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間談台灣的不堪,藝術是反思還是將家醜外揚?「每個國家都有其不堪。」〈那顆頭,及其軀體的記事—許哲瑜個展〉“Sketching that Head, and the Stories of Its Body–HSU Che-Yu Solo Exhibition”

「沒有什麼所謂『正確』的歷史,因為都是人講出來的,而人的記憶本身也帶著某種程度的虛構。」藝術家許哲瑜說。

或許是一段家族記憶、奇觀般的社會事件、抑或是充斥政治色彩的新聞事件,在國際藝術界曾參加多個雙年展的台灣藝術家許哲瑜,透過光怪陸離時而帶著些許黑色幽默風格的錄像作品,帶給人們不舒適感受的同時,也總是追問著一個問題:人們所知道的過往與歷史,究竟有多少誤解、多少人們未察覺的荒謬?「但也因為講出來這樣文字化的方式,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討論都可以聊。因此,就算因此而對歷史有些誤解,對我來講也無妨,因為我們可以交流,還可以在各種誤解裡面,慢慢的去思考一些事情。」許哲瑜(Hsu Che-Yu)說。

〈那顆頭,及其軀體的記事—許哲瑜個展〉展覽現場畫面,Courtesy of the artist

無論是一組翻模團隊試圖用矽膠包覆一名男人的身體時,但卻因為男人不能久坐,所以只能複製出頭部以下的身體樣子、抑或是一名凝視著頭骨輪廓想像並速寫女人生前面孔的男人、以及有著紅色雙眼的實驗兔的標本,在一位操偶師的操演下,試圖返還兔子生前的動作……觀眾們皆是在晦暗的靜謐空間裡,感受著這樣充斥束縛、困獸之鬥的錄像作品。而除此之外,裡頭更是有多數台灣人皆十分熟悉的新聞案件。

其他國家的人們,為什麼要知道發生在台灣的新聞事件?

取名為〈那顆頭,及其軀體的記事—許哲瑜個展〉,藝術家許哲瑜在寬闊、挑高的展場裡,呈現了近三年國際雙年展參展及2022年最新創作錄像作品,共展出六件作品。而除了『記事』之外,這更是一個有著許多關於「頭」的再現,但又與「頭」並非直接相關的展覽:當頭和身體分開後,頭和身體僅僅只是一塊局部,甚至只是一個空殼。

「我當然會去思考,身在台灣的人和在台灣以外的人,在看這樣的作品或者是在看這個題材的時候,感受當然會完全不同。但,一個作品只是一個切面而已,誰都不可能真的只從這個作品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台灣。」許哲瑜說。

許哲瑜HSU Che-Yu,界線身體 Sketches of Body,video loop,Courtesy of the artist

談這些發生在台灣的不堪,並不是把「家醜外揚」

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包含2018年的〈穿顱透寫〉,透過描述兄弟之間的青少年回憶,以及這些故事在刑事偵案及新聞媒體的技術中,身體如何被形構為集體記憶的過程;2019年的〈副本人〉,該作藉由重訪台灣第一對連體嬰分割成功的事件,藝術家透過翻模與數位技術複製了「身體」。而對這起新聞事件尚有記憶的朋友們或許知曉,這在當年,其實是一件充滿政治隱喻、備受關注的醫學暨社會事件。

「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在討論的時候,其實會去從中獲得一種共通性。比如當作品講述著黑幫跟政府的關係時,這件事情在歐洲一定也有。」對曾擁有豐富國際展出經驗的藝術家許哲瑜來說,在所創作的作品裡時常包含台灣歷史、社會集體記憶這件事,並非是一種將「家醜外揚」的行為,而是一個讓不同國家的人與人之間,能夠毫無語言阻礙地溝通、共感的方式。

許哲瑜HSU Che-Yu,穿顱透寫Lacuna,2018,單頻道錄像Video Installation,Courtesy of the artist

荒誕、不堪、困獸之鬥,哪個國家沒有?

2020年的作品〈一隻綠頭鴨的不尋常死亡〉與〈編號314〉,藝術家從祖母年輕時在動物實驗室工作的回憶出發,展覽現場中龐大的影像裡,有著一隻粉紅色雙眼與耳的實驗兔,正經由操偶師的雙手「演著」依然活著的樣子。而 2022年的新作〈事件現場製造〉,藝術家藉著數位掃描技術重新建構的,其實是過去歷史中某一件謀殺案裡,同時身為電影人、劊子手、幫派份子、愛國者的槍手身體

殺手怎麼會是愛國者?幫派份子又怎麼會同時也是電影人?許哲瑜新作〈事件現場製造〉中這位殺手擁有如此不尋常的多重身分,藝術家在數位技術中描繪而獲得「身體」的同時,也嘗試捕捉台灣近代史中的複雜、矛盾的集體潛意識。在社群媒體豐盛發展的時代,我們都知道媒體、媒介可能對真實世界引發十足地衝擊,對吧?那為什麼還要去描述那些荒誕且令台灣人內心感到挫敗的歷史與社會新聞事件?對藝術家來說,這背後答案無關尷尬與糾結:面對歷史與記憶裡的不堪,其實無需退卻躲藏。

「如果你覺得這些很不堪,那會不會去聯想到發生在你自己國家的那些不堪?我覺得這種不堪,是可以對話共感的。看到這些,不一定代表其他國家的人就會認識到錯誤的台灣」許哲瑜說。

許哲瑜HSU Che-Yu,編號314Rabbit 314,2020,單頻道錄像Video Installation,Courtesy of the artist

許哲瑜(Hsu Che-Yu),1985年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 (2014) 與HISK比利時高等藝術學院 (two-year post-academic program, 2019-2020)。並於2020至2022年期間,進駐於 Le Fresnoy(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現為自由藝術創作者,作品形式多以動畫、錄像、裝置為主。創作探討媒體介入觀看的過程與記憶的建構,以難辨真實的奇觀事件,一齣齣錄像演繹著媒介如何影響我們是理解世界的方式。

作品曾獲「Videonale波昂錄像藝術雙年展大獎」、「Loop Barcelona 錄像藝術製作獎」、「HUGO BOSS 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等;典藏機構亦廣泛包含M+美術館、M HKA安特衛普當代藝術博物館、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其中,作品《編號314》亦是瑞士收藏家烏利·希克(Uli Sigg)的收藏品之一。

 

〈那顆頭,及其軀體的記事—許哲瑜個展〉 Sketching that Head, and the Stories of Its Body–HSU Che-Yu Solo Exhibition 

  • 展覽日期|2022.02.19(六)—2022.03.31(四)
  • 展覽地點|尊彩藝術中心2F
  • 贊助|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