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DanaSchutz 爭議事件到 電影《黑豹》,你認為美術館的社會與教育責任該是什麼樣子?

「你們祖先不就是從征服別人國家的過程中,偷來這些文物的。」-  電影《黑豹》

2018年上映了一部號稱是漫威工作室號稱史上最好的一部英雄電影,這句話來自於電影裡反派主角在博物館和館員的對話片段,該段對話引發了關於種族、歷史與博物館角色、政治正確等議題,姑且不提後續發展如何。

null
Marvel Studios’ BLACK PANTHER..L to R: Okoye (Danai Gurira), T’Challa/Black Panther (Chadwick Boseman), Nakia (Lupita Nyong’o) and Ayo (Florence Kasumba)..Photo: Matt Kennedy..©Marvel Studios 2018

而過去另一件2017年藝術界的社群爭議之戰,是來自於惠特尼雙年展中,藝術家Parker Bright抗議另一位藝術家Dana Schutz一件油畫作品敞開的棺木,畫中是:被謀殺的Emmett Till躺在棺材裡。

photo
2017的惠特尼雙年展展出的Dana Schutz畫作《敞開的棺木》,在網路社群上引發重大爭議。(王若馨/攝影)

Emmett Till是一位14歳的黑人少年,因為遭到一個白人女收銀員誣告性性騷擾,而被兩個白人擄而虐殺致死的事件。而這幅畫作將此事件作為題材,畫了這一幅「一個被肢解的黑人被放在盒中」的畫。

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是一個只展出「美國藝術家」的官方美術館。不只是美國藝術場館歷史上先趨級的美術館,它同時更在20世紀初當時崇歐且保守的風氣之下,為本地的新銳藝術家提供適當舞台,是藝術史上相當重要的存在。

除了以開創及反叛的精神著名之外,展出作品更是反映出美國社會趨勢與藝術界關注焦點,當然也影響了紐約在全世界當代藝術的領導地位。

xlarge_square-36-978a7525
Photo Courtesy of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當年度是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近年搬遷至紐約西村肉品包裝區(Meat Packing District)後,第一次舉辦雙年展,策展人是兩位年輕亞裔策展人米雅.洛克絲(Mia Locks)和克里斯多弗.盧(Christopher Y. Lew)。

protest-whitney
在Dana Schutz畫作《敞開的棺木》前站立抗議的Parker Bright,他的衣服上寫「將黑人的死亡奇觀化」。(取自推特)

美術館是一個具有強烈公共性質、教育性質的存在,以上兩起事件都與美術館的角色有著強烈的關係。假如將一個美術館,想像成是一位說故事的人,而已該兩事件引起爭議的例子來說,這些內容的呈現者都不是備受壓迫的一方。這不盡令人反思,過去是否也曾經有著類似的事件默默地發生、潛移默化了什麼思想?博物館與美術館是否也曾經因此成了政治正確的犧牲品?

2018-03-25-04.47.02.png

兩位策展人是兩位30多歲的美籍亞裔,克里斯多福‧劉(Christopher Lew)與米亞‧洛克(Mia Locks)。

兩位策展人皆公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全力挺舒茲,表明不會撤下這幅畫。而Dana Schutz畫作事件引起爭議不僅只如此,其中爭議的過程更包含:

 

「白人畫家只是利用黑人的苦難來牟利或取樂,不論對真正關心種族議題,或假裝關心種族議題的人來說,這幅畫都不應被接受。」- 藝術家 Hannah Black

「沒有任何藝術應該被摧毀。納粹就是把他們不喜歡的書都燒掉,把不順眼的人都抓起來。」- 黑人演員 Whoopi Goldberg

「抗議者『敵我不分』,舒茲會創作這幅畫,是受到去年「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啟發,黑人應該把這件作品視為運動的成果才是。」- 藝評家 Coco Fusco

「我們必須理解到的是,身為白人,我們只能『想像』這有多可怕;但是對黑人母親來說,小孩可能因膚色在街上被殺這種事,是『天天都必須面對』的恐懼。」- 藝術家 Aruna D’Souza

1xFPBha_4K0gNI.jpeg

正如2017年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由驕陽基金會所舉辦的「光‧合作用-亞洲當代藝術同志議題展」,無論是社會議題、種族議題、性別議題,美術館都將在不同的時代存在著不同的功能與潛力。而美術館的社會與教育責任的角色與意義,持續地在每一個時代被人們討論著。

20170818123425-resized_Chun-mingHouE28093ManHoleE280932014-16E28093image01
Photo Courtesy: 驕陽基金會 Sunpride Foundation & artist

但至少,如今我們能確定的是:美術館倘若能夠是一個勇於生產對話、開啟挑戰、願引領社會嘗試走在時代尖峰的角色,正如「#DanaSchutz 爭議事件」持續討論著一般,未來無論討論多盛、爭議多大、甚至衝突發生,都切勿因為害怕爭議而放棄議題被討論。

因為,那些多元的聲音都可能是許多少數背後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