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作品總需有故事、或當代藝術的樣子?「我想要誠實,我就真的只是畫風景、和水氣。」專訪藝術家林煒翔 A good art pices can only be like Contemporary Art? Interview with LIN Wei-Hsiang in Taipei at Mind Set Art Center.

「我們無時不刻在呼吸,你不會特別覺得你在呼吸。甚至,你也會忘了我們在呼吸這件事情,而它有時候也會有比較輕鬆、或比較喘的時候,對我來說創作就是這樣。」林煒翔(LIN Wei-Hsiang)說。

無論你是藝術創作者、或是純粹的觀眾、收藏者,你是否曾經思考何謂當代藝術以及偏好其模樣?長年著迷於描繪風景的林煒翔,其作品經常以淡薄的油彩繪染出一片藝術家與觀者可同遊的山林景緻,描繪著微風、描繪著這塊島嶼的潮濕水氣,一筆一筆地創造出那飽含呼吸律動的純粹之境。對林煒翔來說,儘管當代藝術氛圍越趨顯著,但在他的創作裡依然選擇忠於自我。「我在意的是,我是不是過著當下的生活、我畫的圖是不是我當下狀態,而不是我現在要做什麼事、畫出什麼才可以在這裡頭獲得什麼模樣。」林煒翔說。

《聽風的歌:林煒翔》Voices of the Wind: LIN Wei-Hsiang 展覽現場 Installation View, Courtesy of artist and 安卓藝術Mind Set Art Center

創作多年、長年旅居的觀音山景的林煒翔,其作品經常以淡薄的油彩繪染出一片藝術家與觀者可同遊的山林景緻。而這樣的作品,既無議題取向、也無撼動人心的故事、更無我們所熟悉的西方當代藝術樣貌,長期熱愛當代藝術的你,又會怎麼觀看呢?「以前求學階段的每次的期末,學校都會請外校的評審來評圖,我最怕這件事,因為我沒辦法像其他同學一樣談那麼多,即便他們談的可能是後設的。」

「但那些我都沒辦法。我想要誠實,我就真的只是畫風景、畫水氣。」林煒翔說。

此次「聽風的歌」一展中,是展出藝術家移居竹東之後近兩年來的全新創作,呈現了兩幅新近完成的三聯大作《煙波》和《雲起》,他在近乎五米的《煙波》中,融入日月潭的山林湖景構圖,並藉著風動與煙霧的幻化將畫面原先的具象風景轉化融會成抽象的筆觸與色彩,光影與氣息在山林、湖水、煙霧、微風的吹動間自由地流轉來去。

《聽風的歌:林煒翔》Voices of the Wind: LIN Wei-Hsiang 展覽現場 Installation View, Courtesy of artist and 安卓藝術Mind Set Art Center

而除了過往作品一貫表達的林煒翔式風景,此次個展藝術家也將呈現他近年的一些全新嘗試:《心景(六)》去除了色彩的烘托,以水墨般的黑白色調和山水畫的皴擦手法,輔以素描般的筆觸,傳達出另一種關於風景的觀察與情感表現,其畫面散發的單純氣息讓人想起19世紀日耳曼藝術家曼采爾(Adolph Menzel, 1815-1905)的素描裡那種明快節奏的魅力。

而展覽中最小的木板油畫《荒原》,亦凸顯出藝術家創作裡的另一種儀式性行為與抽象化面向,這畫中突起的油彩肌理與厚度,積累的是林煒翔在繪畫過程中經年累月的勞動與情感,終至化成一面由時間與記憶交疊出的美麗荒原。

《聽風的歌:林煒翔》Voices of the Wind: LIN Wei-Hsiang 展覽現場 Installation View, Courtesy of artist and 安卓藝術Mind Set Art Center
林煒翔 LIN Wei-Hsiang, 《心景(六)》 Reflection of the Heart (6) 2020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116.5 x 91 cm, Courtesy of artist and 安卓藝術Mind Set Art Center

生於1983年的林煒翔,畢業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與大自然有著深刻的聯繫,林煒翔以執著而徐緩的步調進行風景繪畫,使得他在紛紛跨足創新媒材、追求新穎題材的同代藝術家中,顯得獨特。

林煒翔三歲時,就天天跟隨著喜歡待在和室裡閱讀爺爺身旁,爺爺看書時他畫著畫。「直到我自己有意識想要當一個畫家,差不多是國二。我會拿著畫紙,到處去寫生,希望自己未來能夠當一個畫家。」他從寫生出發,大量的習作為他打下基礎,而台灣山林中多變的面貌與豐富的水氣成為他取之不竭的靈感來源。離開工作室、不在畫布面前的他,大多數的時間他總是置身自然之中。對他來說,隻身騎摩托車跑去山裡頭看風景,並不是為了從風景中獲得什麼、觀察到什麼,而是純粹地置身其中便已足夠。

「西方對風景的觀察,多半是人跟風景的對應關係。談的是人站在一個地方看風景爾後有所哲學思考,但談的好像人是一個更高的存在,人相比自然是萬物之靈一般。但我認為,其實萬物是一體的。」林煒翔說。

林煒翔 LIN Wei-Hsiang,《煙波》 Misty Waves 2020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130 x 487 cm, Courtesy of artist and 安卓藝術Mind Set Art Center

「假設我們今天用不同的視點,例如像你拿空拍機去拍風景,你會看到我們好像在風景中走著一樣。但其實,我們是風景中的一部份。」林煒翔說。藉由對風景的描繪,表現關於物與我、視象與心靈之間的哲思與心緒,並透過物象的安排,傳遞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與大自然親近、交往和對話的真誠體驗。

正如作品中,存在許多有著模糊筆觸,那些其實都是經歷抹布擦拭、去掉、減去,以及筆刷刷過一遍的痕跡。「這樣的過程我覺得有時候像在散步,有時候也像迷路那樣,它並不是一個很明確的,用最短的距離做最有效率的事情。」林煒翔說。

倘若回溯自己所生長的80、90年代,林煒翔對比著的是如今藝術市場相對豐盛的當代,以及當年藝術家們創作的心思與狀態。「我國中的時候,當時台灣時常展老畫家的回顧展,裡頭展很多台灣風景或日本風景畫。我看了就覺得很感動的原因是,這些畫家他們自他們年少從日本或巴黎留學,到回台灣當老師後,卻都依然持續著創作。儘管他們當時是沒有藝術市場的。」

「他們畫畫,只是因為他們喜歡。」林煒翔說。

《聽風的歌:林煒翔》Voices of the Wind: LIN Wei-Hsiang 展覽現場 Installation View, Courtesy of artist and 安卓藝術Mind Set Art Center

藝術家林煒翔近期個展,包括2018年安卓藝術的「未完的鄉愁」、2018年非畫廊的「浮世」、2016年在尊彩藝術中心的「對景觀心」及竹師藝術空間的「心景」,以及2015年於弔詭畫廊舉辦的「山水有真實」。作品入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藝術銀行、交通大學藝文中心、玉山銀行。

《聽風的歌》這除了是安卓藝術於2020年的歲末呈現,同時也是藝術家林煒翔於畫廊空間呈現的第二次個展。已於2020年12月26日開展,展出至2021年2月5日。

 

《聽風的歌:林煒翔》Voices of the Wind: LIN Wei-Hsiang

  • 2020年12月26日-2021年2月5日
  • 安卓藝術|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80號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