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生活或創作,或許我們根本不曾真正發現什麼出口。」- 汪正翔《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ART PRESS

「我們想要脫離制式的生活,尤其是城市之中乏味重複的生活,所以我們嚮往風景,並將之視為某種出口。」- 汪正翔

「這是我所居住的地方台灣一種獨特的氛圍。」這是來自於攝影文集《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裡的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
PICTURE/ 影像藝術創作者、出版者 汪正翔 Sean Wang

汪正翔的第一個攝影計劃《美國夢在台灣》, 源自於2011在苗栗山區的拍攝工作,發現山谷中坐落一個由農地所打造的高級社區(名義上稱作農舍)。

「他們稱呼這裡是夢想新家園。」汪正翔說。

 

他拍下那一張張在台灣興建仿美式的木屋,照片彷彿開了口似的,說明了人們是如何打造一種中產階級想像美好生活的象徵。不論是《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或是《美國夢在台灣》汪正翔用攝影所能及的方式,除了攝影作品裡的風景之外,有的是背後耐人尋味的哲思。

2018-03-04 18.02.15
圖為撰文者汪正翔作品/ American Dream in Taiwan:美國夢在台灣

而在《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這本攝影文集裡,許多作品是汪正翔當初幫建商拍的木屋建案、觀光局案子裡不被採用的那些。例如台灣普遍詬病的雜亂的景街、照片畫面裡突兀的人造物、或是平乏的色調… …。

「因工作被要求而產生的照片,必須呈現一種典型的風景照樣貌:色調濃豔、景色壯麗,宛如國外一般。」

我們必須誠實的說,這句話聽來有些傷感。

《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_ The Art Press 藝術擴散誌
PICTURE/ 影像藝術創作者、出版者 汪正翔 Sean Wang

表面上,汪正翔的「非典型」這不僅好似一種對抗著商業攝影、婚紗攝影的方式,其實更像是當代攝影對美景的「反美學」省思

也就是許多當代藝術家,開始不再把人造物當作是干擾了,甚至在風景攝影裡開始反思人造物和風景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最後思考我們和我們的社會究竟何以至此。

「其實在台灣,我們是比較容易去討論『反美學』的。」

「街景是最常被議論的例子,而當面對人造物與自然之間粗暴而醜陋的關係、或是沙龍攝影俗豔的風格,其實台灣的攝影者和「反美學」的距離是相近的。」

《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_ The Art Press 藝術擴散誌
圖為撰文者汪正翔作品/ 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

「我們把很多東西都當成救贖、或出口。」

而汪正翔說,是攝影成全了這一切。因為相機有限的框景和瞬間擷取的快門,台灣雜亂的景色得以就此被美化,「兩三朵花可以被想成花海、兩三棟木屋可以被擴大為懷舊。」他如此說著這既視感般的例子。

「為了讓這些風景更符合對於人們內心療癒出口的想像,人們賦予這些景色一種制式的框架。」

「譬如樸拙的鄉村風味,或是飽滿的異國情調,風景由是成為一種迥異於觀者生活脈絡的他者。」

《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_ The Art Press 藝術擴散誌
PICTURE/ 影像藝術創作者、出版者 汪正翔 Sean Wang

拍照的人總被鼓勵「走出去」拍攝「遠方」。

「不管地理空間上的,還是社會意義上的(如某一階級),結果拍的都是台灣,卻好像『異地』一樣。我想大聲的呼喊這並非真實、這並非真實!」

 

他強調的,並不是台灣沒有海天一色的美景,而是台灣人大部分生活的場境明明就不是長那樣,而為什麼我們在攝影上卻要去追?

「於是,我好奇人們是如何面對ˋ夠「美」、這些無法「療癒人心」成為出口的風景。」

汪正祥說明著他是如何用投影機把「那些不美的風景」投影在城市裡,從大樓的空地、工地的圍牆、到抽煙的角落甚至於是速食店,卻發現這些看似凌亂的投影與灰色的城市融合在一起,成為了一種新的景致。

《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_ The Art Press 藝術擴散誌

「我所追求的攝影,是不追求奇觀卻讓人撫慰。」這裡我們的解讀是,或許有一天,我們也能嘗試去相信,不一定要與別人的文化當作美感的標準;或許有一天,我們能擁有屬於我們自己美的樣子。

在這個攝影計畫裡,汪正翔也計劃邀請觀看者實際在拍攝現場觀看這些投影,不管是創作當下、或計畫完成後的展出,他說他並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_ The Art Press 藝術擴散誌
圖為撰文者汪正翔作品/ 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

也許最終我們對這一切仍會感到巨大的諷刺與惆悵,我們不曾真正發現什麼出口,典型的風景不是,非典型的也不是。」

汪正翔說道,我們都必須承認這些風景它們確實曾在某一個片刻帶給我們驚奇。

「但是一旦我們習慣了,風景就會成為日常」、「而日常就會成為壓迫,然後我們又再尋找另一個出口」。

《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_ The Art Press 藝術擴散誌
圖為撰文者汪正翔作品/ My Scenery Only for You:那些不美的台灣風景

「不管是視覺還是生活,這是我們所能掌握所有的真實,我們所能發現所有的美。在這樣一個城市之中,在我們的生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