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比水更柔軟,也沒有什麼比水更軟弱,但摧毀攻錯堅強之物也沒有什麼是勝過水的。」光州雙年展主辦單位在策展論述裡這麼引述了《道德經,第78章》。
2023年第14屆光州雙年展,由倫敦泰德美術館國際資深策展人李淑京(Sook-Kyung Lee)擔綱策劃,近期終於公佈主題:〈柔弱如水〉(soft and weak like water)。如同多數具影響力的國際雙年展,此次共有高達 20多件新委託創作的藝術項目、20多件嶄新作品曝光,將呈現來自全球各地共約 80位藝術家。如今也透過官方管道宣布了首批參展藝術家名單。光州雙年展主辦單位表示,此次參展藝術家的名單選擇,將著重在:不同世代的韓國藝術家、重新思考過往傳統的藝術家、女性藝術家、探討光州歷史與生活經驗的藝術家等。「藝術的作用是解決我們共同的危機,提出未來方向:種族與階級衝突、氣候緊急狀態、和環境問題、以及新冠疫情等,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家探索著的全球性危機。」曾於2015年策劃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韓國館的策展人李淑京曾說。


「透過將『水』的潛力看作是某種隱喻的力量和方法,將我們所在的星球想像成一個共存、團結和關懷的場域。軟弱如水,但卻詩意地頌揚了一種水的力量狀態:水能夠帶來變化,但並不是能夠立即產生影響的那種,而是懷有恆常與無處不在的溫柔,隨著時間流經當代社會裡的分歧和彼此差異。」
本屆光州雙年展,便是將在這樣的主題之下,透過:「發光的光環」(Luminous Halo)將光州精神視為靈感、「祖先的聲音」(Ancestral Voices)將強調透過反思傳統如何對現代主義思想提出挑戰、「短暫的主權」(Transient Sovereignty)思考後殖民和去殖民藝術思維如何在移民問題上發展、「行星時代」(Planetary Times)探討圍繞生態和環境正義的潛力和局限等四個分題方別展開探討。其中,本次光州雙年展也將包含數個活躍於台灣本地藝術界的藝術家們,包含:洪子健、蔡佳葳、毛利悠子(Yuko Mohri)等,以及曾參與2018年台北雙年展的林從欣、曾獲2017年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提名的新加坡藝術家趙仁輝。第14屆光州雙年展〈柔弱如水〉(soft and weak like water),將於2023年 4月 7日至 7月 9日舉行。

2023年 第14屆光州雙年展 首波參展藝術家名單:
- Larry Achiampong,
- Abbas Akhavan,
- Farah Al Qasimi,
- Tarek Atoui,
- Bakhyt Bubikanova,
- María Magdalena Campos-Pons,
- Chang Jia,
- Latifa Echakhch,
- 洪子健(James T. Hong),
- Sky Hopinka,
- Huong Dodinh,
- Tess Jaray,
- Kang Yeon-gyun,
- Naiza Khan,
- Yuki Kihara,
- Christine Sun Kim,
- Kira Kim,
- Kim Kulim,
- Minjung Kim,
- Soungui Kim,
- Emily Kame Kngwarreye,
- 小泉明郎(Meiro Koizumi),
- Abdoulaye Konaté,
- Chila Kumari Singh Burman,
- Lee Kun-Yong,
- Lee Seung-taek,
- Kim Lim,
- 林從欣(Candice Lin),
- Tanya Lukin Linklater,
- 劉建華,
- Guadalupe Maravilla,
- Noé Martínez,
- Mata Aho Collective,
- Mayunkiki,
- Alan Michelson,
- Malgorzata Mirga-Tas,
- Naeem Mohaiemen,
- 毛利悠子(Yuko Mohri),
- Betty Muffler,
- Aliza Nisenbaum,
- Lucia Nogueira,
- Oh Suk Kuhn,
- Oh Yoon,
- Oum Jeong Soon,
- Pangrok Sulap,
- Sopheap Pich,
- Taiki Sakpisit,
- Thasnai Sethaseree,
- Dayanita Singh,
- Buhlebezwe Siwani,
- Vivian Suter,
- Yu Jiwon,
- Yuma Taru,
- 蔡佳葳(Charwei Tsai),
- Judy Watson,
- Alberta Whittle,
- 趙仁輝(Robert Zhao Renhui),
- David Zink 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