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當代音樂、聲音藝術領域的朋友們必然知曉,過往,在台灣若對實驗音樂、電子音樂、聲響藝術有深度興趣者,要尋得感受、觀賞該類型內容的機會並不容易。
而如今,在 C-LAB 開啟兩年一度的「C-LAB 聲響藝術節」後,當代音樂領域也有了持續發展、關注的焦點事件。今年度的「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已於11月12日開幕,開啟為期僅兩週的大型聲響藝術展演活動。此次,不只有「音樂」,本屆展演內容更是廣泛包含當代藝術、電影、舞蹈、裝置藝術等,細部而言,共有「當代精選」、「電影音樂會」、「校際合作」、「舞蹈之聲」、「展演裝置」等五大單元,展現當代音樂與聲響藝術在跨域創作上的多元樣貌,由C-LAB臺灣聲響實驗室邀請藝術家、團隊合作推出18組作品,近90多位創作者、演出者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由 C-LAB 所主導呈現的「2021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所呈現的眾多作品皆為往常觀眾難以見到的「共製作品」,透過C-LAB主導各領域團隊共同製作,呈現在「C-LAB 聲響藝術節」首曝光的嶄新創作。展演作品眾多,ART PRESS 編輯部特別整理共 3大亮點,方便觀眾把握時間體驗,且全內容皆可透過線上報名,免費參加,各演出、講座報名連結附於全文末。

1.國際共製最大亮點:豪華朗機工╳安德里亞.塞拉《失眠寫生簿(2020/2021)》
兩年一度的「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緣起於2019 年,「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與「法國聲響與音樂研究統合中心」(IRCAM Centre-Pompidou)成立臺灣聲響實驗室後,推出首屆C-LAB 聲響藝術節,藉由大膽的跨界聯結、緊密的國際合作,探索當代音樂聲響藝術及技術應用的多元向度和無限可能。歷經兩年多的實踐累積、創作實驗、教育推廣、軟硬體技術運用及產學合作,逐漸擘劃出探研聲景多樣面貌的藍圖,並激勵各界參與投入,共同打造音樂聲響、科技、藝術人文與社會生活的網絡連結。
其中,此次「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一大亮點,即是與法國「聲響與音樂研究統合中心」(簡稱IRCAM)為期近兩年的共製作品,由豪華朗機工團隊與義大利作曲家安德里亞.塞拉(Andrea Cera)以音樂及光球機械裝置共創推出首件國際共製作品《失眠寫生簿》實驗版,將於本次藝術節邀請觀眾聆聽體驗。

2.電音搖滾、華語默片電影,都是實驗音樂的表現範疇:
「當代精選」單元,有那娜擊樂二重奏的《混沌‧誕生》,除演出巴西作曲家布薩的擊樂連篇作品《混沌》中兩首純器樂的短曲,特別也為本屆演出楊祖垚的《主題標籤後記》及陳家輝的《微不可察的擾動》兩首新創當代音樂曲目。同時,另有雙子二重奏則演出數首當代結合電音搖滾、魔幻與極簡主義的曲目。另有兩件當代新創純音樂作品以立體聲場規劃設計,包括作曲家陳立立的《病²》用音樂建構出人的焦慮與多夢情狀。
「電影音樂會」單元中,C-LAB邀約IRCAM與法國龐畢度中心共製的《瘋狂的一頁》電影音樂會首度來台映演,同時還有與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聯手打造的「華語默片電影作曲計畫」,甄選出劉蕙雯、林煒傑,以及邀請王思雅為影片創作新曲,透過當代音樂、聲響與影像的再創作,賦予經典華語默片電影新的生命與光彩。

3.聲響藝術除了「聽」之外還有?立體實驗聲場、VR、舞蹈
「舞蹈之聲」單元則有四檔C-LAB和不同單位共製的作品,共同創造新的觀看與聆聽經驗,包括「蘇文琪 X 一當代舞團」結合立體實驗聲場、舞蹈、VR影像的《黑洞博物館 + 身體瀏覽器》、許程崴製作舞團結合當代電音、現場器樂及舞蹈演出的作品《桑步2021》。
同樣是過往少見的「共製」作品,此次聲響藝術節也呈現了 C-LAB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共製的兩件作品:由街舞舞者洪翊博搭配作曲家謝賢德的《異相共存》,以日常環境中各種循環動態為創作核心,透過舞者和聲響設計的共創模式,探索肢體和聲音在空間中互相影響的微妙變化。田子平和郭立威的作品《光之所向》,運用環形雷射光束和機械美學的動態穿透舞者身體,探索機械與肉身共舞共存的關係。

在「展演裝置」單元,除了《失眠寫生簿》外,另有這次聲響藝術節和同期在C-LAB展出之「未來媒體藝術節」共同呈現的《等晶播種》,由藝術家許家維、鄭先喻、張碩尹創作,以雲林縣虎尾糖廠為研究場域,作曲家許德彰擔任音樂創作,臺灣聲響實驗室協助3D 聲響技術對虎尾地區進行錄音採樣、紀錄聲景,以當代科技回探歷史場景的編導式影像手法暨劇場式體驗。王福瑞《悸動響2.0》則於C-LAB升級版的聲響工作站呈現,讓此作有更多層次的聲音表情與更細緻的聆聽知覺。
「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邁入第二屆,除了在當代音樂及聲響藝術創作呈現多元面向的現場音樂演出之外,也規劃創作者的分享講座,透過多面向的直接對話,打破大眾對藝術疆界的既定認知,拓展對音樂、聲音、科技與跨界藝術的理解和想像,成為支持臺灣當代音樂聲響藝術發展的能量。展演僅持續到11月28日(日),關注聲音藝術、當代音樂的朋友務必把握時間。
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
- 活動日期|2021.11.12(五)— 2021.11.28(日)
- 活動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 開幕式|2021.11.12(五)19:00 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戰情大樓前廣場
|節目免費報名|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 – 豪華朗機工 × 安德里亞.塞拉《失眠寫生簿 (2020/2021) 》實驗版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聲響藝術節 – 豪華朗機工與義大利作曲家安德里亞.塞拉《失眠寫生簿》 突破疫情封鎖創作過程分享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 – 許程崴製作舞團《桑步2021》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聲響藝術節:雙子二重奏《雙子節拍》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聲響藝術節 – 雙子二重奏『演出漫談與職業擊樂經驗談』講座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 – 許程崴製作舞團《桑步 2021》沉浸式跨界創作座談會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聲響藝術節《戀愛與義務》默片作曲計畫音樂會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 – 蘇文琪 × 一當代舞團《黑洞博物館 + 身體瀏覽器》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聲響藝術節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微響》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聲響藝術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兵的故事》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聲響藝術節 – VR時空中的《身體、舞蹈與重力》講座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 – NTT ╳ C-LAB 洪翊博、謝賢德《異相共存》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聲響藝術節 – 王福瑞《悸動響2.0》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 -「跨越」器樂與多聲道電子音樂會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 聲響藝術節 – 陳立立、羅芳偉《病²》&《荒蕪之歌》:沉浸式多聲道音樂展演
- 名額有限,點擊這裡|2021 C-LAB聲響藝術節—清華AI樂團《聲,波》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