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數位時代一般,親近又疏離,彼得・辛莫曼:「我所想要反映的是當代性。」 Giving People A Feeling of Closeness and Distance at the Same Time: Peter Zimmermann

這些看似隨興的色塊輪廓作品,其實原本都是 彼得・辛莫曼 (Peter Zimmermann)他自己拍攝的照片或網路上的圖片。

Peter 把照片經過數位處理成了扭曲、失真的樣子後,再將它們轉移到透明環氧樹脂的畫布上,讓圖像不再是原本的形狀,而成為一個輪廓、一個記憶、一個靈魂,更是構成繪畫骨架的交錯網,他們同時是模糊亦是清晰的。

06.〈星雲|Nebula〉,2018,環氧樹脂|epoxy,150 x 110 cm|60 x 43 inches
〈星雲|Nebula〉,2018,環氧樹脂|epoxy,150 x 110 cm|60 x 43 inches, Credit of Artists and Gallery

環氧樹脂的半透明,彼此分離又聚合的優雅

Peter透過以上的方法,把環氧樹脂這個材料層層堆疊,表現出一種彼此分離,但又能再次聚合的優雅狀態。雖具層次,但卻不顯得厚重。

奇妙的是,儘管這些作品都是藝術家有意為之,但作品本身卻仿佛是擁有著自己的意志,有意識地在黑暗或是明亮之中,輕柔對抗著地心引力而流動。不管是作品上結晶般邊界、銳利而乾淨的線條、或在亦平面亦立體表面上游移的色調碎片,都讓觀看的人因此被迫沈潛入作品之中,隨之流動。

08.〈模範|Paragon〉,2018,環氧樹脂|epoxy,150 x 110 cm|60 x 43 inches
〈模範|Paragon〉, 201, 環氧樹脂 epox, 150 x 110 cm ,60 x 43 inches, Credit of Artists and Gallery

”What I want to reflect is contemporaneity. ”  ── Peter Zimmermann

我所想要反映的是當代性。  ──   彼得・辛莫曼

Peter Zimmermann 不停地透過創作,提出我們對物件的 「認知」與物件的「呈現」之間差距的這個問題。

拜科技所賜,讓藝術家得以恣意地將數位圖像扭曲、摧毀、放大原始檔案,並將再製後的圖像以合成樹脂,一層層堆疊重現於畫布上。這些鮮豔、目眩的圖像,給觀看者帶來似親近又疏離的曖昧關係,彷彿抽象化了這個快速的數位時代,讓觀者置身感官體驗,但卻又不陷入其中。

01.〈外生|Ecto〉,2018,環氧樹脂|epoxy,150 x 120 cm, 60 x 47 inches
〈外生|Ecto〉,2018,環氧樹脂 epoxy,150 x 120 cm, 60 x 47 inches, Credit of Artists and Gallery

觀看 Peter Zimmermann 的作品,好似經歷著解碼一般地過程,而這段因觀看而開始的解碼過程中充滿轉變,蜿蜒地在觀者的投入與凝視下無限延伸擴展,沒有最終答案。

Peter 告訴我們,這個創作方法其實是在他想辦法讓書籍封面也擁有光澤表面的時候,意外地發現的媒介。將交錯網以各式色階的環氧樹酯填滿,讓畫面變得較灰暗但顏色飽和,且樹脂的透明度亦增加了神秘的感覺。

I like to choose something that is unexpected — that’s why I use a computer to achieve a visual effect that can’t be predicted. – Peter Zimmermann

「我喜歡不可預測的東西,這也是為什麼我選擇用電腦去做出不可預測的視覺效果。」

在新一系列的創作中,辛莫曼呈現給觀眾的是大面積的灰白色,在白雪的冰冷以及純美襯托之下,所有顏色呈現出的光輝,令人聯想起陶瓷或玻璃的光潔表面,是如此地自足、舒緩流動而不窒悶。

這些柔軟而充滿流動性的作品看似隨意地延展,充滿隨機性,色彩以一種不會停駐在任何一點,也不合流於任一色調的方式存在,唯獨只有透過觀看與投入感受,就像 Peter Zimmermann 所説的:「它們不可預測,你可能必須全然地透過『感受』來理解它們。」

Installation View, Schule von Freiburg, 2016, epoxy resin_
Installation View, Schule von Freiburg, 2016, epoxy re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