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韓國藝術家,你心中浮現哪些名單?除了Haegue Yang之外,這位曾於參與2016年、2018年的光州雙年展之外,還有利物浦雙年展、上海雙年展、甚至是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界新星,這位韓國女性藝術家 Suki Seokyeong Kang 早已在眾多收藏家的名單中。而乍看之下會以為是裝置藝術作品,其實是一幅幅跳脫過往「繪畫」形式的作品。
「第一次看到Suki的作品是在光州雙年展,一開始不是那麼理解她的作品為何是繪畫的拓展。」文心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葉曉甄說。

「可是當我看完整個展覽之後,我覺得整個展覽就是一幅畫的構圖,每一件作品都精心地安排在每一個應該要的位置。」葉曉甄說。遠觀時,你將會發現 Suki Seokyeong Kang 作品在一完整空間中時,像是在作畫一般地精心安排;而近看時,你看見她的作品裡其實涵括了韓國傳統文學、傳統舞蹈、甚至是織物等傳統物件,每一個單一個體在畫面協調達成平衡後,得以構成整體。
Suki 藉此比喻,每一個人在社會中得到的最小空間內,努力擴大有限的領域,也代表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同時在處於當代環境中,傳遞過往傳統文化。對此,ART PRESS 編輯部針對整理出 3個 Suki Seokyeong Kang 在作品中所含納的韓國傳統內容,同時反思這位韓國藝術家是如何理解自己的傳統文化與當代並非壁壘分明,而是有所連結的?
1. 韓國傳統工藝花紋蓆
繼上一檔Miriam Cahn米里亞姆.卡恩,以平面繪畫的模式審視人體肉身與世界的關係之後,文心藝所(Winsing Arts Place)緊接著呈現韓國藝術家 Suki Seokyeong Kang,其作品跳脫了既定繪畫的模式,將繪畫擴展為織物、雕塑、裝置、錄像、編舞甚至到一個展場空間。此次,展出 Suki 代表性的幾個系列,分別為《Jeong》、《Mat》、《Rove and Round》以及《Note》。
其中,《Mat》系列裡,展現了 Suki 是如何受韓國傳統工藝花紋蓆(Hwamunseok)啟發,藝術家透過與當地工匠合作製作,將是從高麗時期一直流傳下來的生活文化遺產 – 花紋蓆以不同的姿態展現。由這次展出的作品可見,經過染色、編織的花紋蓆若隱若現地隱藏在背後,亦或是被捲起置於堆疊的框架結構中。「江華島盛產蘆葦,織布技藝超群,住在這個島上的人從前都會在家裡製作花紋蓆。但因為工業時代後的大量生產模式導致這種傳統消失。我很珍惜像花紋蓆這樣逐漸消失的傳統技藝,並希望將其轉化為某種意義。」Suki 說。
2. 井間譜與春鶯舞
「我經常受到古老的詩歌和文本的影響,從中獲得智慧,然後嘗試在當代社會中以某種方式傳達這些想法。」Suki Seokyeong Kang 說。
在認識了花紋蓆後,我們都不難理解韓國傳統歷史文化語彙,在Suki的作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藝術家透過系統化的方式,把作品和空間組織起來,《Jeong》系列正是如此:其以「井(Jeong)」為單位,取字於朝鮮世宗大帝創建的「井間譜(Jeongganbo)」,由小方格組成的網格狀樂譜,每一格即代表一拍,每個音符會佔據一格小方框。《Jeong》系列作品,正是以此概念而來,由畫框排列組成,無畫的框架層層互相堆疊,以水平或垂直的方向構築在空間中,Suki 把井間譜的網格概念,作為空間和現代社會的隱喻,每個框架都代表了作品與作品之間的界線、空間的劃分和干預,以及社會中人們的位置。
而所謂的井間譜,在過往韓國文化中會被使用在傳統舞蹈上,例如春鶯舞(Chunaengmu),表演者會站立在尺寸有限的花紋蓆上,用手、腳和身體緩慢地延伸以拓展自己所處的空間。「我看韓國傳統文學,也看當代韓國詩歌和歌詞,這些都影響著我的思想和智慧。」Suki 說。
3. 「畫」出韓國文化裡的和諧
Painting「繪畫」,一般認知的繪畫是從史前時代的壁畫到油畫、水彩畫及水墨畫等等,這些模式都是使用各式顏料繪製在平面媒材上。而擅長以研究導向來創作的 Suki,則是透過探究空間與個人社會地位之間的關係,試圖創造一個從韓國傳統繪畫為底蘊,介於抽象、有機與幾何的視覺語言。
「大部分我所使用的線材,都是工廠生產剩餘後送給我的。而這些被剩下的線材顏色無法很漂亮,所以我必須像在畫畫一樣地把線材混合在一塊兒。」Suki。
近期的創作的《Note》系列,匯聚不同特質的材料在「網格」空間中,作為敘事思想的片段,以懸掛的方式呈現,從平面的畫布轉化為網格、粗繩及染色的莞草等立體物件構成的多層次組合,如同「繪畫」的延展,這些組件就像顏料,流露Suki想傳達的故事,Suki 把「繪畫」以多種方式介入空間達到平衡與和諧的狀態。
「觀看我的作品,通常需要更多時間來理解,它並不是一瞬間『喔,是這樣啊』的視覺衝擊,或許看的人將會發現某種視覺平衡,並發現這樣的平衡也象徵著身心之間的和諧。」Suki 曾說。
在 Suki 的展間中,空間就像是一首優美的樂譜,作品個體就像是一組舞動的音符,每個作品的位置都經過精心安排,在傳統歷史、文化、身體以及個人記憶的渲染下,Suki使用線條、顏色和紋理的圖形詞彙,將傳統與當代社會聯繫起來,材質各異的元素在方框內交織,形構出符號性的空間樣貌。
1977年出生於韓國首爾的Suki Seokyeong Kang,於梨花女子大學就讀東方繪畫,2012年畢業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繪畫科系。Suki的作品被洛杉磯郡立美術館、盧森堡現代美術館、沃克藝術中心和三星現代美術館等收藏,並於盧森堡現代美術館、費城當代美術館、芝加哥當代美術館、首爾美區美術館展出。參展威尼斯雙年展、光州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現於梨花女子大學的韓國繪畫科系任教。

Suki Seokyeong Kang Rove and Round
- 展覽日期 | 2021.08.28 – 2021.11.07 10:30-18:30
- 展覽地點 | 文心藝所 Winsing Art Place(台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 180 巷 10 弄 6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