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沒有邁向樂土和財富,卻還認為是現代化背叛了人類」:2020 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宣布了展覽主題 Curators Announce Title of Taipei Biennial 2020: “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 New Diplomatic Encounters

「川普和桑伯格(Greta Thunberg)顯然就不住在同一個星球上!」2020 年台北雙年展的策展概念中,有著這麼一段話:

『在川普設想的世界裡,排放二氧化碳並不真的威脅到環境,所謂溫室氣體排放也只是某些人的看法,一切仍必須一如往常,以美國利益為核心繼續下去。有人支持這種觀點,有人卻因嚴重生態危機受苦,很顯然地,他們並不住在同一塊土地上。

2020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與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於日前稍早抵臺展開策展研究參訪。今日(9/17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舉行2020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媒體見面會。2020台北雙年展將以「你我住在不同的星球上:外交新碰撞」(暫譯)為題,兩位策展人正式公開分享本屆雙年展策展概念與研究計畫。

04_Taipei Biennial 2020 Curator, Bruno Latour © Taipei Fine Arts Museum.jpg
Taipei Biennial 2020 Curator, Bruno Latour ©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儘管有些人仍活在現代性的理想中,認為自己正邁向一片樂土,將帶來發展、效率和財富。」兩位策展人們把這樣的思想寫在論述裡頭。

故這次的台北雙年展,係以「我跟你看世界的方式不一樣。」(You and I don’t share the same vision of the world.)為主題,透過策展概念來強調,當今人類對生態議題有著嚴重的對立是無從掩飾的事實。

「但問題在於,他們帶領我們前往的空間原來並不真的存在。根據估計,假如所有人真的都要過「美式生活」,那我們可能需要五個地球。」

策展人之一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現居巴黎,是具視覺藝術與藝術史研究背景,且曾多次參與跨界合作討論生態型變(ecological mutation)主題的獨立策展人。圭納已經四度與拉圖合作國際策展了,而拉圖則是同時身任多所學術機構學者身分並擁有六個榮譽博士學位之外,現在也身為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 Paris)政治藝術學程(the Program in Political Arts, SPEAP)及媒體實驗室(Médialab)榮譽教授。

這種對於現代化的期待,與現實的落差是如此巨大,巨大到它引出的後果一步步令人感到不安。因此富豪們便感到情況危急了,甚至覺得必須徹底脫離地球,殖民火星了!不過其餘幾十億人必須留下來,這個方案並不能和他們共享。」

更糟的是,這些人被拋棄了,便覺得自己被全球化理想所背叛。 」從論述裡,我們可以感受到的是策展人對於這個議題是非常積極的。

05_Taipei Biennial 2020 Curator, Martin Guinard © Taipei Fine Arts Museum.jpg
Taipei Biennial 2020 Curator, Martin Guinard ©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北美館館長林平表示,北美館以雙年展平台接續探討著生態議題,因此對於這一屆雙年展的策展藍圖有著非常高的期待。在2018年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的議題論述基礎上,2020年這一次台北雙年展主題:「你我住在不同的星球上:外交新碰撞」,便是一種更積極的方式了。

「全球化的理想並不符合地球的現實,兩者之間顯然有越來越大的落差。甚至,除了『全球』已經是人們無法達成的理想之外,全球化的趨力還擴大了不平等。」

筆鋒一轉,論述帶著我們觀看另一群對於現代化並不抱持樂觀的一群人。

「然而同時,世界各處依舊有著另一種人,則是意識到自己其實是住在一個有限、敏感、脆弱而又受限的空間,因此逐漸關心起生活在這裡所需的物質生存條件。」

兩位策展人描述道,這一種人們他們奉獻心血在學習科學知識上,費盡人類雖渺小但卻因知識充滿可能性的洪荒之力嘗試來了解地球,拚命設想著各種人類發展的可能方案。

20190917_Taipei Biennial 2020_Curators Presentation 策展人簡報 部分畫面
20190917_Taipei Biennial 2020_Curators Presentation 策展人簡報 部分畫面

「要把這些衝突放進展覽的架構裡,一個方法是考慮兩種『土地』:一種是求生存與繁榮而不可或缺的『土地』,另一種則是法律或情感上所認定的、『領土』。這兩種土地的差距日漸擴大,譬如,『地球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便指出某年人們在哪一天消耗完自己的自然資本,並開始積欠地球債務。此日期不斷提前(2018年,法國是5月5日,南韓是4月16日,中國則是6月15日1),清楚顯示出土地的兩種意義並不一致。 

而因為台灣特殊的地質條件和地緣政治情境,這座島嶼本身便可以當作縮影,總結了整個地球所面臨的問題。

「在這座島嶼上,所有問題,不管是關於人口組成、地緣政治、地質或生態,通通都以最戲劇性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從而創造出豐富的環境。讓藝術家、社會運動者、工程師、科學家和公民能為這不尋常的情境提供他們的答案。 」

「我們想利用這樣的環境,與藝術家、科學家和建築家合作,試著組構並呈現出人們想居住的各種土地。我們特別想在工作坊節目裡,藉由模擬各種外交碰撞,檢驗此衝突的建設性。 」

本次策展人在臺研究參訪期間,策展人拉圖將以「邁向新氣候體制 Towards the New Climatic Regime」為題,於 9月21日下午二時於北美館地下樓視聽室舉行專題演講,為本屆台北雙年展首開先聲,不只向關注台北雙年展的市民與藝文社群、也向更寬廣的學術領域與潛在受眾展開,分享策展團隊如何連結哲學與策展等不同領域展開獨特的實踐路徑。

2020台北雙年展」策展人演講

  • 邁向新氣候體制 Towards the New Climatic Regime
  • 主講人:布魯諾.拉圖
  • 時間:2019921日(六) 14:00-16:00
  •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視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