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電子音樂、電子音樂派對的氛圍,在聲音藝術如此小眾領域的現場表演,究竟能聽見什麼?
日前,在藝術家健康穩定恢復下,就在藝術空間(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在11/21當天舉辦了今年唯一的一場「寂靜噪音」表演。藝術家運用無線網路與電腦即時性控制《噪音寂靜》6個聲音裝置,每一個裝置有12個聲音頻道,可以現場即時控制共72個聲音頻道,與場域和觀眾聆聽做一個互動性的連結。當天前來觀看表演的觀眾眾多,同時也讓眾多觀眾目睹了藝術家將裝置與自己身體相連接的一場震撼人心的聲音表演,ART PRESS 也搜集了以下 4位來自藝術界的真實反饋:
「很感動,跟他過去作品有很大的不同,有一些我很難形容的感受。傾生命洪荒之力在創作。」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賴香伶說。

這場聲音藝術的表演,不僅是一場久違的演出,同時更是一場將身體更為投入於聲音作品的表演,在場觀眾皆。「一直以來身為噪音和實驗音樂愛好者,今天聽到這樣的演出,感受到那不僅僅是只是一種噪音表演,而是更多概念式地、更多層次地表現。」
「同時感受到他是如此強烈地讓自己和自己的身體投入作品,他的生命和身體在演出中所帶出的張力,真的很美。」 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 Robin Peckham 說。
這場表演,正如此次展覽其中一件名為《身體噪音》的作品,藝術家將自己身體的細微聲音投入作品中。在《身體噪音》作品中王福瑞將他長期洗腎過程中所聽到身體內的聲音,製作成手工客製唱片。動靜脈是動脈與靜脈連接的瘻管,它是輸出血液透過外部儀器清理血液毒素,再輸入身體的血管,維繫人體正常運作和生存的管道,快速的流速如風吹沙沙般低頻噪音。
身體內的聲音因為太微弱,我們很難聆聽到自己身體發出的聲音,藝術家透過高敏感的接觸式麥克風,壓電薄膜監測著身體的振動,振動的感應記錄了血管內流動的聲音。「在手術開刀後,我在病床上聽到微弱沙沙的聲音,由於我聽覺較為敏感,試試找尋發出聲音的源頭,我才發現是手傷口發出的聲音,我從我的耳朵不需透過任何放大裝置就能聽見手臂傷口發出的聲音。」王福瑞如此描述著作品《身體噪音》的最初感觸。
「(表演的過程中,坐的位置有看到他把線接到了身體)真的很感動。他的內力深厚、收放自如,然後又有人生的歷練,聲音很細很細,好感動,真的好久沒有聽到福瑞表演,這場表演剛聽完真的聽到有點說不出話。」策展人鄭慧華(Amy Cheng)說。

「我可能有時候對聲響創作會無感,可能因為太多人會把聲音弄的很抽象、很解構,覺得這樣就很夠了。但我在表演裡真的聽到了聲音的質地,還有跟身體的關係都聽到了,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場非常美的表演。」姚仲涵說。
王福瑞不論是創作或表演中,甚至躺在病床上,都能夠感受到各種聲音能量的直覺與敏感度。在此次個展《噪音寂靜》中,身體體內的噪音皆是王福瑞這次主要的創作素材,共展出《噪音寂靜》、《雜影》、《身體噪音》、《頭顱噪音》等四件聲音裝置作品,展出至 12月5日止。
「噪音寂靜」王福瑞個展 Noise is the New Silence Wang Fujui Solo Exhibition
- 展覽日期 |10/ 24/ 2020-12/ 05/ 2020
- 藝術家表演| 11/21(六) 7:30pm
- 展覽地點|就在藝術空間 (10658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 147 巷 45 弄 2 號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