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1年 5月 19日開始,台灣本地觀眾因為疫情嚴峻的關係,不僅外出採買、用餐備受限制,美術館也隨之被迫閉館。其中,許多大展甫經開幕、甚至即將開幕之際,便緊急採取閉館防疫措施。
直到今天,隨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即將在 7/12之後採取「微解封」後,本地美術館、博物館等藝文場館也配合政策地宣布恢復開館。對此,ART PRESS 編輯部也整理了一系列藝文場館解封開館的相應措施,提供給所有迫不及待前往美術館的朋友們。必須提及的是,此次美術館「解封」的政策,包含了許多人流方面的配套措施,觀眾朋友們若未經了解規範地隨意前往,恐怕得吃上閉門羹。

1.參觀前一日17:00前申請完成:正值20週年的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表示,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
具體而言,預約參觀者須於參觀前一日17:00前申請完成,

當代館目前正值20週年館慶,當前展覽為20週年大展「歷史.當代」(Chrono-contemporary),展覽日期已更新為2021/05/15 (六)-2021/08/22 (日) ;另兩個同期展覽「憑證入場」(Entrance by Evidence)與 On The Other Hand,亦皆將展覽日期分別調整延長至 2021/07/18 (日) 以及2021/08/22 (日)。
另外,暫停不對外開放區域為U12小玩藝空間及館內餐飲區,
- 預約參觀方式|採網路預約。
- 網路預約網址|請點擊這裡。
2. 每組上限2人,僅限網路預約制:台北市立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表示,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 7月8日宣布之適度放寬措施,北美館也將於 7月13日 (二) 重新開館。
首要的疫情相關配套則是:民眾參觀將全面採取網路預約制,不開放候補與現場報名。細部而言,北美館每次僅開放兩週時段提供給欲前往參觀的民眾預約,首次開放預約時間為 7月12日 (一) 上午10時,預約連結:請點擊這裡。

日前,北美館也已宣布館內當前現有展覽皆延長檔期、部分展覽仍維持不開放。其中,一樓「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其中不開放者,包含三樓藝想迴廊《賴志盛─接近》、地下樓《兒童藝術教育中心》與《圖書文獻中心》。週六夜間時期,僅開放一樓《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場。
北美館表示,除了館內展覽之外,美術館一樓大廳的藝術商店、與地下樓的書店皆同步開放,而鄰近本館的 王大閎書軒 DH Café 亦提供外帶服務,惟地下樓餐廳暫停開放,並同步實施室內公共空間全面禁止飲食。而位於本館戶外廣場的「2021 X-site《爆炸容器》-多重真實」,也將於 7月13日 (二) 開放展出,相關參觀須知請依現場指引。
- 預約參觀方式|採網路預約,詳細分流說明請點擊這裡。
- 網路預約網址|請點擊這裡。
3.規劃僅限預約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與南院)
國立故宮博物館表示,其南北院區皆即將於本月13日起,在相應防疫措施之下恢復開園、開館。
除了入館時配合量體溫、手部消毒、實聯制登記且保持1.5公尺社交距離之外,同步實施人流管制,且規劃採取預約制方式,詳細預約參觀方式,將於近期於南北院官網公告。館方表示,原則上將採每時段2小時為單位,每個場次之間將進行全面清場與消毒工作,休息區採梅花座等。換言之,如同其他其他場館所公佈的規範,觀眾若未事先關注館方消息便隨意前往者,恐將無法順利入場。
館內餐飲方面,國立故宮博物館表示全館除了餐廳之外,也將保持禁止飲食的規定。

4. 表演場館與電影院:採適度放寬措施
另一方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針對文化部主管表演場館、展覽場館、電影院及影視劇組拍攝,亦有適度放寬措施及配套機制。文化部表示,在維持三級警戒情況下,文化部主管表演場館可開放指定工作場域,如廳院、排練場、化妝室、倉儲等,鼓勵簽訂合約的表演團隊進行閉門排練、攝(錄)影及無觀眾的直播演出等;展覽場館、電影院將在符合防疫管理條件情況下,逐步開放觀眾入場。
電影院部分,亦應全面佩戴口罩、量測體溫、消毒及實聯制,並建議優先採預售票方式以控管人流,座位則採梅花座、間隔座或其他保持適當距離之安排,室內、戶外及等候區域則全面禁止飲食,此外,每一場次進場前、散場後皆需清潔、消毒。
文化部說明,表演場館未開放觀眾入場,針對指定開放表演團隊的工作場域,進行閉門排練、攝(錄)影及直播作業時,應以每人1.5公尺距離計算各區域容留;已實施快篩或PCR檢測的表演者,於正式演出時得暫時脫下口罩,於工作期間至少每7天安排1次篩檢,其餘未演出者、工作人員等均應全程佩戴口罩。
5. 網路提前預約制,現場可開放當日未額滿場次預約: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對外宣布,於7月13日起適度開放,採預約制。進入園區請全程佩戴口罩,進入展廳需量體溫、酒精消毒、實聯制登記,並保持1.5公尺社交距離,額溫超過37.5度以上婉拒入場。
即其當期展覽「勒法利計畫」展覽也自7月13日起開放預約參觀。此展原定 5月15 日開展,受到三級警戒影響閉展,直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適度鬆綁才正式開展,展期也延長至8月29日結束。「勒法利計畫」於C-LAB美援大樓展演空間、榕樹廣場展出,邀請十位藝術家分別提出藝術與建築計畫,試圖在「空總」這個與歷史和城市發展脈絡息息相關的園區中,重新探索人與空間及城市的關係。

細部而言,C-LAB 園區在此期間,展覽將於每週二至週日對外開放,每日開放四參觀梯次,依序為11點、13點、15點、17點,每梯次至多90分鐘,閉展時間依據最後梯次狀況可彈性延長。強烈建議欲前往參觀者提前線上預約,現場可開放當日未額滿場次預約。
其實,C-LAB 不僅僅只有「勒法利計畫」受到疫情影響,其他週邊展演活動時間也隨之調整如下:7/17–8/29 Pulima藝術節 同盟關係成果展;8/21 CREATORS Open Studio;9/25 音樂綠洲「金秋發財夢」;12/11–12/12 玩聚場夏日藝術節&音樂綠洲。
- 預約參觀方式|採網路預約。
- 網路預約網址|點擊這裡。
6. 網路預約、分時分流:嘉義美術館
嘉義市立美術館表示,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延長三級警戒至7月2
而現正展出的內容包含:「捕風景的人—方慶綿的影

三級警戒期間,不提供導覽服務,亦不受理團體預約,
- 預約參觀方式|採網路預約。
- 網路預約網址|點擊這裡。
7. 採線上預約及電話預約,餐飲空間暫不開放:國立台灣美術館
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延長三級警戒至7月26日,有條件鬆綁室內美術館等場所之政策,國美館自7月13日起,開放民眾線上及電話預約參觀。
在遵守中央及臺中市政府防疫規定下,餐飲空間(春水堂、古典玫瑰園)暫不開放。資料中心、互動體驗空間(含兒童空間)及各項穿戴式、互動式裝置(AR、VR 裝置等)皆暫停開放使用。歡迎民眾自即日起,以電話或網路方式預約,入館時請依現場動線指引參觀。

梁永斐館長表示,在每個預約時段最後一小時的15分鐘前,
- 預約參觀方式|採網路預約。
- 網路預約網址|點擊這裡。
- 電話預約方式|04-23723552轉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