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能讓人與人之間超越角色與立場嗎?第15屆文獻展策展團體ruangrupa回應反猶主義指控 The Indonesian curatorial collective ruangrupa address the allegations to accusations of anti-Semitism.

你是否能夠想像,在藝術界,種族問題是其中一個引發無數爭議的其中之一原因?

這是一個針對第15屆文獻展(documenta 15)及其當前策劃團隊 – 印尼策展團體 ruangrupa 的指控:最初,是由一個叫做卡塞爾反猶主義聯盟(Alliance Against Anti-Semitism Kassel)的組織,在網上發布了一則匿名文章,內容嚴厲地批評了評選委員會成員與部分參展藝術家們,透過展覽「助長對以色列的仇恨思維」,其中,當然也包含了對於策劃團隊ruangrupa的種族主義抨擊。這樣的爭議事件,在德國當地藝術界引起軒然大波。甚至在此之後,他們也展開了一系列旨在討論這項指控的講座。然而,這一系列講座在最後一刻遭到取消了。

About ruangrupa, Artist collective, artistic direction of documenta 15

「以當前的條件來看,若要達成一個自由且有所意義與成效的座談,是不可能的。這場論壇為的是要實踐能夠超越過往根深蒂固的那些角色與立場,真正地探討這些指控,還有這些指控為什麼會發生。」策展團隊 ruangrupa 表示。

其實,原先這項講座計劃的標題是:「我們需要談談!藝術—自由—團結」(We need to Talk! Art — Freedom — Solidarity)。而參與者包括反猶主義學者 Marina Chernivsky、以色列作家 Omri Boehm、2014年上海雙年展策展人策展人 Anselm Franke、藝術家 Hito Steyerl 和出生於以色列的「法醫建築」(Forensic Architecture)創始人 Eyal Weizman、柏林伊斯蘭學者 Schirin Amir-Moazami 。而根據 ruangrupa的聲明書中指出,就在該場論壇即將開幕的前幾天,部分原本在論壇中的參與者無預警地提出希望退出。至今,ruangrupa 都沒有公開欲退出講座的參與者名單。

Members of Ruangrupa in 2019-Photo by Gudskul : Jin Panji.

「現在,第15屆文獻展決定,要等到展覽正式開幕後,透過參展作品以及作品在展覽中所表達的聲明來回應這些討論。」策展團隊 ruangrupa 說。

儘管該起事件的始末與過程依然不明朗,但 ruangrupa 已公開表示將此歸因於德國猶太人中央委員會(Central Council of Jews)主席 Josef Schuster 的寫給德國文化部長 Claudia Roth 的一封信有關聯,他曾針對講座參與名單批評,並認為這份名單很明顯地有著「對於反猶主義的偏見」。文化部長 Claudia Roth 對此表示:「在文獻展中,反猶主義是沒有立足之地的。」

即將到來的第15屆文獻展,預計將於 6月 18日至 9月 25日在德國卡塞爾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