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或許是言語溝通的干擾,但卻是藝術溝通的要素。」陳貺怡說。
「江上越(Etsu Egami)的作品,不論是繪畫、錄像、聲音裝置、觀眾參與等等,一直都建立於一種對「語言」(language)的思考。雖然這種思考植基於個人經常身處異地的生活經驗,但也觸及了語言作為溝通工具是否有效的問題。」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所美術學院院長陳貺怡說。
從小在日本長大、但卻有在歐美地區有過成長經歷的江上越,在其創作生涯中甚至也來到了中國北京。因不同的語言而遇到過許多交流上的障礙,也逐漸加深了她對語言交流的興趣。「當江上越試圖讓觀眾進行『誤聽遊戲』時,其實迎戰的正是『言語』的社會性及其約定俗成,以及腦中存著另一種音義連結,亦即另一個現實的「異鄉人」之「誤聽」及「誤解」。此一「誤解」的心理特質,更被 Jacques Lacan 的名句詮釋的淋漓盡致:「人與人之間話語的基礎,即是誤解。」
「誤聽本身就是真相」江上越說。

除了關注語言與其社會性之外,同時,江上越也因獨創性地將傳統的具象繪畫及錯覺性(illusionism)融合成全新的視覺語言而備受關注。作為一位年輕的藝術家,江上越於中國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就讀油畫系,這期間開始發展出自身獨特的具象派繪畫風格,這與她的導師劉小東的社會現實主義美學截然不同。
而此次展覽《彩虹》,做為她在台灣第一個個展,將展示江上越多達 37幅全新畫作 ̶ 其中包括〈彩虹〉及〈藝術家〉兩個系列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江上越原來已常於重迭的空間中描繪人物和結構,但在本次的一些大型畫作中,如〈彩虹-2020-078〉(2020),江上越以寬闊橫向的筆觸拉長小孩頭部,挑戰具象與抽象繪畫之間的界線。這些作品也體現了江上越純熟的色彩運用:一些作品的色調相當克制,而另一些則採用了大量色彩。其中一幅名為〈藝術家-K〉(2018)的油畫幾乎整幅採用了鮮艷的紫褐色,輔以一些綠色,描繪出一個頭部向右側望的扭曲人像。

江上越(Etsu Egami),1994年生於日本千葉,生活工作於中國北京和日本。在日本長大的江上越,同時也在美國與歐洲有過成長經歷。爾後來到了中國北京,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攻讀博士學位。關注藝術界的朋友們或許會有所印象,日前由香港畫廊協會(Hong Kong Art Gallery Association)及香港大館合辦的展覽《UNSCHEDULED》中,亦能看見其作品的身影。
江上越先後獲得多個獎項,包括日本文化廳傑出藝術家(2020)及第十六屆千葉市藝術文化新人獎(2018) 。她亦入圍東京當代藝術基金會獎(2020)及亞洲獨立藝術獎(Sovereign Asian Art Prize, 2019)。她曾於多個城市舉辦展覽,如倫敦、香港、北京、台北及東京。收藏其作品的機構包括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莫斯科車庫當代藝術館、北京元典美術館、北京樹美術館、首爾衣戀集團等。

「江上越台北的首度個展,以一系列的繪畫作品《彩虹》來呈現她對生活的看法,每一幅畫都是一個待解的謎題。展名叫《彩虹》,巨幅的油畫作品不論具象與抽象都叫做〈彩虹〉,這個展覽本身很可能就是一個誤解,因為其實看不到彩虹,甚至連印象派畫家喜歡的光的七個明亮顏色都見不到。」陳貺怡在其評論文章中這麼說。
此次展覽《彩虹》,是江上越在台灣的首次個展,將呈現共 37幅全新作品,展覽自2021年1月23日開始,將持續到 3月14日。

江上越 《彩虹》Etsu Egami: Rainbow
- 展覽時間|2021年1月23日至3月14日
- 展覽地點|白石畫廊(台北市內湖區基湖路1號1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