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迷戀老物,你所著迷的是什麼?經藝術家內化、融會在地民俗:「拾到寶」李明則個展 If you love old things, what do you exactly like? Mind Set Art Center present “Serendipity – A Solo Exhibition by LEE Ming-tse” in Taipei.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在漫畫書店裏看到那個漫畫,就覺得很吸引我。

那時候主要看的是武俠,覺得那武俠(人物)可以跳的很高,跳到房子的上面,然後走在屋簷上面,又跳下來,還發出那個劍光。覺得,哦,跟我們現實生活完全 不一樣。」藝術家李明則說。

在許多人想像中,藝術家可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充滿想像力。然而,許多人極少能想像的是,藝術家們的想像力、與種種創作突破又是從何而來?在探尋一個藝術家創作脈絡的同時,擁有無法忽略藝術家的生命經驗,以及當下最純粹的感受。對藝術家李明則來說,關於創作力如何突破、想像力如何延展等議題,全是從生活中而來的。

「拾到寶」李明則個展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拾到寶」李明則個展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近日,於安卓藝術(Mind Set Art Center)所推出的藝術家李明則個展「拾到寶」(Serendipity),不僅是藝術家首次於藝廊個展,同時更是呈現藝術家最新完成的 30 多件複合媒材創作,這也是李明則繼 2009 年高雄市立美術館大型個展「我愛台灣,更愛南台灣」(I Love Taiwan and Love Southern Taiwan Even More)之後,再一次突破個人創造力的全新系列。

我以前住在岡山鎮的後紅里,它是一個農村的小村莊。我的家的前面剛好是一間廟,三不五時就會有迎神賽會的廟會活動。」藝術家李明則說。

1957 年出生,來自高雄的藝術家李明則,跟許多移居台北的人一樣,曾在 1980 年代生活於台北,隨後在 1990 年代初回到故鄉。

在李明則的創作生涯中並不乏美術館與國際大展經驗。曾在 1996 年時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呈現個展「台灣頭.台灣尾」的他,同年亦受邀於澳洲布里斯本的第二屆亞太三年展及台北雙年展「台灣藝術主體性─認同與記憶」展出。隔年,也就是 1997年的第 47 屆威尼斯雙年展亦代表台灣參展台灣館「台灣,台灣:面...非」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眾所皆知地,許多藝術源自於在地文化、生活,而對藝術家李明則來說,源自台灣文化與生活的經歷,更是經藝術家內化後而呈現的產物。而談到在本地生活的記憶,李明則分享道:「廟會裡面有彩繪,剛好他們整理彩繪,在畫那個門神,我看到了就覺得很厲害。那些歌仔戲和布袋戲會演一些歷史故事,影響到我日後的創作。我在生活上面找它的題材、養分。」

小時也看過布袋戲,皮影戲,還有大仙的戲,七爺八爺,走起路來搖搖晃晃。那時候蠻小的,就好奇那是什麼東西?」李明則說。

在過去十年裡,許多觀眾或許還記得 2009年在高雄市立美術館所舉辦的李明則個展「我愛台灣.更愛南台灣」;而年年拜訪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觀眾,更是一定記得2018 年在香港巴塞爾「亞洲視野」單元以個展呈現的「遊俠戲影」。李明則的創作雜揉了現實生活所見所感、廟宇彩繪的圖法佈局以及章回小說的敘事氛圍,以一種神話般的手法展現常民文化豐富的層次深度。

李明則 LEE Ming-tse, 《自己的武林》 Own Wulin, 2019 木頭、紙漿、樹脂、壓克力顏料 Wood, paper pulp,resin,acrylic 73.5 x 56 cm,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李明則 LEE Ming-tse, 《自己的武林》 Own Wulin, 2019 木頭、紙漿、樹脂、壓克力顏料 Wood, paper pulp,resin,acrylic 73.5 x 56 cm,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從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經歷、到近年來在藝術市場上的參與,李明則認為他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藝術家。如同大多數藝術家,在早期的藝術生涯一樣地充滿了不確定性,從高雄北上之後,更是曾經為了生計做過很多事。「在北部大概有十年的時間,那時候自己的感覺像是在吸收新的知識一樣。」

「講不好聽,到處去玩樂,其實應該是生活,生活比去賺錢還重要。」李明則說。

「我騎摩托車去陽明山,去書店,去看二輪的電影,大部分都是做這種東西。那時候最大的感觸就是拼命的學習新的東西。去接觸畫圖,畫冊,吸收以前沒有吸收到的東西。十年大概都是吸收新的東西了。我可能把它覺得是玩樂,在別人眼中可能是不上進(笑)。」

「拾到寶」李明則個展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拾到寶」李明則個展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而如今,創作隨著生命經驗的累積至 2020年呈現「拾到寶」個展,完整地表現出李明則從老物收集到物體結合繪畫的各式發展與轉化,他從民間撿拾或收集而來的物件、吸取其在地文化和美學的養分然後轉化為當代藝術的面貌,是藝術家內化、融會在地民俗後,發展出創作新貌的精髓。

先前就已經對李明則作品稍有了解的觀眾,會發現在這次展覽中,可以看到各式由紙漿作為重要媒材的作品,然而這並不是李明則頭一次使用紙漿創作。仔細一看,會發現這些由紙漿製作而成的作品,表面都坑窪不平。

「剛開始我去回收場,或是民藝店去找一些舊的材料,然後先去找材料,回來以後在那邊思考說怎麼做。」李明則說。

經李明則細細地說明,原來這些表面都是按照鐵的樣貌描繪而成的,同時一方面在回收場、民間藝品店搜集著許多被拋棄的老舊物件,最後成了我們眼前的作品。

「拾到寶」李明則個展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拾到寶」李明則個展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而他這種對於物件收集的迷戀,一如身兼藝術家和藝評家的陳水財所說:「李明則一向熱中於老物蒐集,凡存在記憶深處的物件都是他獵取的目標,『收藏』可以說是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是一個『老物痴』。」

「具體來說,李明則所熱愛的『老物』除了民俗物件外,也包括經絡圖的雕板、道教圖像等,甚至還有破鐵鍋、鏽蝕的鐵物、椅子的骨架、碎裂的水泥板等四處蒐尋來的『棄物」。對藝術家而言,『民俗物』、『老物』、『朽木』、『棄物』……,撿拾回來的都是『寶』。」

物件也因為時間的淬鍊而顯得獨一無二,就像每一個不同的人生一樣。

對距離第一次獲得雄獅獎已經40年的李明則來說,在創作追求卓越的方式早已超越表面。「我慢慢要寡言,因為自己口才也不是很好,就用自己的心思去了解這個世界。這是目前想要自己去實行的。」李明則說。

「拾到寶」李明則個展 展場畫面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拾到寶」李明則個展 展場畫面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妳或許也曾經、或者依舊是老物愛好者之一。然而,對於你來說,你熱愛老物件的原因又是什麼?相信熱愛復古、老件的觀眾朋友來說,那股熱愛永遠不會只是來自於老物件的外觀表面,而是背後歷經歲月後如今依舊與記憶共鳴、展現出新生命的狀態。

在「拾到寶」一展中,李明則從物的收集開始,進而轉向人的映照,他透過沉澱、觀物、思索和再創的過程,用紙漿作為接合物件與繪畫的媒介,紙漿既被拿來修補木頭殘片,也被用來填補腐朽老物,而藝術家於紙漿上新繪成的各種圖像,更為那些曾經輝煌如今卻已失落的物件,重新召喚與延展出另一段新生命。

可以做新的嘗試,可以比較有新的生命在流動。」李明則說。

而展覽「拾到寶」,就像一道時光隧道,帶領我們穿越時空的界線,重回那一個始終存在我們記憶裡的美好年代。

 

「拾到寶」李明則個展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拾到寶」李明則個展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安卓藝術

「拾到寶」李明則個展 Serendipity – A Solo Exhibition by LEE Ming-tse

  • 展覽期間:2020年7月4日–2020年8月8日
  • 營業時間:周二至周六(日ㄧ公休)11:00-18:00
  • 展覽地點:安卓藝術(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80號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