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擁有互動性的公共藝術作品是種遊戲,那麼人們在體驗的過程中,只能獲得娛樂,還是能從「遊戲」裡理解、體會到什麼的?
宇宙有多大?宇宙的重量又是多少呢?這些問題是眾人從小便曾在課堂上由老師教導、提問過的科普問題。在字義上,「宇宙」二字概括了我們抬頭仰望的星空中,所能代表的一切未知,但卻難以測量。然而,熟記科學知識,是我們理解萬物科學的唯一方法嗎?「據說,宇宙仍以難以估量的速度在不斷地擴張中,而即便有一天人類能達到光速,也將永遠無法追上宇宙的盡頭,而最棒的天文學家總是活在想像中。」策展人黃彥穎說。

取名為《宇宙多重》的當代館跨年大展,連同當代館 20
「展覽中的每件作品都代表一個宇宙觀,

透過8位藝術家:王仲堃、
在這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裡,三件大型作品空降,將當代館前廣場
1.廖建忠,《運転生活的終點站》
對比過往真實地臨摹物件,這次藝術家廖建忠在2021年的新作則是選擇把有著真實使用痕跡、再真實不過地的廢棄家電作為組成作品的主要元素。然而,異曲同工地,此次名為《運転生活的終點站》的新作在這些物件使用功能如同模仿物般地消失了,全都難以再度「運轉」帶給人們便利生活的風扇、電視機、洗衣機、飲水機等,曾經都是「運轉」著多數普羅大眾日常生活的必須資源。
現代生活中,家電舊了就該換掉是應該的?觀看作品的同時我們可能無從想像,藝術家採集這些遭人們丟棄的家電是一件困難還是容易的事情。藝術家廖建忠再一次地透過作品,刺激人們反思習以為常的當代日常生活環境,持續地透過作品帶出具有時代精神、值得當代社會公眾關注的議題。
廖建忠將這些四處採集的大量廢棄家電,變成一組「真的可以載人遊玩」的旋轉木馬素材,還伴隨著音樂。在造型上,藝術家凸顯資源議題的企圖心不言而喻,在產值上,這會是廢物利用的強力示範,但我們還是將焦點放在互動面,當這成為小朋友的座騎、當我們開始用旋轉木馬的眼睛去看它,這真的能玩的旋轉家電將成為寓言,因為它提供的不只反思,更是考驗幽默感的社會景觀。
2.王仲堃,《搖擺笛2號》
《搖擺笛2號》始於藝術家自身的記憶發想,嘗試將觀眾的參與,轉化為聲響機械的動力。有別於傳統鐘擺式的單軸,王仲堃將軸心設計成萬向的十字結構,讓這件象徵童年的作品成為能前後左右任意擺動的新鞦韆。未曾造訪這個展覽的觀眾可以看到照片中,作品上方設置了鼓風汲筒和直笛,這環繞於轉盤一圈的七十二支笛子,將透過觀眾的恣意乘坐,隨機演奏出預先譜好的音程。

當代生活的公共環境裡,有多少是你以為他沒有聲音、或認為感受不到聲音的事情?藝術家透過幾乎所有人的曾有過的盪鞦韆經驗,來捕捉日常聲響的意義化過程,而這個在摸索中創造樂趣的過程,更隱含著用心感知聲響的意念。藝術家王仲堃,1982出生於台灣高雄。作品結合了數位科技與藝術的思維,多在各種公共空間與博覽會場地,創作平易近人的機械互動樂器裝置。
對藝術家王仲堃來說,其實過往曾出現在日常中的各種聲音,在還沒獲得意義化的過程之前,都可能只是一段又一段不斷消逝的美好。例如,每當我們感受到一股令人熟悉的風時,即便這股感受難以言喻、難以紀錄,但它可能都真實地代表著某一段生命經驗。
3.張暉明,《日響》
一直以來,人們是如何知道時間、和自己與其他國家位在哪裡的?
在理解日晷與地球儀都是人類將時間與空間具體化的發明後,再來觀看藝術家張暉明開發出這一座:能因為欣賞光陰進而令人忘記時間的裝置《日響》。這件2021年新作使用多重方向的旋轉軸來帶動兩組日晷,而日晷的平面則因設有光感的開關,能讓作品隨著光線變化、機械運動而產生不同聲光組合,讓觀眾擁有彷彿仰望天際、欣賞光陰運行軌跡的體驗。

《日響》以每小時 15度的速率順時針旋轉,這正好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異。而所謂的「聲光組合」,則是透過上述提到日晷平面所設有的光感開關,會在作品轉動的過程中產生不同光線外,還會依光照程度啟並動帶有電流暗示的聲響。對藝術家來說,儘管我們無法確定時間的流法,僅能客觀地取用相對座標來判斷,如同我們在日常中省略了能源的消逝般。
「以遊戲作為想像力的刻度,

黃彥穎(Huang Yen-Ying),1981年生於台灣屏東,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於2009年及2012年,獲選文化部國際視覺藝術人才交流計畫,至紐約ISCP國際藝術工作室及巴黎西帖Cite des Art藝術村駐村,2012年同年亦受ACC亞洲文化協會贊助前往印尼智美蒂Cemeti Art House駐村。擅長操作意義與形式之間的符號轉化,並期待於過程中生產出可在思想中多重運動的意義媒體,著有個人攝影集President,於2016年創立自己出版社,2019年、2022年擔任台電公共藝術祭『奧拉之城』總策展人。
《宇宙多重》The Weight of Multiple Universes
- 策展人|黃彥穎
- 展覽時間|2021 年 11月 20日 (六) ~ 2022 年 1月 23日 (日)
- 展覽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 參展藝術家|王仲堃、江忠倫、林建志、廖建忠、郭奕臣、張暉明、焦聖偉、蘇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