·赫爾德 (1928-2005) 的六件重要畫作,精選作品包括「御夫座 II」(1989)、作於1955年的「顏料畫」系列作品、以及作於1960年的「字母」系列作品。

同時,白立方畫廊 (White Cube) 香港空間所呈現的阿爾·赫爾德(Al Held)首次亞洲重要個展「摩登特立獨行者」,則是詳盡地勾勒了赫爾德近50年的藝術生涯,而展覽中最早的一件作品:《無題》(1956) ,正是出自赫爾德的首個創作系列 – 著名的 「顏料畫」。

AI Held Untitled 1955  Oil on canvas  96 7/8 x 36 in. (246 x 91.5 cm)  101 7/8 x 41 15/16 x 1 15/16 in. (258.7 x 106.5 x 5 cm) (framed)  the artist. Photo Christopher Burke, New York Courtesy White Cube and AI Held Foundation, Inc.
AI Held Untitled 1955 Oil on canvas 96 7/8 x 36 in. (246 x 91.5 cm) 101 7/8 x 41 15/16 x 1 15/16 in. (258.7 x 106.5 x 5 cm) (framed) the artist. Photo Christopher Burke, New York Courtesy White Cube and AI Held Foundation, Inc.

「美國抽象藝術,還是抽象藝術家畫家們的主場,而在當時,阿爾·赫爾德在這個領域只是羽翼未豐的毛頭小子。」

「然而漸漸地,他和弗朗茨‧克萊恩 (Franz Kline)、馬克.羅斯科 (Mark Rothko) 等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熟識後,他們更曾對他大方指路。『你得創造出一些新的東西。』他對這句話銘刻在心。」 John Good 說。

在當時,他參與了當年有關於抽象表現主義運動相關的數個重要展覽,並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1966);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和華盛頓科克倫藝術畫廊(1968); 費城當代藝術學院(1968); 休斯頓當代藝術博物館(1969); 紐約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1974); 波士頓當代藝術學院(1978)等地方舉辦個展。

AI Held Untitled "N" 1960  Acrylic on paper mounted on canvas  35 x 37 3/4 in. (88.9 x 95.9 cm)  35 3/8 x 39 7/16 x 1 9/16 in. (89.9 x 100.1 x 3.9 cm) (framed)  @ the artist. Photo @ Christopher Burke, New York Courtesy White Cube and AI Helf Foundation, Inc.

不難想像地,交友廣闊的赫爾德除了與上述提到的其他極具時代意義的重要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有密切往來之外,同時也和比自己更年輕許多、甚至在風格上也全然不同的藝術家阿歷克斯·卡茨(Alex Katz)、菲利普·皮爾斯坦(Philip Pearlstein)等人成了朋友。如許多藝術家們所期盼的,他們幾位好友的作品,在當時也共同在紐約的各大畫廊中展示。儘管他們年紀比赫爾德小許多,但可以從作品中觀察到赫爾德確實從他們身上汲取了更多的創作思想。

「我開始覺得這世界越來越複雜、充滿衝突與矛盾。這激發我從平面轉向空間幻覺,從而將更多信息帶入畫作當中。」創作生涯後期的赫爾德曾說。

到了後期,赫爾德的作品結合了西方繪畫傳統與他自己的後現代抽象,古典繪畫尤其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對稱、和透視對赫爾德產生了重要影響。

如今已逝世的赫爾德(1928 − 2005),他的作品在美國費城、華盛頓特區、紐約和奧蘭多等城市裡都可以見著在當地被視為重要的公共藝術作品。赫爾德的作品,不僅是在眾多城市裡可以看到,在許多重要的博物館、公共收藏機構收藏也都有著她作品的身影,包括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柏林新國家美術館、以及巴塞爾美術館等。而此次2020年1月,即將呈現於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0

  • 白立方(White Cube)展位 (D20)
  • 阿爾·赫爾德(Al Held)6件重要畫作
  • 時間:2020 年 1 月 16 – 19 日
  •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