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是因參透而想放棄,或只是逃避而已?兜兜轉轉,終究還是要面對:專訪藝術家許尹齡 Every time, when you want to escape something: Interview with Hsu Yin-Ling at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厭世」是什麼?在這個人們大量使用網路發言、表達自己情緒的時代,「厭世」、「人生好難」這些詞彙,一度登上網路研究者們前名幾重要的關鍵字。

不喜跟人相處、晚睡、甚至熬夜;消極、悲觀、極度厭棄眼前的一切;面對時代的種種限制,覺得一切努力都沒有用,與其苦苦掙扎不如原地放下,自嘲讓一切過去。而也透過自嘲,希望能和有相同境遇的人有所共鳴來療癒自己。然而,這樣是否象徵著你再也不在意了?或者所有讓你感到不快的事情因此迎刃而解了嗎?「我想要把本來是很抽象的情緒、精神這類的東西具象化,然後把它會變成一個你會一直去看著他的東西。也因為你會一次又一次地注意到它,這樣你就不得不面對它了。」許尹齡說。

許尹齡 Hsu Yinling《一些活著的》’Something Alive’, 2018-2021, 油彩、麻布oil on linen, 135×176cm, imag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談到焦慮與困境總是讓人們感到「厭世」,許尹齡便是說起小時候很常反覆做著一個夢:夢裡有隻狹帶偌大恐懼的怪獸不停地追趕,而她也在夢裡不斷、不斷地奔逃,最後都成功地「在夢的最後,我確定我逃過了、而我的家人也都好好的在身邊,有種安心、幸福感就會充滿整個夢。」許尹齡說。

「你看不到的,才是真正恐懼的。就是因為它看不到,你的感受才會更深刻,跟生活很像。但也是因為有這些恐懼的東西,才會覺得你的生活很美好。」許尹齡說。

當人們在人生經歷各個階段時,總是在內心祈求順利、一帆風順,彷彿出現挑戰與掙扎便是件不好的事情。然而,對於許尹齡來說,其實焦慮、不安和種種障礙,其實是得到安心的必經過程。「那也可能只是逃避了這些東西,不是這些東西真的消失了。」許尹齡說。

 

許尹齡說,這首名為 ”The Story Of An Artist” 的歌曲,是她特別特別喜歡的一首歌。

「從國小就開始,媽媽就把我和哥哥送去畫室,大的帶小的,是這樣開始畫畫的。」幼時就讀著伊藤潤二、灌籃高手漫畫抗拒洋娃娃的許尹齡從很小開始就開始畫畫和創作。與許多為了讓孩子擁有一項「才藝」的父母相比,許尹齡的雙親是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讓兄妹倆自小便在畫室度過不少時間。

許尹齡(Hsu Yin-Ling),1987年出生於台灣屏東,現創作居住於台北,希望透過創作的方式讓人們可以發現我們究竟處在什麼樣的世界裡面。它們(創作)不是對於社會什麼具體的意見,有一些看起來也非常極端,但又模模糊糊地很符合現代的樣子。雖然隨著社會發展我們討論的議題也會理所當然的不同,這是一種世界秩序,每種類型的問題都會存在於各個地方,但就當人們在討論環境、經濟和權力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去幻想更高遠的層次,而忽略生而為人這件事。

人的精神、記憶,能夠影響人多少以及多久?

從談睡眠障礙的《睡眠博士》、到談及愛、歸屬感、與現實社會文明暴力的《所有快樂都會回來》,以及駐村於瑞典偏僻小鎮時談論冷漠與暴力的《邊牆》,許尹齡不斷地透過創作提及這個社會環境、以及人類行為與精神狀態有關的事。一直到如今2021年的個展《得逞的火光》,源自與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外婆的相處開始,探討著人的記憶、以及什麼是無可取代的存在感。

這一次個展《得逞的火光》裡,展覽展出了共 12件畫作。值得一提的是,創作期間適逢藝術家經歷懷孕,分娩,為了以寶寶健康第一優先,藝術家將所有含不利於嬰兒的顏料、調和油全部捨棄。觀眾將發現,作品的內容仍保有許尹齡式的抒情敘事性,但同時視覺上色調有某種強迫性,以及筆觸上較以往強烈的堆疊感。

Hsu Yinling 許尹齡,They Have No Choice 他們別無選擇, 2021, Oil on linen, 47 1/5 × 70 9/10 in 120 × 180 cm,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藝術可以是一股療癒、宣洩、甚至了解你的力量,應該不只是看了覺得漂亮舒服而已。」對許尹齡來說,儘管身處在這個人類世界廣泛發生競爭、爭奪的焦慮時代,儘管最終還是無法改變令你我不快的現實,但不代表沒有其他辦法可以在從心裡做調適,在精神上放下它。

「漂亮好看很好,但漂漂亮亮的之外,還有一些必須要看到的東西。例如那些向你投出求救信號的人和心。」許尹齡說。

以《睡眠博士》系列作品為例,透過睡眠障礙的主題說出跟這個社會環境有關的故事,在這個高壓且來去匆匆的時代,隨著日子累積的龐大疲憊,在人們心中可能是沒有出口的。「我想我們都需要一個睡眠博士的外殼,躲在裡面去聽聽看去告訴你身邊也許也有同樣困難的人。」許尹齡曾說。而在《所有快樂都會回來》系列作品裡,被過度放大的生活日常細節,有著像是分秒都被監視的焦慮,文明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一種文明的暴力將不融於現實的人隔離在現實環境之外,好像我們不知不覺間集體地陷入一種巨大的疲憊中,因為我們一直習慣於扮演讓社會完整的工具,而忘記生而為人的本質。」許尹齡說。

《得逞的火光》 許尹齡個展於就在藝術 The Flare Always Gets Its Way Hsu Yinling Solo Exhibition in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成為一個母親後,作品長年關注人類行為與精神思想的許尹齡,也反覆思考著什麼樣的「教育」才是不干涉、抑制小孩成長的方式。「希望他可以自己找到一個開心的路。我也不喜歡看那種告訴你要怎麼教小孩的書,那個太假道學了。我比較想尋求一個更接近源頭的東西,因為我相信教育小孩沒有SOP。」對許尹齡來說,只要孩子生而為人活得開心,無論未來長大做什麼行業、貧窮或富有,都不會出口控制甚至出言阻止,包含她對自己身為藝術創作者而非『穩定』工作的生存方式也是這樣的理解。

「你必須做很多事情,來實現當藝術家這件事。」許尹齡說。

自畢業以後,許尹齡面對創作生涯並不曾糾結與是否放棄創作與作為一位專職藝術家。「只要確定這個狀態都是自己想要的,那就這樣持續下去,如果中間發生什麼事情阻饒你,那就解決它,然後繼續下去。只需要確定享受在這個狀態裡面。」對許尹齡來說,所謂的『安穩』跟藝術並非是一個只能擇一的選擇題,創作材料費、生活費、材料費、房租,只要能維持基本生活、生活保持減法、走在自己可以活得開心的路就好了。

《得逞的火光》 許尹齡個展於就在藝術 The Flare Always Gets Its Way Hsu Yinling Solo Exhibition in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此次,在許尹齡睽違多年的個展《得逞的火光》裡,藝術家挑戰了用繪畫形式將每個渴求存在感的片刻記錄下來,並藉由視覺去轉化甚至加強它的目的。其中有屬於人類證明自己的方式、也有向動物與植物學習證明自己存在的方式。而在這繪畫過程,它也許是美化了痛苦的記憶讓我們學會原諒自己;或是削減了美好記憶裡的過激與興奮,以防面對突如其來的破滅。

 

得逞的火光-許尹齡個展 The Flare Always Gets Its Way Hsu Yinling Solo Exhibition 

  • 展覽日期|2021.06.15 – 2021.08.14
  •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六、11:00~19:00(不需要預約
  • 展覽地點|就在藝術空間(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47巷45弄2號一樓)

疫情期間備註:因應疫情,入畫廊請配合防疫措施,需全程配戴口罩、體溫量測、完成實聯登記、手部酒精消毒,無口罩者或有發燒感冒症狀請勿入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