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疫情困境與眾多衝突紛擾的2021年,藝術界的朋友們辛苦了。
在眾人皆期許新的一年能有更多嶄新可能性的同時,ART PRESS 編輯部特別為正值跨年假期的藝術界朋友們,精華整理共 4個具嶄新變革可能性、期待帶來更多希望的藝術獎項、藝術計畫徵件,精華提要其如何具未來可能性、嶄新變革、針對青年策展/藝術創作者提供有形與無形資源助益之外,也同步將徵件簡章下載等資訊連結全數整理於本文。

1. 2022年「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與「CREATORS聲鬥陣:創作新秀進駐計畫」
對所有發展初期的創作者們來說,一個友善的獎助機制可以像是什麼?
由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呈現,如今已邁入第五年CREATORS計畫,持續地瞄準藝術創作與文化實踐過程中的初始研究開發階段,每年透過公開徵選與兩階段評審,挑選具有實驗性、創新精神、跨領域向度,並能展現公眾連結的文化實驗提案,使其在C-LAB資源支持下實現從0到1的創造力。

與藝術產業領域多數補助支持皆不同,CREATORS所講求的是未來的可能性,而非要求申請者們快速拿出「成果」以利核銷,也正因為CREATORS的獨特機制,C-LAB得以與藝術文化工作者共同合作,為臺灣打造一個具備未來視野的文化實驗生態系統。
換言之,這並不是一個只有藝術家才可以投件申請的「獎助」。
「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以「未來視野、實驗精神、人文脈絡、跨域共融」為四個主要方向,公開徵求不限主題之文化實踐或藝術創作計畫。計畫形式包含但不限於創作/製作、研究、調查、交流、技術與內容開發、展演呈現等,而自CREATORS 自2018年推出以來,已扶植超過50組團隊或個人,其主題多樣的文化藝術提案也在後續在未來,能邁向更成熟的製作 ── 不管是展演映、公眾節目或是文化行動。

而至於申請類別,則分為兩類:除了延續「創研進駐」模式,內容為由C-LAB提供 6或 8個月的進駐空間,及至多新台幣 60萬元補助費用;在毋須進駐 C-LAB 的條件下獲得至多新台幣40萬元補助費用。換言之,你的創作與實驗作品,也可以以不進駐實體空間、遠端進行。
作為一個混合了補助、進駐、育成、觀察陪伴、公眾活動企畫及展演發表的獨特支持系統,CREATORS 自2018年推出以來,已扶植超過50組團隊或個人,其主題多樣的文化藝術提案也在後續在未來,能邁向更成熟的製作 ── 不管是展演映、公眾節目或是文化行動。自2020年起,更加入針對年輕聲響及音樂創作者的「聲鬥陣」項目,以與臺灣聲響實驗室共創協作為導向。徵件期限、簡章資訊等詳如以下:
- 徵件期限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1月17日(一)臺北時間中午 12:00前完成線上申請。
- 初選結果公告|2022年2月14日
- 複選結果公告|2022年3月上旬
- 簡章下載|「CREATORS創作/研發支持計畫」點擊這裡;「CREATORS聲鬥陣:創作新秀進駐計畫」點擊這裡
- 徵件系統|點擊這裡前往。
2.2022臺藝新策 – 浮覆之洲
試想,針對青年策展人、策展團隊的展覽徵件獎助計畫,對藝術界而言的意義?
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有章藝博館)辦理的「2022臺藝新策」計畫將公開徵求策展提案,為鼓勵年輕策展人提出創新策展方案,特別關注35歲以下的年輕藝術工作者,提供展覽空間與策展輔導機制,導入專業顧問團隊,以協助策展過程的資源連結及專業應用,期待透過共創協作,一同打造創作、論述、展覽、育才的綜合性藝術創新平台。申請者須為本國籍之個人或國內依法設立、登記或立案之⼯作室、法⼈、團體,但合作對象不限國內外之個⼈創作者或團隊。

有章藝博館不僅提供富有歷史紋理的展場空間與展務上的行政支援,以連結展覽實踐所需的資源和專業的輔導,不僅如此,也將協助策展人規劃展覽的學術講座與週邊推廣活動,更希冀在美術館/藝術博物館的議題上,有更多的交流與對話。
2022臺藝新策以「浮覆之洲」為題作為策展計畫的靈感發想。「浮覆地」原指土地因天然變遷或人為整治而化為湖澤或水道,又復在不同因緣下,再次重新浮現。「浮覆之洲」既指涉位於板橋浮洲地區的「有章藝術博物館」所處位址,也標註區域身世,而「浮覆」更是人們在日常中所經歷到時空、感知和經驗層層積累、隱沒又浮現的狀態。
本案補助經費共新臺幣60萬元,其中策展費8萬元、展出費20萬元依期程撥予獲獎策展人或團隊,另32萬元由獲獎策展人或團隊提供單據予主辦單位核銷。
2022臺藝新策提案內容應包括:(一)以有章藝博館「九單藝術實踐空間」周邊區域生態、歷史記憶和日常性為線索之跨領域藝術實踐。(二)自有章藝博館所選定之典藏品中(圖片連結:https://reurl.cc/gzqxWb),挑選一至二件運用於策展實踐的成果中。(三)關注社會大眾之參與和回饋,尤其浮洲周邊地區社群之交流。
-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 2022/02/07日17:00 截止
- 投件方式|此次徵件採電子郵件報名,電子郵件:museumntua @gmail.com
- 徵選辦法|報名表:https://reurl.cc/WX9y35
- 初選公佈時間|111年2⽉下旬
- 複選公佈時間|111年2⽉下旬。初審通過之案件將通知參加複審面談,由提案者準備簡報資料說明,依主題概念、適切性、創意等評選標準,選出得獎策展人1人或得獎策展團隊1組。最終結果將於111年3⽉15⽇之前正式公佈。
- 疑問請洽:yichen@ntua.edu.tw,或電話 02-2272-2181 ext.1422
3.國藝會,「藝術未來行動專案」
「面對未來全新的挑戰的狀況,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起來思考,在未來新的世代裡面,還有什麼方式可以更積極的來協助台灣的藝文生態。」林曼麗說。
值此疫情期間的關鍵時刻,國藝會在突破過往補助框架的思維下,推出「藝術未來行動專案」(Act for the Future),期望藉由這項史無前例的計畫,鼓勵藝文團體與藝文工作者,投入對於自身創作與生態環境的深刻檢視,並以具前瞻性的思考,提出具備未來產業競爭力的行動方案,國藝會則將以最大程度的支持,協助獲選者完成一次自我躍昇的理想實現。

許多藝術文化界人士或許會好奇,這筆經費是從何而來的?細部而言,「藝術未來行動專案」計畫總經費三億元,源自國藝會近年之累積餘絀轉為「特別公積金」專款專用。本專案以藝術為核心,對所有藝術類別之藝文團體和藝文工作者開放,除提供團體最高1,500萬元、個人最高300萬元的高額獎助之外,也以為期二至三年的計畫時間,鼓勵藝文團體和藝文工作者得以進行中、長期策略藍圖的擘劃。
「我想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餘絀,這要感謝國藝會團隊在財務上很多掌握和判斷策略的成功,這是很幸運的一件事,所以這些錢我們要非常珍惜的來使用。」國藝會林曼麗董事長說。
「藝術未來行動專案」的申請資格,包含經營或從事文化藝術事業之團體或個人。團體部分,為經政府機關立案之私法人、機構或團體,不包含政府、政黨、學校等及其所屬單位;而個人部分,則是所有具中華民國籍之自然人、持永久居留證之外籍人士皆具備投件資格。

「藝術未來行動專案」(Act for the Future)目前規劃兩期收件,採線上申請,首次收件起止日為2022年4月1日至4月20日。「除了紓困,讓大家沒有死掉可以活著,但不能夠只是活著,活著還要活得精彩、活得有競爭力,甚至是利用這個關鍵的時刻,讓台灣的藝文生態可以有更大的耀升。 」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說。
- 申請網址|點擊這裡(https://ncaf.pse.is/ActfortheFuture)
- 專案辦法|點擊這裡下載。
- 申請方式|採線上申請方式。
- 申請資格|國人、持永久居留證之外籍人士、私法人機構團體。
- 首次收件日期|2022年4月1日至4月20日
- 首次申請結果公告日期|2022年6月30日
4.桃園市立美術館,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
一個正在經歷革新的藝術獎項,為什麼認為需要提高獎金、甚至擴大徵件範圍地贊助邀請國外藝術家來台參與獎項競賽?總獎金由新臺幣86萬提高至新臺幣145萬、首獎提高至新臺幣60萬的「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也即將在音的一年展開徵件。突破以往多數藝術獎項頻率地,「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辦理方式為兩年一屆,一年國際範圍徵件、一年辦理展覽,為的是希望給予藝術家更多時間創作、籌劃展出事宜。

同時,以鼓勵當代藝術之實驗與創新為宗旨,徵件採不分類遴選,開放各式媒材、類別、領域的作品同台競藝。參賽者可使用中文、英文報名,凡通過初審,主辦單位將支援基礎場佈、作品回程運輸及海外藝術家來臺的經濟艙機票費用,協助藝術家來臺灣參展。
基於以上具前瞻性理念,本屆再度獲得桃園市政府支持,將總獎金全面提高,從新臺幣86萬增至145萬,「桃創獎」首獎1名,獎金提高至新臺幣60萬元;「優選獎」3名,獎金加碼至新臺幣20萬元;以及同樣值得一提的是獎項中的「遊藝獎」(名額為1名),該項目將獎金提增至新臺幣25萬,獎助本國籍參賽者至國外遊歷觀摩,期能藉此支持新銳藝術創作,培育深具潛力的藝術人才。
- 收件時間|2022年4月4日至4月22日
- 申請方式|全採線上申請,點擊這裡。
- 簡章下載|點擊這裡下載。
- 展出日期|2023 年 3 月 16日至 5 月 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