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渴求實體活動,對線上活動感到厭倦?「誰希望意義變得零碎」這次,藝術家們在線上什麼都不做 Why we miss the real exhibition and art event instead of online version? In this online art event by PTT Space, artists do nothing.

在疫情尚未完全遠離我們的時刻,仰賴線上方式進行大部分活動早已是「新常態」。然而,透過網路與科技技術,活動生產變得更快速且大量,彷彿我們不容錯過任何一個、需要無時無刻的要把自己塞滿,停止和緩慢似乎從來就不屬於生活中的一個選項。還是,只有滿和忙才等於認真生活?

「感覺世界目下一切可歸納為消費、爭奪、剝削和生存,而意義變得零碎和渙散,人們於實體與虛擬世界聯合催生的新叢林法則下生活。」藝術家鄧國騫(Tang Kwok Hin)說。

一切的始於《無人駕駛》這個由新興藝術空間 PTT Space 所舉辦的線上藝術活動,在這個線上藝術活動裏,沒有人要求藝術家做任何事情,關鏡頭、靜音、人消失或回另一個房間睡覺都是允許的。這一次,藝術家不地在鏡頭前面展現專業,更無須面對鏡頭說些什麼引人入勝的話語。「在《無人駕駛》中,我邊喝酒邊書寫,以為有較放鬆的心情寫出點平日庸碌中吃力處理的東西。過程中沒有考慮別人。到活動中後段,感覺寫東西此事兒依然是太忙,便到沙發發呆然後逐漸睡著。」藝術家鄧國騫說。

鄧國騫《懶腰》於 PTT Spac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TT Space

在不同視窗之間來回切換,在不同頻道裡滾動播放⋯,大量、快速看似效率卻把我們每個人切成了碎片。「我認為普羅大眾在資訊科技普遍得到充權的時代,個人的娛樂、選項、追求等慾望的綜合體增加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巨獸要透過徹底或極端的情況才得以稍稍遏止。」藝術家鄧國騫(Tang Kwok Hin)說。

鄧國騫,混合媒介藝術家,1983年生於香港。其創作路途始於對其原居民背景不間斷的追問,繼而發展出對存在本義及親密式美學的探討,緊扣其生命的進程與經歷。他時常挪用和重構日常與個人文本以講述隱伏生活的故事,如觸及成長、承傳、自由、資本主義、消費主義、自然、政治、規範等,透露出對人事物的關懷。於2009年獲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優秀獎。同時,他也是2013年亞洲文化協會獎助金得主。

曾參與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第7屆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第15屆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2009年香港當代藝術雙年獎等,亦曾呈現展覽於瑞士蘇黎世巴爾格斯博物館、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新加坡美術館、廣東時代美術館、菲律賓馬尼拉巴爾加斯博物館、韓國釜山電影中心、香港藝術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大館當代藝術館等地。而 《懶腰》計畫,也曾在2018年的香港大館呈現。

《懶腰》於香港大館畫面,進到這個空間的觀眾都是客人 (Courtesy of Tai Kwun Contemporary and participants)
《懶腰》於香港大館畫面,進到這個空間的觀眾都是客人 (Courtesy of Tai Kwun Contemporary and participants)

難道,因網路快速與大量資訊而讓生活備感壓迫的同時,卻在意義與真實感受上一無所獲,這難道是科技的錯?「如果沒有人,網路就只是個工具。」

「因為人性參於、受控其中,才讓一切變得如此無力與充滿消耗。」同樣參與《無人駕駛》的藝術家陳志建(Ken Chen)說。擅長於影像、裝置創作的陳志建,認為人們真正應該意識到的,是人們如何將自我與人性昇華至高於科技之上,而非宰制於科技。而在線上活動《無人駕駛》中,陳志建選擇將鏡頭對向了家中喜歡的一片客廳窗景後回房睡去,高樓之下,窗明几淨的夜景不受任何都市高樓與喧嘩人群的干擾。

「其實,包含社群媒體在內,網路和科技的設計本質上就是希望讓人類上癮。若人們在使用的過程中毫無自覺,意義消逝即是種必然。」

線上藝術活動《無人駕駛》
線上藝術活動《無人駕駛》

為什麼人們時常對線上的藝術活動感到一無所獲?「藝術形式往往都在實質的感受力。」同樣參與線上藝術活動《無人駕駛》的藝術家彭奕軒(PENG Yihsuan)說。

而倘若藝術的體驗與帶給人們的是「感受」,而在經歷疫情一年多後,曾經參加過線上藝術活動的你,又曾經在哪一個線上活動上留下印象深刻的「感受」?對主辦《無人駕駛》的新興藝術空間 PTT Space 來說,在疫情尚未徹底告停的時期,邀請藝術家們參與一個毫無要求、無需給予、只需放空的線上藝術活動。當然,在這個科技快速時代,放空容易嗎?「這時代的我們對於放空的層次,可能不再只是身體的靜止,而是我們不斷的動作,內心思考卻是空的。」藝術家彭奕軒說。

正如 2018年,由藝術家鄧國騫所發起的《懶腰》計劃,透過公開邀請參與者在展覽現場、藝術家的家或部分參與者的家進行多次飯局或聚會。來訪的人們並沒有被要求需要做些什麼,只需如日常生活一般地或坐或躺、真實地問候彼此最近過得如何。再平常不過的對話,會不會其實是意味深長的想法?人們生活於一成不變的都市、想像未來卻不敢期待與過往無數的落空,你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嗎?由PTT Space呈現的《懶腰》中,你將會看見許多人也說了這樣感受的話。

鄧國騫《懶腰》於 PTT Space,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TT Space

曾於 2018年於香港大館(TAI KWUN)呈現的展覽計畫《懶腰》,目前於台北 PTT Space 展出至3月12日(五),距離展覽結束只剩5天時間。

 

《懶腰》:鄧國騫

  • 展覽日期|2020.12.26(六) – 展期延長至 2021.3.12(五)
  • 地點:PTT SPACE(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南路一段100巷7弄31號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