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間裡,人的忽略總是多過於自覺?更貼近人性與環境:《微風的午後》王仲堃聲音裝置展 Breezy Afternoon Wang Chung – Kun solo exhibition at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這很像是,人都會以為自己走經過一個地方的時候,並沒有影響任何事,但其實不可能沒有,只是人們習慣忽略而已,而且這些影響都只會在人離開後才發生,不回頭看的話也不會知道。」就在藝術總監林珮鈺(Peggy Lin)說。

輕風揚起時,會讓你想到什麼?當我們進到王仲堃聲音裝置展間時,人們每一個腳步、動作、聲音在作品面前發生過後,都將使作品改變它的聲音,甚至擺動的樣子。擅長以數位科技、聲音、裝置等方式呈現作品的藝術家王仲堃(Wang Chung – Kun),近期呈現了其久違的個展。此次展覽《微風的午後》,展出名為「風聽」系列的全新聲音裝置。緩慢運作著裝置、輕盈的紙製扇葉、不可見的氣流在展間裡流動著,隨風搖晃地驅使著樞紐改變了聲音在空間的出現。

王仲堃 Wang Chung-Kun_風聽 Sound of Wind-2021-P_2021_複合媒材聲音裝置,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就在藝術空間

「藝術家這次將電/動力機械的部分降至最低,著重在物理的精算,以風為動力,讓作品更自然純粹的運作。」就在藝術總監林珮鈺(Peggy Lin)說。

其實,這一切緣起於王仲堃在2018年駐村時,他反思起過往如何透過數位控制得輕而易舉、科技技術如何操控裝置作品自如。而有沒有什麼方式,能夠尋得一種更貼近人性與環境、更為直接的對話回饋?在此次展覽中,《風聽》系列作品隨著環境變動而變化的隨機狀態,正是藝術家在這個階段的答案。身處於技術快速進展的數位時代,藝術家卻是選擇回歸原初學習動力雕塑的心境,思考如何透過純類比的方式來觸發隨機。

微風的午後-王仲堃聲音裝置展_展覽現場_就在藝術空間,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就在藝術空間

王仲堃從卡爾德的作品啟發,《風聽》系列作品嘗試了平衡雕塑,此次展出的《風聽-2021-P》由ㄧ鏡面底部以及三葉紙造扇面所組成,中間有著的,是維持作品平衡、與聲音的核心,若當氣流稍有改變,扇葉隨後轉動呈現氣流細微變化著。從前,「電」對王仲堃來說總是作品相當重要、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如今則是回到低限的原始狀態,將無所不能的科技與電力減到最低,讓這股看似相當微弱的力量存在於人來人往的公共空間裡,同時試著讓聲音介入,此即《風聽》系列作品。

而《揮-2021-P》則是數個在空間豎立起數支羽翼,可供人在公共空間裡穿梭其身旁,隨著人們走動所引起的微風搖擺,同時也在這樣的擺動之下引發裝置作品中,槓桿力矩撥動的細碎聲響。《風向-2021-P》群集一起的小扇葉,透過不同形式的結構,看見風的流向,與隨風起舞的姿態。也在展覽安排幾件補風的小品裝置,希望能捉到各種不同風流的想像。

微風的午後-王仲堃 聲音裝置展,展覽現場,就在藝術空間,台北 ‘Breezy Afternoon – Wang Chung-Kun Solo Exhibition’, installation view,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Taipei (2021)

王仲堃自2006年開始以聲音與動力雕塑作為主要創作的媒材。發展過許多以氣體發聲的機械裝置,透過物理機械的造聲,尋找別於過往的新聲。也曾透過許多複雜的數位控制系統,讓聲音裝置的展現,除了作為演出現場的樂器裝置,也發展了許多自成一格的聲音雕塑。

數位的便捷、技術的快速進步,總是可以讓人們的想法快速展現。如此,那麼藝術家在這其中的角色又是什麼?

過往藝術家對於機械與數位媒材的專注與擁抱,讓作品在迴圈式的運轉中,能加入更多靈活且具有模擬自然的隨機狀態。而也是這樣的「偶發與隨機」的元素,讓他漸漸地反思起人們為何要費盡力氣地透過高科技來獲得「自然」。如同期作品的聲音,也是在程式運轉中的隨機,這看似在時間與人介入的觸發後所產生的「變化」聲響,其實一切僅須透過幾行程式碼就能解決。

,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就在藝術空間
微風的午後-王仲堃聲音裝置展_展覽現場_就在藝術空間,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就在藝術空間

王仲堃1982出生於台灣高雄,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及科技藝術研究所。他的聲音作品具有一種音樂性,刻意把「聲音」的抽象性解放出來,轉化為較為具象的音樂。作品結合了數位科技與藝術的思維,多在各種公共空間與博覽會場地,創作平易近人的機械互動樂器裝置。

近期個展:「聆聽的機器–紀伯豪、王仲堃雙個展」,台北國際藝術村,台北(2019)、「台新銀行個展–風聽」,台北(2018)、「新声/新聲/New Sounds」,BankART Studio,橫濱市,日本(2018)、「造聲–王仲堃個展」,就在藝術空間,台北(2016)。近期聯展:「會動的藝術」,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9)、「藍天之下:生活帶來的種種愉快與不安之間」,光州美術館,韓國(2016)、「城市之音-國際聲音藝術節」,蒙斯,比利時(2015)、「2013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微型城市」,紐約,美國(2013)。

 

「微風的午後」王仲堃聲音裝置展 Breezy AfternoonWang Chung-Kunsolo exhibition

  • 展覽日期|8/28/ 2021-10/02/ 2021
  • 開幕日期|8/28(六)4-7pm
  • 展覽地點|就在藝術空間(10658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47巷45弄2號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