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危機方興未艾之時,詩意行動如何有效?」Francis Alÿs 於大館呈現首個香港個展「水限 __ 陸界: 邊境與遊戲」 Wet feet __ dry feet: borders and games: the first time in Hong Kong important recent works by Francis Alÿs at Tai Kwun.

「是因為將想法變成現實的一股衝動?還是因為這個行動的核心在於要戳破這些利益關係,才有可能打開變局?」- Francis Alÿs 曾在《直布羅陀航海日志》中這麼說。

「水限__陸界: 邊境與遊戲」,邀請當代極具影響力的概念藝術家 Francis Alÿs 首次在香港展出其量級近作。展覽圍繞藝術家對人口遷徙、邊境以及近年對世界各地兒童遊戲的興趣與關注,讓觀眾看到 Alÿs 既詩意又飽含想像力的情感,他的感性既建基於他對個人意志以及地緣政治的關懷,又同時深深立於日常生活之中。展覽已於10月28日對公眾正式開放。

「水限 __ 陸界: 邊境與遊戲」展覽場景,大館當代美術 館,2020年10月28日至2021年2月 攝影: 關尚智 Installation view of “Wet feet __ dry feet: borders and games”, Tai Kwun Contemporary, 28 Oct 2020 – Feb, 2021 Photography: Kwan Sheung Chi, Courtesy of 大館 tai kwun

Francis Alÿs 於 1959 年生於比利時,自 1986 年起常駐墨西哥,是廣受讚譽的國際級知名藝術家。他擅以詩意的手法將那些富有想像力的、概念上的感性與社會政治的重要性結合,其創作所涉略的議題包括城市空間、邊境、及地緣政治。儘管他的作品充滿政治關懷,但更重要的是他為不確定性和創新發想開闢了自由度:藝術家往往運用輕巧短暫的行為紀錄,不留痕跡,卻餘韻十足,有如寓言。

在 Alÿs 廣泛又多樣的創作中,特別是從他不斷嘗試進入颶風風眼的行為藝術中,不難覺察他對自然萬物懷有某種宏大的浪漫主義態度;而在那些介入邊界和邊境的作品裡,Alÿs 則投注了更為明顯的政治意圖。

「Francis Alÿs 對香港一些年輕藝術家極具影響力。大館當代美術館欣然舉行已籌備三年的展覽,藝術家能在這個困難的時間親身來港,更是令人欣慰。」大館藝術主管 Tobias Berger 說。

「水限 __ 陸界: 邊境與遊戲」由譚雪、金宣延策展,由大館當代美術館及首爾 Art Sonje 中心共同呈獻,標題直指 Alÿs 是次展出作品的契機:1995 年美國對古巴難民實施的「乾濕腳」政策。

Francis Alÿs 《兒童遊戲》 1999年至今 攝影: 關尚智 Francis Alÿs Children’s Games 1999–ongoing Photography: Kwan Sheung Chi, Courtesy of 大館 tai kwun

在這項政策中,在美國被截獲的古巴難民,面對截然不同的處置措施:如果他們在海上被截獲,即「濕腳」,將被遣送回古巴;反過來,假若他們於陸地上被截獲,即「乾腳」,則可獲准居留。

這措施難免會詭異地勾起香港觀眾的熟悉感:它與 1970 年代港英政府實施的「抵壘政策」異曲同工。在這項政策中,港英政府一度根據以往九龍與新界的正式交界線界限街為限,意味著內地移民若於海上或新界被截獲,將遭遣返,只有進入界限街以南才算是「抵壘」,可獲合法居留(其政策命名「抵壘」一詞,源自一種英式運動,隱藏了某種英式幽默)。

「這個展覽是為香港而策劃的,而我們能在疫情及旅遊限制的環境下成功在香港拍攝新的《兒童遊戲》 錄像作品,更為難得。」策展人譚雪說。

Francis Alÿs 《遇河之前莫過橋》 2008年 摩洛哥 丹吉爾 攝影: 關尚智 Francis Alÿs Don’t Cross the Bridge Before You Get to the River 2008 Tangier, Morocco Photography: Kwan Sheung Chi, Courtesy of 大館 tai kwun

Alÿs 的藝術創作中,所表現的這種邊界與遊戲的緊密關聯,正是這個展覽的要旨,正如 Francis Alÿs  一直以來對重要的地緣割據之地感興趣。他在作品《橋》 (2006 年)裡,嘗試如精衛填海般召集漁民和私人船主,以船身串連,去連接哈瓦那和佛羅里達州的西嶼島(Key West)。

之後,他把目光投放在直布羅陀海峽那僅有 13 公里的狹窄水道上,嘗試以漁船接龍,實踐連接北非與南歐的大膽創想,這計劃後來演變成「兒童遊戲」— —兩批孩子手拿以拖鞋做成的模型船,分別從兩側的海岸線出發。在長達兩年的準備過程中,藝術家在了解當地種種社會與政治緊張感之後,最終用鏡頭紀錄以孩子們表演的寓言。

「在政治危機方興未艾之時,詩意行動如何有效?」Francis Alÿs 曾說。

Francis Alÿs 《兒童遊戲》 1999年至今 攝影: 關尚智 Francis Alÿs Children’s Games 1999–ongoing Photography: Kwan Sheung Chi, Courtesy of 大館 tai kwun

而另一方面,與錄像裝置《遇河之前莫過橋》(2008 年)一同展出的是超過 100 件油畫及繪畫作品,以及準備過程中的大量速寫和筆記。Alÿs 從觀察孩子們的玩耍與遊戲中體會到的一些啟發,尤其 是他們如何將公共場所挪為己「玩」,以及總有辦法靈巧地在既有「規則」中遊走的能耐。

當藝術家在摩洛哥丹吉爾觀察一群男孩拿著鵝卵石往海裡打水漂時 (《 兒童遊戲之二 : 片石仔 (打水漂), 他 思 考 著如何在兩片大陸之間創造一種實體連接:一連串漁船分別從兩岸向對岸航行,在地中海的海平面上短暫地創造出一座橋的幻象,並在船隻重新散開後轉瞬即逝。

「我們所做的並非構建一個故事,而是在搭建一個情境,一群孩子們與海浪的舞蹈。」Francis Alÿs 說。

《兒童遊戲》是描繪他藝術創作脈絡的極佳例子 ——藝術家能夠詩意地進行概念的轉移,輕巧地隱言出其政治性和社會參與。觀眾更可感受到遊戲與玩耍中純真無邪的救贖力量——超越陳規、 跨越言語、沒有邊界,普世皆然。

Francis Alÿs 《兒童遊戲》 1999年至今 攝影: 關尚智 Francis Alÿs Children’s Games 1999–ongoing Photography: Kwan Sheung Chi, Courtesy of 大館 tai kwun

「大館」是香港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歷史古蹟活化計劃,可以說是迄今為止香港最大的文物保護項目,如今也是香港一個集古蹟及藝術館於一身的建築群。過去是警署、法庭與監獄用途的建築群,今以非牟利模式營運的大館自 2018 年 5 月起對外開放。

大館是昔日公眾對前警察總部以至整個建築群的簡稱。活化後的建築群以大館之名營運,以示對中區警署建築群歷史的尊重。而此館,也在 2019 年時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卓越獎項。

 

FRANCIS ALŸS 首個香港個展「水限 __ 陸界: 邊境與遊戲」

  • 展覽時間|2020年10月28日 – 2021年2月16日
  • 展覽地點|大館當代美術館 賽馬會藝方 
  • 策展人|譚雪及金宣延
  • 協辦|首爾Art Sonje中心
  • 參觀費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