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什麼時候開始,登山與露營儼然成為時髦的打卡風潮?多少身處在疫情期間的台灣人,深入山林也緊抓著手機…。熟悉黃海欣作品的朋友們必然知曉,在其劇場式的幽默構圖裡,殘酷依然存在,只是變得較好入口。
作品每每取材於日常生活情境的藝術家黃海欣,總是敏銳勾勒出芸芸眾生的生存場景,揭露當代社會人們在大時代、政治社會與家庭等各種人際關係中,種種微妙且神經質的荒謬片刻。這一次的展名《滿山春色》取材自同名台語民謠,歌詞描述三五好友們結伴旅遊,徜徉在春意盎然的美景。人類雖跋涉走進了大自然的懷抱,但目光卻始終離不開電子螢幕,介意著每一張照片看起來是否美滿合意、更在意著社群媒體上眾人如何看待自己。

人們所展現的不安、寂寞和脆弱,都在藝術家的筆下荒唐且真實的呈現。
繼2020年在双方藝廊的首度個展後,緊接著受邀展出於第12屆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也隨著該展覽於2021年移地展出於法國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而在這一次個展《滿山春色》裡,共計將展出藝術家的共三十餘件繪畫作品,以過去兩年在台灣所見的山林景色為背景,記錄種種荒謬卻又寫實的出遊場景。
「最近越來越喜歡上山,不用說話,就邊走邊看; 想到過往在紐約的日子,也是挑一個美術館,做類似的事…。」黃海欣說。反觀,時下的眾多現代人進入山林裡卻是無比的「忙碌」。藝術家畫作中大自然的景色,對比著現代人在新媒體時代下,熱衷在社群平台打卡、分享的現象,進到山林裡依然忙碌於手機裡社群媒體上「朋友們」的一舉一動,這些環繞在我們周圍的日常,皆成為藝術家這次創作的靈感泉源。
-KOL-Mountain-Macha-Mountain-1.jpg?resize=555%2C740&ssl=1)
荒謬、寂寞、光怪陸離,關於現代人的幽默與悲劇性
《滿山春色》所展出的作品藉由豐富、鮮明、高飽和的色彩,融合上藝術家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在藝術家因疫情而停留在台灣的這段時間裡,透過一幅幅畫著山林、芋田、苗的畫作傳遞著台灣最單純的美好。同時,這次的作品也保有黃海欣一貫的幽默視角,詮釋出在社群軟體興起之下,戶外活動如登山、露營以何種方式成為了時髦的打卡風潮。
試想,現代人們能不能參與著戶外活動的同時,真的拋下社群媒體上的眾人觀感?能不能在抱怨著平日工作無趣的同時,真的能夠在假日的戶外休閒裡獲得存在感?走訪網紅景點的咖啡廳、推捧時下當紅的露營等戶外活動用品與品牌,當然還有一個又一個千篇一律的限時動態,這些小確幸的生活方式究竟因而成為台灣人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這樣被科技綁架的時代下,人們所展現的不安、寂寞和脆弱,都在藝術家的筆下荒唐且真實的呈現。


《認識火以後》裡怪異且非自然的綠色、《網紅山(抹茶山)》裡現代人「不約而同」的網紅般行為,其實真正多的並不是網紅這個職業,而是期待模仿網紅「精彩生活方式」的現代人。
黃海欣一貫地擷取滑稽與尷尬的特殊當下,聚焦於各式古怪情節或戲劇氛圍中,以幽默諧擬的新聞照片式構圖及粗概真切的線條,不僅是對各式現實狀態的揶揄,更是擊中人們內心的不安恐懼、關係的疏離。畫面散發出膠著的焦慮感,有某種因無能為力而導致的歡愉反差,或呈現集體節慶式的逃避,精準卻不尖銳,黑色幽默中帶著童稚天真的視角,彷彿是用哈哈鏡映射光怪陸離的現實,試圖呈現給觀眾生命中美麗與怪異的片刻、人的幽默性與悲劇性、生命的宏偉和人類的脆弱。
自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人類的行動受到限制,長期旅居於紐約並在世界各地創作的黃海欣,也因此藉由走訪台灣。這次個展,主要以藝術家本人在台灣山林所見之經驗作為主題,描繪了數位、消費時代下的大自然,以及現代人身體與觀看經驗改變的當代自然景觀。《滿山春色》已於12月18日開展,將持續展出至 2022年1月29日。

黃海欣(Huang Hai-Hsin),1984年出生於台北,2007年取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學士學位,2009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研究所,目前生活和工作於紐約布魯克林。
曾於2011年獲得台北美術獎優選,近年來分別在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德國萊比錫美術館、美國紐約ISE伊勢藝術基金會等舉辦個展。作品多次受邀展出於台北、高雄、東京、首爾、萊比錫、巴黎、紐約、上海、香港、以色列、京都等地,並參與2020年第12屆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展出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和法國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她的作品也受澳洲白兔美術館、德國萊比錫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瑞士銀行藝術基金會及台北國巨基金會等重要機構典藏。
《滿山春色–黃海欣個展》 Springtime Hills – Huang Hai-Hsin Solo Exhibition
- 展覽日期|2021.12.18-2022.01.29
- 展覽地點|双方藝廊 Double Square Gallery 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