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藝術家走出工作室、黑盒子與白空間。」
「與地方、社群、日常生活場域交往及創作。在這樣的集體勞動中,藝術家扮演了研究者、事件策劃人、教育者有時甚至是廚師或酒保的角色。」負責擔任第三屆「亞當計畫年會」(ADAM Anual Meeting)策展統籌的藝術家 林人中(River Lin)説。
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的「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Asia Discovers Asia Meeting for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 ADAM)(以下簡稱「亞當計畫」),今年 2019年以「藝術家跨國發展創作」為核心,已經邁入第3屆了。相關主題活動,包含《藝術家實驗室》(Artist Lab)、《新作探索》(Kitchen)、《交流與論壇》(Assembly)等主題活動,都將在「亞當計畫年會」(ADAM Anual Meeting)中分享成果。
其中,《藝術家實驗室》匯聚來自菲律賓、紐西蘭、澳洲、香港、新加坡、日本、印尼、柬埔寨、南韓、保加利亞、加拿大及臺灣等12國共12位藝術家,於7月22日在寶藏巖已經開始了為期4週的駐地計劃。參與駐地計劃的藝術家們,走訪臺北LGBTQ、移工、社會運動、原住民等社群現下的生活與工作情境,並將在亞當計畫年會中分享成果。
.jpg?resize=860%2C574&ssl=1)
臺北的LGBTQ文化,正是本次考察重點之一,主辦單位特別安排藝術家與變裝皇后「飛利冰」見面交流。長期關注變裝文化與性別議題的菲律賓藝術家 Bunny Cadag 表示,菲律賓也有歷史悠久的變裝文化,而臺灣的變裝文化過去多是以搞笑為主的秀場娛樂,隨著時間演進,變裝成為一門專業的表演,更重視誇張化的裝扮,而非像一個單一性別。
「如此創作過程中,藝術家正在反映、演現並記錄我們的時代。」林人中(River Lin)説。
亞當計畫年會關注亞洲當代表演藝術作品與議題之外,亦跨足視覺藝術與美術展覽等跨域展演內容。今年特別邀請到甫接任下一屆,即第15屆 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15)領導策劃的印尼藝術團體 ruangrupa,來到「亞當計畫年會」《交流與論壇》,他們將呈現一場『流水席聚會』,示範集體創作的知識與藝術生產如何構成一套文化生態系統。
熱愛藝術文化的朋友們,可能曾前往拜訪每五年舉辦一次的德國文件展 Documenta ,在今年二月時(2/22)正式對外宣布在第十五屆文件展,確認已選定印度尼西亞藝術家團體 Ruangrupa 負責策劃,而這不只是文件展第一次由藝術團體領導策劃,同時也是第一次由亞洲藝術團體策劃。
臺灣站在亞太地區的文化樞紐,「亞當計畫」旨在關注全球當代表演藝術發展,期待以藝術家為中心,連結亞太地區各場館與藝術節,探研當代人文藝術。舉例而言,在2019臺北藝術節中,亦有4檔節目是由亞當計畫發展而來,包括《島嶼酒吧》、《消逝之島》等。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透過策辦 亞當計畫 ADAM 2019,期待邀請全球各領域藝術家、製作人、策展人齊聚一堂,第三屆「亞當計畫年會」,將於8月15日至8月18日在大稻埕戲苑舉辦,報名開放至8/7(三)。更多活動訊息如下:
【亞當年會ADAM Annual Meeting】
時間 Date |2019. 08.15 – 8.18
地點 Venue|大稻埕戲苑 Dadaocheng Theater
官方網站 Website|https://adam.tpac-taipei.org/
日程表 Schedule |https://reurl.cc/EdgDA
相關閱讀:「真情假意純屬體驗,請理性付出真心」:《島嶼酒吧》裡素未蒙面的藝術家們,替人解了什麼悶 When Artists Perform by having a Talk 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