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依然尚未徹底告停的狀況下,你是否曾經思考過,如何讓危機有機會成為轉機,甚至具有更大可能性的未來生機?
自2019年末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爆發以來,國內藝文產業遭遇到直接的衝擊,同時在起起伏伏的疫情期間,相信眾多藝術文化領域專業人士們也持續體會到產業生態中已發生的巨大變化。作為長期支持藝文界的夥伴,國藝會表示也對這樣的現況深刻感受到,對於許許多多的藝文團體和藝文工作者而言,當下正面臨了職業生涯中的重大挑戰。
「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我們如果好好把握的話,也許,台灣在藝文團體在各個面向上可以有一個很大的躍升。」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Lin Mun-Lee)說。

值此關鍵時刻,國藝會在突破過往補助框架的思維下,推出「藝術未來行動專案」(Act for the Future),期望藉由這項史無前例的計畫,鼓勵藝文團體與藝文工作者,投入對於自身創作與生態環境的深刻檢視,並以具前瞻性的思考,提出具備未來產業競爭力的行動方案,國藝會則將以最大程度的支持,協助獲選者完成一次自我躍昇的理想實現。
「這要感謝國藝會的董事會們。這個專案裡我們匡列了三億,這三億並不是來自於政府的預算編列,而是完全來自於國藝會自己內部財務的收益,提供這三億元來做特別的公基金。」林曼麗說。
林曼麗表示,了解到疫情近兩年衝擊藝文團體組織甚鉅,過去疫情期間文化部已經在藝文紓困方面投入了許多,而對於國藝會來說,依然嘗試更進一步討論如何有可能跟文化部分工合作。「思考除了文化部做的事情之外,那還有什麼是國藝會角色可以幫的上忙的。」

細部而言,「藝術未來行動專案」計畫總經費三億元,源自國藝會近年之累積餘絀轉為「特別公積金」專款專用。本專案以藝術為核心,對所有藝術類別之藝文團體和藝文工作者開放,除提供團體最高1,500萬元、個人最高300萬元的高額獎助之外,也以為期二至三年的計畫時間,鼓勵藝文團體和藝文工作者得以進行中、長期策略藍圖的擘劃。「面對未來全新的挑戰的狀況,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起來思考,在未來新的世代裡面,還有什麼方式可以更積極的來協助台灣的藝文生態。」林曼麗說。
「今年是國藝會成立第26年,過去國藝會在財務管理上算是很成功的,因為過往在財務上的收益,所以今天才有辦法有餘裕,在這個關鍵的時刻可以來支持台灣藝文界,讓大家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
「藝術未來行動專案」的申請資格,包含經營或從事文化藝術事業之團體或個人。團體部分,為經政府機關立案之私法人、機構或團體,不包含政府、政黨、學校等及其所屬單位;而個人部分,則是所有具中華民國籍之自然人、持永久居留證之外籍人士皆具備投件資格。以下,是 ART PRESS 編輯部特別針對「藝術未來行動專案」所彙整的5點關鍵提問,提供給所有想更深入瞭解該計畫的藝文產業工作者們。

1. 為什麼是三億元?
許多藝術文化界人士或許會好奇,除了這筆經費是從何而來的之外,同時也想了解是透過什麼樣的方式研擬、匡列出這個經費數字。如前所述地,「藝術未來行動專案」的三億元經費,全數源自國藝會近年來透過經營所累積餘絀,才得以有機會將經費轉為「特別公積金」。「我想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餘絀,這要感謝國藝會團隊在財務上很多掌握和判斷策略的成功,這是很幸運的一件事,所以這些錢我們要非常珍惜的來使用。」
「之所以為什麼是三億,當然這裡面也有牽涉到國藝會本身的能力,這是經過董事會討論認為合理且我們有能力做到的。」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表示。

2.為什麼此次專案,會特別提供高額個案獎助金額?
在高額個案獎助金額的條件下,「藝術未來行動專案」亦為一項高度競爭型計畫,採取跨領域徵件與評選,預計將由各領域專業人士組成評審委員會,期望藉由多元面向來觀照參選計畫的未來潛力。同時考量對藝文產業真正可長可久的支持力量,仍需源自觀眾與社會的接受與肯定,在補助內容上亦鼓勵申請者依所處領域之未來趨勢與需求,提出具社會性、公共性,關照生態面之計畫。
「我也覺得這是大家要去努力要去提升的地方。每一次的獎補助就是那麼一點點,然後還要一年就要執行完,這樣週而復始的。」
林曼麗董事長說明,並非否定過往國藝會獎補助的存在與功能,而是基於理解一直以來的藝文環境與過往獎補助資源的種種限制,對比之下便可了解此次「藝術未來行動專案」的特殊性與難能可貴之處。

3. 獎助金額雖高,但會不會只有旗艦型的藝術團體才拿得到?
相信眾多深耕於藝文界的專業人士必定知曉,相較於過往國藝會個案補助的金額,此次「藝術未來行動專案」是一個相當突出且罕見的。這樣備受期待的專案,也讓部分人士擔憂,這樣的高額個案獎助金額,會不會只有早已習於獲補ㄧ兩千萬經費的旗艦型藝術團體才有機會,甚至擁有絕對性優勢地在這一次計畫中獲補?
「這個還是要看每個人提的案子,不會說限制哪些已經是國家品牌等級的團隊才可以申請,也不會去限制這樣的藝文團體不能來申請。」林曼麗董事長說明道。
「現在這個計畫都沒有太多的限制,旨在鼓勵大家去做一些你平常可能沒有能力做,或因為各種限制而沒有辦法去實現的事情。會不會獲補要去看大家提出來的案子本身的卓越度,或者是未來性跟實際執行的能力到什麼程度。」

4.只有非營利性質的計畫可以投件嗎?
針對該專案是否較鼓勵「非營利性質」的計畫時,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表示,「藝術未來行動專案」並不會排除營利單位、也不會將「營利性質的計畫」排除在外。「如果這個案子它將來是可以盈利、可以自給自足地具備這樣潛力的話,我們還是會支持。甚至他在發展的過程,我們也還是可以協助他跟產業界的結盟或連結。」林曼麗董事長說。
「但是我們還是獎補助單位,依然比較不是像文策院的方式,文策院是一開始就用投資的概念去看待計畫,是需要有回收的概念。但國藝會還是會聚焦在那個原創性、藝術核心的概念去支持。」

5.未來,還會推出更多類似金額規模的補助專案嗎?
「這個機會其實是非常難得的機會,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未來也不一定還會有這個機會,也許它就是唯一的一次機會也說不定。」在長期執行藝文獎補助任務的基礎下,國藝會深知台灣在各類藝術領域中,均有著豐富的專業人才與堅強的專業實力,因此期望透過這項前瞻的獎助行動,厚植藝文團體與藝文工作者因應挑戰的競爭力,並期許藉由這項先於未來的準備,能夠迎來下一波精采紛呈的台灣藝術。「我個人也是充滿著感恩、感謝、跟期待,所以我也很希望,台灣的藝文界團體一定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
「除了紓困,讓大家沒有死掉可以活著,但不能夠只是活著,活著還要活得精彩、活得有競爭力,甚至是利用這個關鍵的時刻,讓台灣的藝文生態可以有更大的耀升。 」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說。
「藝術未來行動專案」(Act for the Future)目前規劃兩期收件,採線上申請,首次收件起止日為2022年4月1日至4月20日。「也許我們也可以試試這樣的方式,未來整個國藝會的獎補助政策也可以做某種程度的調整,這也不無可能。但基本上就是,我們還是要與時俱進。」林曼麗說。
- 申請網址|點擊這裡(https://ncaf.pse.is/ActfortheFuture)
- 專案辦法|點擊這裡下載。
- 申請方式|採線上申請方式。
- 申請資格|國人、持永久居留證之外籍人士、私法人機構團體。
- 首次收件日期|2022年4月1日至4月20日
- 首次申請結果公告日期|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