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一步一步蠶食全世界。為了防止疫情持續蔓延,各國政府無不祭出鐵腕,關閉邊境、封鎖城市,全世界幾乎處於「暫停關閉」狀態,經濟損失以幾十兆美元起跳,生產中斷,工廠關閉,勞工失業,商業活動停止等等。就算未直接受到影響者,整體經濟狀況亦恐因此而趨於保守。
根據「台北市藝術產業協會」的問卷調查,針對全國立案約 200家畫廊進行線上問卷調查。其中指出,除了相繼取消或延後計畫中的展覽項目及藝博會之外,有 37.5%的畫廊縮短開放時間,有 7 家畫廊暫停營業。在展覽計畫方面,今年上半年原定的展覽計畫中,有 21%的畫廊表示會如期舉辦。另外,有約 60%的畫廊取消展覽,亦有約 50%的畫廊取消藝博會參展計畫。

#網路、線上行銷,畫廊產業即將跟進,迎來全球化 3.0了嗎?
由於許多實體展覽項目和藝博會相繼取消,過去對於線上行銷興趣不大的畫廊產業,開始積極嘗試線上展銷項目。不僅是國際間大型藝術博覽會含 Art Basel 、Frieze New York等推出線上藝博,就連畫廊含David Zwirner、Hauser & Wirth 也開始自行籌辦/開發自己所擁有的網上平台。
而在台灣,約有 60%的畫廊認為網路確實可以帶動營收,不過仍有 35%的畫廊認為幫助不大。在同意網路行銷途徑的前提下,認為網路行銷對營收會有幫助的畫廊之中,有約高達 81%的畫廊普遍認為將可提升 10%~30%的營收。
#畫廊縮短營業時間、裁減人力?藝術界將迎來失業潮嗎?
許多熱愛藝術的朋友們,興許有感近期造訪藝廊多半需要特別查閱開放時間、或需採取事先預約的動作了。然而,儘管疫情確實影響畫廊的來客數,不過約有 60%的畫廊表示並不會縮短營業時間。另外,因防疫需求和減少營業支出等考量,確實有約 38%的畫廊將變更營業時間。
由於實體展覽活動大都停止,各畫廊對於人力因應部分,高達 81%的畫廊表示暫無裁員計畫。另有畫廊採取遇缺不補,或者部分採外包合作的模式因應。僅有 4家畫廊預計裁減 1-2 位人員 ;受訪畫廊中僅有 1 家畫廊計畫裁減人力,預計將只保留財會人員。
#多屬高單價買賣的畫廊產業,究竟需不需要紓困?文化部祭出的紓困真的有幫到藝術產業嗎?
關於文化部紓困方案的效益,有 56%的畫廊認為有幫助,亦有 27%的畫廊覺得沒甚麼幫助,亦有不少畫廊表示尚難評估。同意文化部的紓困方案具有效益的畫廊之中,有 65%的畫廊認為是有幫助的。而關於畫廊是否會去申請文化部的紓困計畫,其中高達 69%的畫廊表示會去申請。另有 25%的畫廊,則是表示不會去申請。
「視覺藝術產業和表演藝術不同,無法用量化售票或展覧型售票公司的數據化來做指標。」
細部而言,根據「台北市藝術產業協會」表示,畫廊投入長期資金通常大於短期的日營收,列舉相關損失文件的舉證工作較為困難。建議降低申請門檻,放寬申請條件和標準,提高申請通過機率,讓藝術產業核心的畫廊產業真正得到幫助,進而度過難關。
#反應熱烈的藝術家自救社群平台,未來可能動搖藝術市場嗎?
而針對近期由藝術家在 facebook社團上發起的自救社群平台,緣起自期待透過「互助式的循環」購藏刺激市場,並以 #artistsupportpledge 為號召。然而,其中與以往藝術產業交易大相逕庭的是,這個活動的販賣過程,是透過藝術家們自行在網路上以1件6800元(含)以內作品進行的。活動在短短時間裡整體反應熱烈,但也因此而導致藝術界內外兩極的討論。
雖有畫廊擔心該模式恐影響市場維持已久的生態,但根據「台北市藝術產業協會」綜合意見表示,該網路自救平台由於金額不高且不容易持久,因此有不少畫廊認為,該平台對一般藝術市場的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