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藝術恐淪為金融遊戲?「這不一定會是另一次龐氏騙局」對NFT風潮的3個提問,來自展覽《親愛的 博拉克・陳》How NFT impacts the real economy and art world? “Dear Block Chen” by Solid Art

在2021年裡,你聽過多少人高談著對於 NFT與虛擬藝術的熱切期待?以及,有多少又是對於 NFT 風潮不看好、以及其一連串時代現象的反感?

當人們爭相投資虛擬貨幣、熱衷於新的所有權買賣,這些,可能成為藝術界的新希望嗎?在懷抱立場前,展覽《親愛的 博拉克・陳》或許可以是其中一個更了解 NFT 的途徑。該展覽,其實是來自於本事藝術(Solid Art)2021年度「掘」計畫的第三檔展覽,邀請客座策展人朱峯誼策畫,集結十組藝術家/團隊的創作,探討區塊鏈及 NFT 的時代發展意義、造成的社會影響與潛在的問題。這個展覽旨在反對近年來蔚為風潮的NFT嗎?其實,無論NFT 的未來值得期待與否,這個展覽主要旨意回應的,是本事藝術鼓勵實驗與開放性,以及關注當代藝術生態的核心精神。

《親愛的 博拉克・陳》展覽現場畫面 Installation View of “Dear Block Chen”,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本事藝術 Solid Art

以區塊鏈(blockchain)為技術基礎的「非同質化代幣技術」Non-fungible token(NFT)是2021年全球藝術界最令人矚目的驚奇,從拍賣、博覽會、甚至藍籌藝廊,眾多都在這一年迎來了一次又一次因 NFT 所帶來的變革與衝擊。然而,與一般 NFT 展覽不同的是:「親愛的博拉克.陳」並不著重於展出 NFT 的藝術作品 (artworks of NFT),而更在於展出關於 NFT 的作品。在年末之際,ART PRESS 編輯部透過精選 3個來自於該展覽與策展人的提問,呈現給所有質疑、關心、期待的 NFT 未來可能性的朋友們。

1.在注意力作為商品的廣宣國度裡,它必須是童話般的開場,不是嗎?

「我不會忘記 Trevor Jones、Paris Hilton、Claire Elise Boucher 與 Beeple 等人當初熱情的介紹, 像是童話場景般熱烈地點燃初識的火苗。」策展人朱峯誼在給每一位來到展場,並留下 email 後的回函中寫道。

在這一年裡,不僅 NFT藝術品拍賣價格履創新高,許多藝術家也競相加入NFT創作交易模式;各種大大小小的NFT藝術展覽也不斷在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中持續發生,NFT正如策展人所說的擁有一個童話般的夢幻開場,但在這樣的眾所期待裡,也當然存在著無數的質疑、甚至反對。在談及更多以前,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本事藝術特展《親愛的博拉克.陳》(Dear Block Chen),是台灣第一場關於區塊鏈/NFT 的國際當代藝術實體展覽。

《親愛的 博拉克・陳》展覽現場畫面 Installation View of “Dear Block Chen”,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本事藝術 Solid Art

展覽《親愛的博拉克.陳》是區塊鏈英文blockchain的諧音。藉由擬人化「當代藝術」與「區塊鏈」,以充滿人性的溫暖姿態及輕快的語調,描繪著面對新興(對一般人而甚至是陌生)的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衝擊、期許、願景與挑戰。

「我大概知道自己哪一面的特性讓我們的關係急速升溫: 一種以建立文化品味為基礎的後資本主義金融投資與交易需求。」在論述過程中,策展人嘗試以當代藝術作為第一人稱,敘述自己和 NFT 相遇後對彼此未來的期望。換言之,展覽與論述提問過程中所說的「我」,所指的正是「當代藝術」

2.我的確因為人們願意以貨幣交換來彰顯想法及美感經驗的價值而雀躍…但也懷疑我是不是會迷失在那樣的紙醉金迷遊戲裡?

《親愛的博拉克.陳》藉由參展藝術家們的研究與創作,展覽不僅探討區塊鏈與 NFT 發展所彰顯的時代價值,如去中心、民主、價值設定等,並描繪其未來發展的願景,如新的所有權概念、液態與去中心的金融體系等,也著墨這個技術在當前引發或表現的社會議題,如能源及自然資源的消耗、狂熱的金融遊獻等等。

《親愛的 博拉克・陳》展覽現場畫面 Installation View of “Dear Block Chen”,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本事藝術 Solid Art

「在我更了解你之後: 你原本關心的焦點是如何在虛擬的網際網路上更加地保障資訊交換的正確性及安全性;你提出新的演算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然後,是虛擬貨幣的發明,以及 NFT 上令人驚訝的藝術品天價交易。」

這一次,是本事藝術與獨立策展人、展出藝術家的首次合作,除了是一次以批判精神,回應 NFT 與相關技術的當代策展嘗試,更試圖以整體藝術生態圈的視角,檢視並探索在科技的推波助瀾下,與充滿雜訊與投機意圖的時代,藝術家、畫廊與藏家之間在新型態的創作、展示與收藏形式下的整合與合作關係,如何能不偏離本質,而能共榮共存?

3.這不一定會成為另一次的龐氏騙局。

「這個展覽是一份禮物,也是我給予自己的一份期許。 我用來自台灣美國加拿大愛爾蘭的十二位藝術家及其作品,細細地描繪著你,述說著構成你的那些價值及遠景; 加密、去中心、民主、承諾(不易竄改)、價值定義、物品交易、契約精神、想像的信仰共同體等等。」

《親愛的 博拉克・陳》展覽現場畫面 Installation View of “Dear Block Chen”,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本事藝術 Solid Art

《親愛的 博拉克・陳》邀請到國際重量級 NFT 藝術家凱文.艾伯許(Kevin Abosch)、蘭斯.金(Lans King)、馬丁·盧卡斯·奧斯塔霍夫斯基(Martin Lukas Ostachowski)等人,艾伯許更特地為了這次在台灣的展覽推出主題與台灣歷史相關的最新實體/NFT作品。台灣參展藝術家則有 NFT 藝術創作前鋒王新仁、台新獎入選藝術團隊 lololol,以及近年廣受矚目的新生代藝術家林怡君、姚睿蘭、張乃仁。曾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展出作品的台灣藝術家李紫彤與丹麥奧胡斯大學助理教授孫詠怡,也將作品重新納入NFT發展脈絡。

「這些 NFT 交易也多是以情感(而非利潤計算)為基礎,包括對過往韶光的懷舊,或是對新創事物的好奇,或是網路 meme 的玩笑惡搞。 但不諱言地,某種趨利的投機在這些情感細縫中蠢蠢欲動。」這個展覽,也將進一步討論著 NFT 技術發展帶給當代藝術的藝術家及畫廊的發展契機與挑戰。

《親愛的 博拉克・陳》展覽現場畫面 Installation View of “Dear Block Chen”,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本事藝術 Solid Art

回到前文,提到《親愛的 博拉克・陳》是不是旨在批判、反對 NFT 所帶來的一切?

已經參觀過的朋友們便能理解,展覽期望觀眾在觀賞展覽之後,能對區塊鏈、加密貨幣、NFT技術,及其引發的社會議題及討論能有初步的認識。《親愛的 博拉克・陳》是一次新的關於人文與科技的策展嘗試,它並不只是一個NFT藝術的展覽,也是一個關於NFT/區塊鏈技術社會影響的實體當代藝術作品展覽,於本事藝術展出至1月15日止。

 

親愛的 博拉克・陳 Dear Block Chen

  • 策展人 Curator| 朱峯誼 Feng-Yi Chu
  • 展覽日期|2021年 11月20日 – 2022年 1月15日
  • 展覽地點|本事藝術(台北市北投區立功街79巷9號2樓)
  • 參展藝術家 Artists| Kevin Abosch 凱文・艾伯許、Lans King 蘭斯・金、Martin Lukas Ostachowski 馬丁・盧卡斯・奧斯塔霍夫斯基、張乃仁 Nai-Ren Chang、李紫肜 Tzu-Tung Lee + 孫詠怡 Winnie Soon、林怡君 Yi-Chun Lin 、lololol(林亭君 Xia Lin + 張欣 Sheryl Chang )、曾慶強 Rexy Tseng 、王新仁 Aluan Wang 、姚睿蘭 Jui-Lan 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