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為主體的知名博物館不存在歧視嗎?佛洛伊德事件後,5個國際知名藝術機構的反應與爭議 What did museum do after the Killing of George Floyd? From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to SFMOMA.

藝術若象徵著反思與多元,而在近期種族議題在全球延燒的同時,藝術界裡對於研究、學術、反思高度重視的藝術機構們都做了些什麼?甚至,值得更進一步探討的是:以西方文化為主體的各大藝術博物館們,是否也和種族歧視有著相似的傾向?

除了 Banksy、奧斯卡得主藝術家兼電影人 Steve McQueen 等藝術家皆透過創作為這個議題奉獻了思想外,ART PRESS 編輯部目前整理了包含亞特蘭大高級藝術博物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美國史密森尼學會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等在內的國際型藝術機構作法等共 5則相關事件。

 

1. 亞特蘭大高級藝術博物館|在網上呈現 10位與反黑人種族歧視相關的藝術家作品

自 5月29日開始,亞特蘭大高級藝術博物館官方透過網絡,連續 10天地向觀眾呈現共 10位反對黑人種族歧視和暴力的藝術家們作品。其中包含藝術家 Nellie Mae Rowe 一件名為「上帝沒有死」的繪畫作品、善於呈現美國當代黑人藝術的藝術家 Elizabeth Catlet 陶土雕塑、以及攝影師 Sheila Pree Bright 等人作品。

Nellie Mae Rowe (American ,1900-1982) 「God is Not dead」 (1971) HIGH MUSEUM OF ART,圖片來源:Instagram
Nellie Mae Rowe (American ,1900-1982) 「God is Not dead」 (1971) HIGH MUSEUM OF ART,圖片來源:Instagram

 

2. 紐約市自然歷史博物館|已確認將拆除館前老羅斯福雕像

紐約市自然歷史博物館,眾所皆知地是世界級的重要博物館之一。透過研究與紀錄方式,記錄著全球各地熱愛自然界與演化史,備受人們喜愛的 2006年電影「博物館驚魂夜」(Night at the Museum)則是讓這座博物館在全求更為知名。

而該館前的羅斯福雕像,除了如眾多雕像地騎著一匹馬之外,同時還有一個印第安原住民勇士和一個黑人在側,故許多人批評這個雕像正是殖民主義和白人至上的象徵之一。

Statue of Theodore Roosevelt outside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Image via Flickr.
Statue of Theodore Roosevelt outside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Image via Flickr.

 

3. 美國史密森尼學會 3間博物館|策展人們收集著「佛洛伊德事件」後抗爭的象徵標語

「佛洛伊德事件」告停之前,除了藝術家以此議題為創作主題、創作回應之外,還能如何紀錄時代?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多個博物館策展人們,積極地收集著關於「佛洛伊德事件」後發生的抗議活動標誌、圖像和其他象徵物件。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實地蒐集、了解,才能確保這一刻『不會丟失』。因此,我們與人交談。我們不會忘記他們的故事,歷史就在我們眼前。」國立非裔美國人歷史和文化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NMAAHC)策展人 Aaron Bryant 這麼告訴《紐約時報》。

Signs attached to the security fence at Lafayette Square in Washington, D.C. Photo by Mandel Ngan/AFP via Getty Images.
Signs attached to the security fence at Lafayette Square in Washington, D.C. Photo by Mandel Ngan/AFP via Getty Images.

 

4.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員工在公開信中指控種族主義和審查制度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SFMOMA )部分現任和前任員工透過媒體向大眾表示,批評該博物館是嚴重的機構不平等現象。

起因於一位來自於館方傳播部門的黑人前工作人員Taylor Brandon,據傳在他發佈關於“Black Lives Matter”相關抗議活動的響應後受到館方審查,甚至導致離職。SFMOMA 總監 Neal Benezra 對此公開表示道歉。 Benezra向媒體表示:「限制評論的作法與決定,與我們身為藝術博物館的價值觀不一致。為此,我將對博物館的一切行為,負起全部責任。」

The 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Image via Flickr.

 

5.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高級主管發表關於種族主義相關古蹟是否應拆除意見,遭人們批評

全球藝術界舉足輕重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近期也因為其高級主管 Keith Christiansen 發表對於種族議題的意見回應,受到廣大社會的議論。

日前,掌管歐洲繪畫的部門主管 Keith Christiansen 在個人社群媒體上分享了一則(此後已刪除)關於法國考古學家 Alexandre Lenoir 的圖像,並表示他從法國大革命的廢墟中,救出了許多法國歷史古蹟。此舉被認為是為回應人們近期對種族主義相關古蹟,提出拆除意見而寫的。

「毫無疑問,大都會以及其發展也與白人至上的邏輯高度相關在一起。」

「我們將繼續努力,除了透過我們的藏書多樣化、而且我們的展覽節目、文字敘述研究、背景探討和工作人員,都將得到進一步的進化。」大都會博物館的館長 Max Hollein 這樣告訴《紐約時報》。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Image via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