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展覽看作是一種裝置,讓我們能到達所感興趣地方的一種方式。就像『民主』這樣值得被追問的概念,不應該只是個展覽而已。」來自印尼的藝術團體 ruangrupa 說。
近日,台灣本地藝術界眾所議論、道賀,且令專業人士皆為之欣喜的,便是第15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於10月1日正式公布本屆參展的藝術家名單,其中也宣佈來自台灣的藝術家撒古流與張恩滿獲邀參與主題策展。世界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展演之一,第15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15)預訂將於2022年6月18日至9月25日展出,ruangrupa於今年6月提出將以「lumbung」作為策展主題。
「如果文獻展的發起始於 1955 年時,是為了治愈戰爭所帶來的一切創傷,那就可以理解我們之所以不將這一次的文獻展重點放在當今的傷害上,尤其是深植於殖民主義、資本主義或父權結構的種種傷害。」策展團隊 ruangrupa 的 Rakun 和 Darmawan 說。

在近年專訪中,對於自己即將成為整個文件展的總策展團隊,ruangrupa曾表示,其實只有ㄧ名成員曾於 2012 年去過文獻展,除此之外團隊成員沒有任何人去過卡塞爾文件展。而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ruangrupa結合藝術家以及來自社會科學、政治、科技及媒體等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對於印尼城市的當代議題提出具備批判性的觀察與觀點,並且透過展覽、藝術節、藝術實驗室、工作坊、研究,以及各種類型的出版方式,實踐過許多共創計畫。
1.「lumbung」是什麼?
「lumbung」一詞源自印尼農村中由居民共同管理的「穀倉」,其同時也是一種集體基金(collective pot)或儲存系統(accumulation system)的概念,將社區生產分配後的剩餘作物作為未來共享的資源加以儲存,並藉由集體治理進行分配。
事實上 ruangrupa 在雅加達已經以lumbung的概念做為藝術實踐的模式相當多年,此次獲文件展邀請策展,即試圖將整個文件展視為一個lumbung的模型,不僅僅是一時一地的展覽事件,更是一個可以創造永續與共享的生態系統(ecosystem),是思想、故事、人力、時間及其他可共享資源的集合。
「人們,應該把自己視為更大事物的其中一部分組成,那麼永續與可持續性將比您自己更重要。」ruangrupa曾說。
換言之,文件展邀請ruangrupa為其策展,ruangrupa則反邀請文件展成為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不僅在展覽期間,更在跨越展期之外更長的時間長河中,為世界各地的藝術組織建立長期的lumbung,期待他們創造出一種連結彼此、共享資源,且能夠為彼此的永續共同努力的一種新方式,其核心是一種與生活不分離的藝術,並高度關聯於教育、行動主義、經濟實驗和/或自然實踐。

2.策展團隊 ruangrupa 近年曾來過台灣?
國藝會「ARTWAVE–台灣國際網絡平台」於2019年10月支持並協助本屆文件展策展團隊ruangrupa來台進行田調及後續密切的往來聯繫,進而促成撒古流與張恩滿獲邀參展;國藝會表示,未來除了將持續協助二位藝術家與策展團隊的合作外,也將邀集企業會員夥伴「國藝之友」,共同贊助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以支持撒古流與張恩滿順利參與這項國際矚目的藝術盛會。
具體而言,就在距今不遠的 2019年10月,ARTWAVE在「策辦國際論壇」的策略項目下,與立方計劃空間合作推出「CIT19國際論壇」,並以「當代策展的亞洲語境及其超越」為總主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藝術實踐者、策展人及學者,展開聚焦於當代藝術策展專業的交流,ruangrupa的其中二位成員埃德.達瑪萬(Ade Darmawan)和馬讓‧安登(Mirwan Andan)即在受邀與會的講者行列。

3.此次文件展,竟非以「國籍」來區分編組
在此生態系的策展概念與關懷主題下,策展團隊與所有獲邀的藝術家反覆對話,確認藝術家都將延續自身長期以來的關照與創作脈絡,甚至依「時區」(台灣在此標誌為TST,意指Taiwan Standard Time)將藝術家編組(majelis),期望每組藝術家透過集體討論的過程自成能彼此分享的微型生態系。
國藝會自邀請、支持與協助ruangrupa於台灣的田調工作開始,即與其保持密切的聯繫。接下來,國藝會除將持續與二位藝術家和策展團隊緊密工作外,也將邀請長期支持台灣藝文界的企業會員夥伴「國藝之友」與國藝會共同贊助第15屆卡塞爾文件展,於支持兩位藝術家順利完成創作計畫的同時,亦一同響應「lumbung」永續與共享的關懷和精神。
「回到原點去思考,究竟是什麼讓我們成為人類,這很重要。」ruangrupa 成員之一 Farid Rakun 曾說。
第15屆德國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15),預訂將於 2022年 6月 18日至 9月 25日展出。目前為止公布之參與藝術家名單(含時區)如下:
- ikkibawiKrrr (KST)
- ook_reinaart vanhoe (CET)
- Richard Bell (AEST)
- Taring Padi (WIB)
- Wakaliwood (EAT)
- Arts Collaboratory (diverse time zones)
- Black Quantum Futurism (EST)
- Chimurenga (SAST)
- Jumana Emil Abboud (EET)
- Nino Bulling (CET)
- Agus Nur Amal PMTOH (WIB)
- Subversive Film (CET, EET)
- Cinema Caravan und Takashi Kuribayashi (JS)
- Kiri Dalena (PHT)
- Nguyen Trinh Thi (ICT)
- Safdar Ahmed (AEST)
- Sakuliu (TST)
- Atis Rezistans / Ghetto Biennale (EST,WET)
- Marwa Arsanios (CET)
- Sourabh Phadke (WET, IST)
- Yasmine Eid-Sabbagh (BT, WT)
- foundationClass collective (CET)
- Another Roadmap Africa Cluster (ARAC) (WAT, CAT, EAT)
- Archives des luttes des femmes en Algérie (WAT)
- Asia Art Archive (HKT)
- Centre d’art Waza (CAT)
- El Warcha (WAT)
- Graziela Kunsch (BRT)
- Keleketla! Library (SAST)
- Komîna Fîlm a Rojava (EET)
- Sada (regroup) (AST)
- Siwa plateforme – L’Economat at Redeyef (WAT)
- The Black Archives (CET)
- 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and Culture (ICT)
- Dan Perjovschi (EET)
- Fehras Publishing Practices (CET)
- Nhà Sàn Collective (ICT)
- The Nest Collective (EAT)
- Hamja Ahsan (WET)
- Jimmie Durham (CET)
- La Intermundial Holobiente (WET, ART, EST)
- Pinar Öğrenci’ (CET)
- Saodat Ismailova (UZT)
- Amol K Patil (IST)
- BOLOHO (CST)
- Cao Minghao & Chen Jianjun (CST)
- Chang En-Man (TSTSa Sa Art Projects) (ICT)
- Alice Yard (AST)
- Erick Beltrán (CET)
- LE 18 (WAT)
- MADEYOULOOK (SAST)
- Party Office b2b Fadescha (IST, EST)
- Serigrafistas queer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