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作品時常能反映社會、表達思想讓人們有機會對現況甚至是歷史進行反思。然而,這一件講述日本二次世界大戰“慰安婦”,名為“和平少女像”(2011年)的作品,是藝術家金曙炅(KIM Seo-Kyung)、金運成(KIM Eun-Sung)夫婦的數十部作品之一。
如今,遭受到社會中來自四面八方的非議,也引起國際上的關注。
這起爭議事件,是日本愛知縣三年大展「2019愛知三年展」(あいちトリエンナーレ 2019,Aichi Triennale 2019)中,位於距離東京西南約160英里處愛知藝術文化中心(愛知芸術文化センター)的特展「表現不自由展・在那之後」( After ‘Freedom of Expression)內展出作品所引發的一連串事件。

這個號稱是日本國內最大規模的國際藝術祭「2019愛知三年展」,會場橫跨愛知縣的名古屋市和豊田市,係ㄧ在國內受到非常多關注的展覽。然而,竟在 8月 1日盛大開幕後3天,主辦單位便宣布關閉「表現不自由展・在那之後」展區。(其他展區仍按原訂展期,開放到 10月14日。)根據韓國媒體Hankyoreh的報導,目前已經有共72位的參展藝術家,包含創作雕像的藝術家金曙炅(KIM Seo-Kyung)、金運成(KIM Eun-Sung)夫婦,都已在網路上發表了一份要求該展區重新開放的聯署聲明。
今年邁入第 4屆的「2019愛知三年展」由記者津田大介擔綱藝術總監,對於此事,他在自己的推特上寫著:「不管是愛知三年展實行委員會的成員、表現不自由展實行委員會的成員,以及我本人都不會對『表現不自由展・在那之後』的作品做出任何評價。」
「希望來到會場的觀眾,可以看到實際作品,思考關於言論自由的現況並有機會進行更多討論,相信這才是這次展覽有趣的意義所在。」
圖-致謝藝術家.jpeg?resize=860%2C645&ssl=1)
“和平少女像”(2011年),描繪了一位穿著傳統韓國服裝的短髮女子,雙手握緊著拳頭。這對藝術家夫妻向韓國先驅報說,他們當年在日本駐首爾大使館附近,目睹了民眾示威者要求為政府綁架韓國婦女道歉後,感受到這段歷史的悲傷與憤怒後,於是開始製作雕像。
主辦單位表示,因為這件爭議性作品,他們甚至收到了表明反對這個展覽的匿名威脅。在這檔展覽開幕後第二天,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Takashi Kawamura)便親身前往視察,並表明希望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能立刻撤掉《和平的少女像》。他同時表示:
這樣的作品『踐踏日本公民的感情』,並補充說道『言論自由有一定限度』。
關於這檔展覽的被迫關閉,評論家們十分擔心這起事件可能會為日本在言論自由上,一個令人感到遺憾的先例。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為此,向紐約時報說:「政府和公職人員,應該是擔任保護言論自由的人,儘管人們基於事實所表達的思想不符合他們的期待,但他們也應該接受人們因擁有言論自由而能表達自己對於歷史的所思所想。」新加坡藝術家洪松明(Song-Ming Ang)也在自己的Facebook上寫著:
「審查制度是一種不道德的快速解決方案,不僅對公眾造成傷害,同時更是剝奪了人們展示的藝術作品的自由,也失去了那些需要人們去面對而非逃避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