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讓一個東西爆紅。而社群媒體上最常分享的是什麼?通常都是弱勢團體,女性、殘疾人士、受種族歧視者、LGBTQ,還有更多,但有一群人的影像更強烈,就是乞丐。」
這似乎有些敗德、但卻寫實揭露著網路社群時代的一句話,來自於一部獲得2017年坎城影展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電影,以裝置藝術當電影主角、引起許多藝文界人士關注的電影,《抓狂美術館》The Square。
PHOTO COURTESY of _東昊影業 Andrews Film
整部電影透過各式各樣的方式,優雅巧妙的批判著人類所造就的當代社會。追逐網路數字至上的神話、對人文極盡所能的表現在意但卻毫無實質貢獻者、對優秀文明成就的不明所以地盲目崇拜… …。
PHOTO COURTESY of_東昊影業 Andrews Film
「把一個東西,例如你的包包,放在美術館裡,那他就是藝術了嗎?」
無論是意外被打掃工作人員清掉一個個的沙堆作品、扭曲且層層堆疊的椅子或是在美術館內隨機且莫名的巨大聲響作品,《抓狂美術館》用最雅緻的方式、十分得體且一顰一笑之間,批評、謾罵甚至恥笑著當代藝術對許多人來說不知為何而的崇高。
左邊的走道是「我不相信人」;右邊的走道是「我相信人」 / PHOTO COURTESY of 東昊影業 Andrews Film
藝術市場裡有許多至今仍備受討論、但卻也是同時為人稱頌的藝術作品,拍賣會場上許多上看千萬、甚至億元以上的價值。
不管是割破畫布的封塔納作品、紅黃藍格的蒙德里安作品、馬列維奇白中白的油畫作品,甚至再到杜象把就腳踏車輪裝在板凳上… …等。
White on White / Malevich, 1918 / 馬列維奇 / 白中白 / 創用CC授權
Duchamp, Bicycle Wheel, 1916 / 杜象 腳踏車輪(中)/ 創用CC授權
因展覽而起的一場晚宴裡,典雅的氛圍和人們穿著顯得氣氛莊重,穿插於晚宴之中的展覽藝術家在宴席現場再次呈現了他的作品,在開始以前他先對賓客們說了這樣的話:
「接下來你會看到動物,但動物可能不會看到你。你可以躲在群體中,知道別人將成為獵物而安心。」
彷彿呼應著片中作品是如何控訴著人們習於事不關己,一個個「抓狂」的事件在晚宴中上演,成為整部片的精華之一。
整部電影裡,頻頻追問著人類耗盡歲月、歷史打造多少偉大文明,究竟為何為什麼如今卻換來人們的本末倒置?
回到這部電影最初,美術館辦公室裡頭的人和氛圍恬靜且得體無比。
PHOTO COURTESY of 東昊影業 Andrews Film
一群藝術行銷公司的團隊來到美術館辦公室,以及他們行銷這件作品的口號:「要多麽沒人性,才能喚起你的人性?」
這部不時搭配著古典樂、節奏優雅,卻對許多當代價值觀衝擊十足的電影,更多耐人尋味、但也隨觀眾自由詮釋、去發現的細節,《抓狂美術館》The Square。
Well good job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