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變化總是在發生。這是人們不可抗拒地,新的壓力和衝擊本來就會發生。」Julian Opie 說。
疫情至今,人們更是牆所未有地加倍仰賴手機、以及任何數位裝置。無論你樂意接受這個現況與否,許多人也開始猜想這或許將成為未來的「新常態」了。這正如 Julian Opie 在上海從2020年底開始,直至2021年2月的跨年度大展,此次的新作徹底演示了疫情期間,人們儘管行走時彼此靠近,卻都深陷於自己的世界中,似乎不受周圍動靜的影響,彷彿無論身處何地皆全然地自我隔離一般。

身在台灣的深度藝術觀眾們,一定知曉在台北忠泰美術館正門口,豎立的那件動態影響裝置,正是知名藝術家朱利安·奧培(Julian Opie)的作品。在當代藝術領域擁有高國際知名度的他,受到廣告牌、現代舞、古典肖像和雕塑等多種元素的影響,除了他更是一直以來都關注著公眾、人群、和社會。透過先進與古老兩端的不斷探索,Julian Opie 一如往常地嘗試以不同方式解讀當代社會人們的日常樣貌。
「我確實搜集著視覺所見的訊息。然而這些訊息背後,我們依然很難區分什麼是真正地為人們創造了視覺體驗,而什麼只是存在在眼前的事物而已。」Julian Opie 說。
與其只是把眼前事物描繪清楚,Julian Opie更希望的是從中探求更多視覺所能帶來的啟發。正如此次展覽,是在疫情發生近一年的時間裡投入的創作。這也是 Julian Opie 首度在里森畫廊上海空間呈現個展。展覽中,呈現了藝術家在 2020年的七件新作,作品皆汲取自城市景觀中無處不在的圖像,其中包括三件人群肖像、三件獨立雕塑以及一件屏幕循環動畫作品。想當然而,這些創作於2020年的作品,也回應著全人類面對疫情這一年裡的樣貌:總是匆忙、總是手持著手機。

如以往人們接之地,Julian Opie 此次個展中新作中的一個核心主題是人物肖像。其筆下人物可能成群、孤身一人、或置身擁擠城市,奔跑、行走、舞蹈、擺姿。這些在世界各地主要城市的公共空間耳熟能詳的形象,反映了藝術家自身對探索表徵的本質以及感知理解方式的專注。
在燈箱作品《5月2日的老街》和《6月1日的老街(Old Street June 1)》中,可以看到藝術家大膽的色彩和徹底簡化的形式,白色、黃色和黑色的輪廓與充滿活力的橙色和藍色背景相映成趣。一旁的《8月12日的老街》則展現了較為寧靜的調色板般的多種色彩。這三件作品均於2020年完成,基於今年拍攝的場景照片而作,展示了城市中行走的通勤者:
儘管每個人物在風格、動作、衣著以及配飾皆不相同,卻不約而同地緊握著手中的手機、彷彿無旁人地回復著信息與郵件。
在里森畫廊上海空間的畫廊外,也可以看到在畫廊陽台上所展出的兩座雕塑。 其中,《條紋(Stripes)》和《文件袋(folder)》中的人物均處於運動狀態,背對彼此,朝相反方向行走。奧培的肖像作品,是如此地具有極高的辨識度 —— 無論是為人所熟悉的公文包、無表情的人物態度或姿態等標誌性語言。同時,也因精確抓取某一瞬間而具有屬於他的獨特瞬時性。而對於這樣的一瞬且即時的關注,是否象徵著處於網絡時代的人們將易於疲乏?
「我想要放寬對於這些眼前的即時事物的關注,期許能從更寬廣的視野去創造圖像、甚至是經驗。」Julian Opie 說。
如此,讓藝術家希望由線條出發,並以此為起點確認了以最純粹、最簡單的形式描繪人物的基本特徵,而非過度繁瑣的細節。作品的構圖和人物運動的節奏,讓人回想起古典語彙——從古埃及簷壁飾帶到古希臘花瓶,人物的姿勢或姿態可以體現個人的地位或意圖。
對於先進與古老像度皆投以探索的他,朱利安·奧培至今依然不停地嘗試以不同方式解讀日常詞彙。然而,立身於當代藝術氛圍之下的藝術家,對於古典、過往古老文化的探索又是從何而來的?
「我從小在牛津長大,那是一個擁有美麗的中世紀建築、還有許多藝術與自然博物館的地方。我父親在牛津新學院任教,那裡保留著許多中世紀的城牆和塔樓,甚至連食堂裡也都掛著藝術史上大師的肖像;母親則是有著工藝美術的背景,我至今仍記得小時候在家族旅行度假期間,母親所畫的水彩風景。」
「而我,則是花了十幾年的時間,讓自己在像 皮特·里弗斯博物館(Pitt Rivers Museum) 那樣的人類學博物館、還有阿什莫林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的歷史博物館中徘徊。我記得當時正是 Nick Serota 擔任 MoMA 博物館總監的時候(他後來也去泰德美術館擔任總監的角色)。」Julian Opie 說。

就像是 Julian Opie 新作《5月2日的老街》 (2020) 一樣,作為2020年西岸藝術博覽會當時畫廊展位的一大重點,作品描繪了邁著步幅、沿著倫敦東區行走的雙人肖像,表現著個體形象的同時卻有著某種普世性,彷彿是從古至今人類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場景。「這幾年裡,透過了解藝術史更多後,同時回顧著我的作品。從17、18世紀肖像畫、到日本浮世繪等。」
「而這些發現與探討,都引領我去發現更多時代的連結,當然還有更多關於藝術的可能性。」Julian Opie 說。
對於 Julian Opie 來說,看待藝術、觀察眼前時代氛圍的同時,也勿忘回望過往歷史是如何發展至今,方能獲得看待今日疫情狀況有更宏觀的理解。疫情可能更趨嚴重、而導致藝術產業發生更多損失與災禍嗎?好不容易從這股衝擊中存活的藝術界人們,未來依然可能遭遇更多被迫需面對的衝擊與改變嗎?
當人人當想當預言家,希望面對衝擊時能擁有更多的「風調雨順」時,Julian Opie 的思想則是依然來回地穿梭在歷史與現代之間,最後把這些可能性存放到作品裡,如此回應著時代災禍與藝術之間的關係。

朱利安·奧培(Julian Opie)
- 展覽日期|2020年11月7日 – 2021年2月27日
- 展覽地點|里森畫廊(上海市黃浦區虎丘路27號2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