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狀態,而是種選擇」亦藥亦毒的封閉策略,也在島嶼中發生嗎?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吳其育個展 “To closed or not, we do have choice.” Atlas of the Closed Worlds by Wu Chi-Yu at TheCube Project Space

海禁政策、鴉片戰爭、貿易戰,再一次聽到這些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時,你認同這樣的做法是種不可避免的做法嗎?如果封閉是一種保護策略,如同我們當前所面對疾病時的檢疫政策,可想而知地,它亦毒亦藥。

在藝術家吳其育近期所呈現的個展「封閉世界的設定集」裡,所談論的不僅只有現實世界所發生的歷史,更有大量的文學與科幻小說,而無論是現實與虛構,多方接觸之下所演變出來的史實與故事劇本,往往都只是留下單一視角的描述,那些關於在接觸當下共存、共寫故事的人事物們,卻都成了故事裡「無聲的存在」。當時的封閉決策正確嗎?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影像截圖,2020-2021,吳其育提供 Atlas of the Closed Worlds, exhibition view © Wu Chi-Yu

繼去年於「液態之愛」展覽中,展出探討人造光源及技術背後意識訊息的《發光半導體未來》四頻道錄像作品後,立方計劃空間(TheCube Project Space)邀請藝術家吳其育,呈現其全新製作「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吳其育再次以來自科幻小說的靈感出發,以「情境規劃」為手法,創作不只是預測、更是重新反思人類、環境及歷史之間動態關係的全新作品。

許多觀眾或許會好奇,為什麼要藝術家研究這個?

「最一開始的時候,2018年當時很多民粹國族主義的興起,這樣的社會風氣很強烈。而當社會有這個很強烈的狀況,大家都會希望把各自封閉起來,而當時的情況,則是有個很明顯的本位主義,包含,『 什麼才是我、什麼是我們』。」

從一胎化政策、次貸危機、太平洋垃圾帶、貿易戰,甚至是新冠肺炎,在這個展覽裡,白牆上滿滿的時間軸上,你將看到的是文學、科幻小說混雜著無數的近代歷史重大事件,有些是你曾熱切關注的事,有些可能是你從不曾關注的事。而當世界面臨到這些龐大的危機時,人們在當時採取了什麼樣的應對?是「封閉」,還是「開放」?對藝術家吳其育來說,他所關注的並不是「封閉」正確與否,也不是「封閉」到什麼樣的程度才是「好」的。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展覽現場,2021,吳其育提供 Atlas of the Closed Worlds, exhibition view © Wu Chi-Yu

「其實,『封閉』不是一個狀態,而是一個方法。」

「如果這是種狀態的話,那代表可能是你不能選擇。如果它是個方法的話,無論封閉與否,你都是有選擇的。」吳其育說。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這個計畫,受演化生物學的島嶼法則所啟發。這個假說所提出設想的是,當島嶼的孤立環境── 例如資源短缺或天敵消失等環境變動原因,都將促成物種在未來進一步演化出新的機能與樣貌。而整個研究首先關注科幻小說裡,異己接觸的主題,影射著地理大發現期間與原住民的遭遇,以及東亞海禁與鎖國的歷史。

吳其育表示,這整個研究儘管與不少策展人、研究者合作,依然花費了大約一年的時間。研究裡,有許多跟文學、甚是至科幻相關的內容,涵蓋了現實與虛構。「事實上,虛構的小說跟現實有很貼近的關係。但在這裡,並不是要展現完全一樣的情境,而是比較把像是文學裡的科幻跟現實世界的殖民這種其實很貼近的關係表現出來。就好比,那些科幻小說裡的想像,其實像是另外一個生態圈族群的殖民、被殖民的生活。」藝術家吳其育說。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展覽現場,2021,吳其育提供 Atlas of the Closed Worlds, exhibition view © Wu Chi-Yu

當我們注意到,我們其實是有所「選擇」而非被迫面臨「封閉」時,那麼試問什麼樣的「選擇」才是正確、才是正義的呢?如萬事萬物一般地,當封閉與開放皆有其代價時,代價又該由哪一方來承擔?

貿易保護主義與民粹主義的興起,以自己(國家)優先的浪潮掀起貿易衝突、關稅壁壘,築起的邊界正形塑著下個封閉情境。「在不同的位置上,你的立場會完全不一樣。」對吳其育來說,保守與激進、封閉與開放,怎麼做才是客觀正確的呢?

「對我來說,沒有所謂的客觀。」

「你的位置決定你的立場。當然你可以很有意識地知道這件事情,但你可能無法隨意改變你的位置。當然有相對的客觀,但絕對的客觀這件事情不存在。」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展覽現場,2021,吳其育提供 Atlas of the Closed Worlds, exhibition view © Wu Chi-Yu

而當人們面對危機與變動時,總希望透過「客觀」、「公正」來獲得最佳「解法」,這樣的「保持客觀」代表的是「正確」嗎?「這比較像是個溝通方式,「保持客觀」有點像是是兩個人找到交集的方法。而這也有可能不是別人的客觀,例如台灣人在某個議題上找的交集,可能跟美國人不一樣。」吳其育說。

時常透過錄像與研究,來關注歷史、個體與集體關係、重建人與動物與世界連結的吳其育,在「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如此模擬著一位在地球上搜集封閉世界概念的異星訪客,它試圖在島嶼的地理特質與特定世界觀中找出關聯,同時探查了地球物種的生存環境,以及人類社會中的結構演變。最終,這位異星訪客為地球這顆行星島嶼,所提供的狹隘世界設定集配上關鍵的時間、地點與對象,找出了物種始滅的節奏,這彷彿也為未來的宇宙提供了一份牽引指南。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展覽現場,2021,吳其育提供 Atlas of the Closed Worlds, exhibition view © Wu Chi-Yu

藝術家如此以情境規劃的角度展開研究,不限定於漫長時間軸中的歷史事實,所有的環境變化與想像都包含其中。自歷史與小說描述的事件集合成一系列資料,透過亂數生成不同的封閉世界情境,開發出更多反烏托邦的想像。

吳其育:1986 年生於台北。其創作主要以動態影像為主,透過口述歷史與傳說的紀錄進行文本的再製,在逝去的記憶中尋找當代敘事的語言型態,同時也進行裝置、影像裝置與表演等不同類型的合作計畫。

近期參與的聯展包括「液態之愛」(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2020)、上海雙年展「禹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2018)、「穿越正義:科技@潛殖」(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2018)、「黯戀」(Para Site,香港)、2016 台北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2016)、第二屆CAFAM 未來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2015);影展包括北京國際短片聯展(2017)、EXiS Festival,(首爾,2017)、Arkipel Festival(雅加達,2016),曾舉辦個展「時間91 平方米」(TKG+ Project,台北,2017),並曾進駐於荷蘭皇家藝術村(Rijksakademie,阿姆斯特丹,2014-2015)。

 

封閉世界的設定集──吳其育個展 Atlas of the Closed Worlds— Wu Chi-Yu Solo Exhibition

  • 展期|2021 年5 月8 日─ 8月 1日(每週三至週日,2-8pm)
  • 開幕|2021 年5 月8 日(週六,3-6pm)
  • 地點|立方計劃空間(公館立方,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36 巷1 弄13 號2 樓)
  • * 為配合防疫措施,請觀眾務必戴口罩、配合測量額溫及實名制入場。
  • * 立方計劃空間由國藝會、台北市文化局、RC 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心藝術基金會、陳泊文先生等贊助營運

 

  • 主辦|立方計劃空間
  • 展覽贊助|台北市文化局
  • 製作贊助|RC 文化藝術基金會、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