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藝術家在與世界、他人、自我對話的過程當中,如何將新一代的視角、媒介和思辨方式與現實碰撞引發的複雜性呈現在作品中?
除了近期宣布由藝術家張碩尹獲得台灣年度性獎項的2020臺北美術獎外,日前不久也迎來了「2020年第八屆華宇青年獎」。如同前者,共 15位華宇青年獎入圍者也均將獲得展覽機會,已於2020年12月12日於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2020年第八屆華宇青年獎入圍展:漫長的問候」直至2021年2月10日。
今年度第八屆華宇青年獎(Huayu Youth Award),入圍藝術家為陳丹笛子、胡偉、金亞楠、李泳翔、劉國強、劉玗、勞麗麗、倪灝、彭祖強、蘇詠寶、蘇郁心、蘇予昕、夏喬伊、趙謙和鄭源。而「華宇青年獎大獎」以及「華宇青年獎評委會特別獎」這兩個特別獎項,在經過終評評審團觀看入圍展覽和閉門討論後也隨之公佈:「華宇青年獎大獎」由鄭源獲得;「華宇青年獎評委會特別獎則是由彭祖強獲得。

該獎項於本屆的核心思想認為,今天的藝術家似乎不可避免地關注如現代性、後殖民,或者全球性等諸多話題,而對中國最年輕一代的藝術家來說,他們已然將自己置身於知識和技術網絡的內部,而不是將世界作為外部客體去觀看。此時上一代藝術家的問題——如東西方、殖民與後殖民的問題在無差別的知識、技術問題下被攤平直至消解,對年輕一代藝術家而言,他們可以更無所顧忌地談論遠方。
而詳看本次入圍的年輕藝術家們,置身於多學科交織的知識和技術系統之中,他們喜歡面對和分析問題,並試圖與之對話;他們往往更像寫作者與研究者,在研究方法和作品的呈現中,盡顯百科全書式的譜係與調查方法;他們中的一些人迷戀研究的過程,對諸多議題感興趣,並對選擇的切面做精深的研究,另外一些人相比於具體細微的內容,更願意打破邊界並嘗試建立宏大的敘事;同時,與強調藝術家氣質與個性的普世印象相左,極具思辨性的他們將自我隱匿起來,藏在創作背後,相對削弱了直觀與個體性,他們有時甚至變得不再強調自我表現,有意弱化個人氣質,更在乎其作為主體所觀察到的對象,而非作為藝術家主體的自我本身。

「華宇青年獎」發起於2013年,是一個由華宇集團主辦的公益性藝術獎項,專為在復雜的當代文化語境下不斷實驗和探索的青年藝術家而設,旨在持續性地呈現中國當代藝術的前沿面貌,展示新生代藝術家多維度的創作樣態。除現金獎勵外,華宇青年獎將給予獲獎藝術家在專業領域的支持和資助,包括個人作品和藝術項目的實施、相關展覽的策劃、宣傳推廣以及文獻出版等,並為新一代藝術工作者建立藝術創作和學術討論的平台。
華宇集團創立於1989年,是以商業地產為戰略主導業務的大型企業集團,近年來通過“華宇青年獎”這一大型公益項目,華宇集團積極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提供新的助力。
2020年第八屆華宇青年獎入圍展:漫長的問候 The Eighth Huayu Youth Award Exhibition: A Long Hello
- 展覽時間|2020.12.12 – 2021.2.10
- 展覽地點| UCCA 中展廳、新展廳、劇場
- 入圍參展藝術家|陳丹笛子、胡偉、金亞楠、李泳翔、劉國強、劉玗、勞麗麗、倪灝、彭祖強、蘇詠寶、蘇鬱心、蘇予昕、夏喬伊、趙謙和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