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習以為常的日常器具背後:歷史、科普、反思日常,2022 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呈現「透明大百科」The history, knowledge, and reflection of the glass industry in Taiwan: 2022 Hsinchu City Glass Art & Design Festival presents “GLASSPEDIA”

人們有多少時候,對經常使用的器具的存在感到理所當然?這個展覽,正是這麼以玻璃作為主角地開始這麼思考。

想像,如果是沒有纖薄的玻璃讓人研發出光纖,網際網路時代的歷史恐怕都得重新改寫。全球數十億具手機、平板、各式行動裝置上,也都因為配備了「精準」生產製造的玻璃,才能讓智慧型手機有了大躍進。成立近百年的華夏玻璃,生產了市面上超過 60%的容器產品如飲料瓶、香水瓶、化妝瓶、酒瓶等,讓玻璃容器能夠「包容」各式各樣的物體,也讓這些玻璃分秒陪伴著我們生活日常。

透明大百科, 主題館, 圖/ 2022 新竹市政府 提供

「玻璃之於新竹有許多重要的意義,將近30年時間結合玻璃產業、工藝師持續重複地投入心力。」總策劃與視覺統籌的無氏製作表示。

新竹作為台灣重要玻璃產地,每兩年一度的重頭戲「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將於9/9~9/25在新竹公園正式展開。由新竹市政府主辦,無氏製作負責人吳孝儒(Pili Wu)擔任專案總策畫、W春池計畫創辦人吳庭安(TA)擔任總策展顧問,2022年「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將視角聚焦回玻璃本身,以「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命名,取其「透明」物理特性。

整個藝術節貫穿四大主題展館/活動:「透明大百科」主題館、「透明博物館」、「透明苑」、「透明市集」,從科普小知識到生活大世界,帶領觀眾穿透玻璃的光譜,一同閱讀承載著百種玻璃樣貌、近百年玻璃產業、性格百樣工藝創作的「大百科」。這一次將展出的「透明大百科」主題館與「透明博物館」特展館,各自將展出趣味的玻璃科普知識,與國內外經典玻璃工藝作品。

透明大百科,主題館。琉園玻璃與向罕設計訂製作品, 圖/ 2022 新竹市政府 提供

除了歷史意義之外,展覽也帶你「科普」玻璃

「透明大百科」一展透過科普知識,以玻璃分子(SiO2 二氧化矽)作為最小單位,將玻璃的物理特性作為百科索引,輻射出近代玻璃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樣貌百態。

入口處,由三虎映製所與當若藝術科技攜手設計LED互動牆,讓民眾在走入展館的瞬間,便能在LED螢幕上看見自己的形象被分解成玻璃分子,還能擺動自己的身軀與網點影像產生互動;展區內,以近20噸重的循環玻璃、人工堆疊出一座絕美的玻璃山景。這是由空間總統籌彡苗空間實驗呈現的「移山計畫」,在展場中央重現一般人從未見到的玻璃分解原型;現場也會以「光學一化學一日用一質變一形塑一建築」的光譜排列,展示玻璃是如何以「透明」看不見的「無形」力量支持生活日常,讓大家從無感到有感,找回玻璃與生活之間的存在感。

2022 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透明大百科GLASSPEDIA-透明市集, Hibāng-友漁循環眼鏡, 圖/ 2022 新竹市政府 提供

「在台灣60、70年代,新竹人們小時候共同記憶,家家戶戶都曾經穿線代工聖誕燈泡,當年台灣新竹玻璃產業占全世界出口近七成。」透明市集總策展顧問吳庭安說。

「透明市集」正是以玻璃主題為核心,串聯新竹旅遊與在地店家的或者工藝櫥窗,集結工藝、設計、美食品牌加入市集行列,導入善待環境的意念,邀請參與的人以隨身攜帶環保餐具、餐袋,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或於現場租用可重複使用之玻璃器皿來共同響應。此舉用意在於,將對環境的資源耗損降到最低。此外,春池玻璃特別為本活動串聯在地店家流通限定發行的玻璃幣(每個等價台幣100元),可依照每個攤位規則兌換使用,讓透明市集帶領大眾一同實踐永續。

此次展覽期待能夠透過設計產業、工藝師、合作的參展單位、國際級玻璃品牌難得的同台展出,創造新的可能性,將玻璃的永續循環特性帶到眼前,重現當年新竹玻璃榮景。」吳庭安說。

透明博物館,金玻獎展區。圖/ 2022 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 提供

事實上,就在今年,聯合國也首次以特定素材作為主題,將2022年訂為「國際玻璃年」,也為「2022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透明大百科GLASSPEDIA」增添更多話題與亮點。活動為期一個月,不僅希望以玻璃「百科」,映照出「新竹」產業的生活「百態」,也讓新竹人重新找回對玻璃的重視,讓更多台灣人,為新竹玻璃在世界上的重要性感到驕傲。

 

▌2022 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透明大百科GLASSPEDIA ▌

  • 活動時間:2022/9/9~9/25
  • 活動地點:風livehouse、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新竹公園
  • 開放時間:平日09:00-17:00、假日09:00-20:00
  • 票價:全票50元、優惠票30元(新竹市民、年滿65歲以上及6歲以下、身心障礙者等為免費入場)

  • 指導單位:數位發展部、經濟部
  • 主辦單位:新竹市政府
  • 承辦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 執行單位:無氏製作、偶然設計

  • 總策展團隊
  • 專案總策劃:無氏製作
  • 視覺總策劃:無氏製作
  • 空間總統籌:彡苗空間實驗
  • 展示燈光設計:瓦豆
  • 總策展顧問:吳庭安
  • 分區策展團隊
  • 透明大百科:無氏製作
  • 透明博物館:台灣設計師連線
  • 透明市集:W春池計畫 X 或者工藝櫥窗
  • 透明苑:偶然設計 X 黑川互動媒體藝術

  • 文案編輯統籌:RE:LAB、接下來工作室
  • 行銷宣傳統籌:好合製藝
  • 動畫製作:三虎映製所
  • 展場攝影:丰宇影像 Yuchen Chao Phot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