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暴露隱私苦痛,是不道德的嗎?而傷痛的記憶,有機會轉變成愛嗎?Tracey Emin 在她 13歲後青少年時期的創傷,後來全都成了她作品的來源外,她甚至把這樣的私人性、痛苦和掙扎最大化,放進了美術館。
「我非常獨立,如果不是因為我的成長經歷,我可能不會。」
更多關於 Tracey Emin 的藝術知識,都在ART PRESS 全新知識內容訂閱:ART PRESS 《365 》計劃,我們將持續地提供更加易讀的藝術知識,給因支持藝術、文化而關注的你/妳。
你看過這樣的例子嗎?當標榜著『藝術公車』、『藝術生活』,但多半指的是梵谷、莫內、畢卡索?或者把設計與藝術、文創與藝術等,混為一談?
ART PRESS 邀請你加入《365 》計劃,每週三&六為自己留 5分鐘,每月一杯咖啡的費用,讓我們幫你把美術課本裡沒有的藝術知識精簡化,一起為台灣社會的美學基礎,實踐最踏實的累積。
人們總說台灣現況充斥著美學教育、藝術素養不足的問題,
同時,ART PRESS 全新企劃《365》,同時會將募資款項每個月捐出 10%給年輕藝術家,詳情請點擊這裡,ART PRESS 團隊邀請您的行動支持文字工作者與年輕藝術家。更多詳情,請點擊這裡:zeczec.com/projects/art-press-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