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過往觀看雕塑的經驗裡,有多少是需要你抬頭仰望的宏偉存在?如今,這一個名為《斜坡上的靜物》的展覽就截然不同了。這是一個:走幾步就得把身體蹲地才能觀看作品的展覽。
缺席的臺座、以及翻模生活中現成物後留下的物件質感,都來自這位1994 年出生於苗栗的藝術家 — 徐瑞謙,這位近年備受注目的藝術新星。陸續獲選「臺北美術獎」、「台南新藝獎」和「高雄獎」等台灣當代藝術獎項的他,展歷遍佈國立臺灣美術館與台北當代博覽會等場館,作品也深受收藏家與策展人的青睞,亦曾受邀參與時尚與設計等跨界合作。

在雕塑裡,人們要怎麼重新看見物質的本質?
觀察徐瑞謙的雕塑,可以發現多由日常頻繁接觸的物質所組成,無論鐵、石膏、玻璃、水泥、不鏽鋼,甚至玻璃杯、鋼刷、海綿、肥皂都是徐瑞謙信手捻來的媒材,藝術家更翻模生活中的現成物,而熟悉的物件使觀眾即便僅仰賴視覺也能感受物件質感,進而啟動身體感知。然而當藝術家將物件的既有脈絡抽離,只留下造型本身並以獨特方式重新組構,其獨特的形體也帶來陌生感受,當觀眾在日常與非日常間擺盪猶疑時,得以帶著自己的想像力進入作品,開啟截然不同的美學思索。
缺席的臺座、以及翻模生活中現成物後留下的物件質感,都來自這位1994 年出生於苗栗的藝術家 — 徐瑞謙,這位近年備受注目的藝術新星。而當我們觀看著這個由 LIGHTWELL 主理人李品濤與藝術家徐瑞謙的反覆辯證而呈現的展覽,隨著作品錯落於空間中,人們上一步蹲低、下一步仰頭地,都讓我們觀看著作品細節的同時,也讓身體參與著空間的體態。
與多數畫廊、藝術空間不同的是,這是 LIGHTWELL 主理人李品濤與藝術家徐瑞謙的反覆辯證,帶給觀眾藝術、文化與空間三方面交匯的全新思考。展覽《斜坡上的靜物》將貫穿 LIGHTWELL 兩層樓、總共四間房間,藝術家依循著空間的新舊、明暗、深淺及高低創作出全新的雕塑。如同前所述地,藝術家徐瑞謙刻意讓臺座缺席,觀眾必須彎腰俯視位於地板與角落的作品,而隨著作品錯落於空間中,蹲低或仰頭,都讓我們觀看著作品的同時,也讓身體參與著空間的體態。
想像你上一步才倚靠著牆觀看與你視覺高度相等的作品,下一秒轉身便是仰頭地讓視線延伸到天花板與室內結構的支條來觀看展覽,此形式不單單利用雕塑引導觀眾的視野,雕塑靠牆、貼地的狀態更開發觀眾視線的角度,挑戰觀眾 LIGHTWELL 空間的預設認知與意識。

觀看雕塑時,你的閱讀順序是?關於那些手工翻模、鍛敲的痕跡
此次作品中,包含了不少首次曝光的作品。而也因為臺座的缺席,人們觀看這些作品的方式也變得更寬廣許多,少了臺座為藝術品聚焦的功能,你可以圍著、繞著作品觀看,抱著這樣開放、鬆動的心情來看眼前的雕塑和材料本身的質地。
其實,在進入雕塑之前,徐瑞謙習慣將設計草圖畫於描圖紙,那一張張簡練的「雕塑零件」在層層半透明紙堆疊後,正是雕塑的初始樣貌。纖細的結構,乍看脆弱但實則穩定且具邏輯的系統;透過手工翻模、鍛敲、熔燒、切割、焊接、裝置到立體空間所留下的痕跡,看似粗糙但卻是藝術家讓製圖過程演化作留下耐人尋味的閱讀順序。徐瑞謙彷彿運用雕塑寫詩,而這些質樸的材料在塊體、線體與面體之間如何組構、鋪排這些都是藝術家所留下的訊息。
LIGHTWELL,創立於2020年5月,是一個結合藝術與時尚的新型態複合式空間。以推廣時尚和藝術為核心,販售來自全世界的時尚商品,並規劃高品質的當代藝術展覽,為消費者創造一個獨特的逛街及看展體驗,旨在成為亞洲藝文時尚新地標,讓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對時尚、藝術和文化更深層次的觀察力與鑑賞力。
《斜坡上的靜物》
- 展覽期間|2022/08/27 Sat. – 2022/10/30 Sun.
- 營業時間|12:00 – 20:00(每週一公休,最後入場時間為 19:45)
- 展覽地點|LIGHTWELL: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 20 巷 6-1 號(捷運中山站 4 號出口,步行 2 分鐘)
- 參觀資訊|票價 150 元 (因安全考量,本場館謝絕未滿 12 歲之孩童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