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產業其實是情感,它是人類情感創造出來的。」誠品畫廊總監 趙琍(Chao Li) 說道。
「不管這個情感是正面、負面,是單面的還是複雜的。所以這個行業的人,他/她的感性和直覺要夠
在藝術界裡已 30多個年頭的趙琍,不僅是誠品畫廊 (Eslite Gallery)的執行總監,同時更是亞洲眾所皆知的藝術經理人。從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與本地藝術界的阿波羅大厦時代,到如今的藝術界全球化趨勢、大型藝術博覽會風潮,她細算後告訴 ART PRESS ,目前為止她所做過的展覽有超過 500個。而誠品畫廊作為亞洲品牌知名度最高的畫廊之一,今年也是她在誠品的第 28年。

「我覺得在藝術這個行業,要做得好不好跟聰明沒有太大關係,只跟這個人對自己工作和這一行的本質理解地夠不夠。」
「這個本質裡包括,這個行業它關乎時間的累積,並不是快閃
「價值,其實是我們人所相信的事情,人類跟別的動物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人類除了滿足活下來的條件之外,還有信仰、文化。」

「藝術界也是,因為有人,才會有這些事。」趙琍談起自己從事藝術這一行「我的工作和我的生活,這麼多年來,所有的內容其實都是跟藝術家的過去跟現在有關。藝術家,就是用一生來實現自己所相信的價值。」趙琍說道。
「他們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奇特、跟精彩的人。」趙琍說完,分享了她在過往藝術產業職業生涯中,曾經令她印象深刻的數個例子,興許並沒有名氣,但卻充分實現了作為一個藝術家的簡單、純粹。
「像有一個藝術家,叫呂璞石,他可能沒有名氣,但他一生花50年的時間畫29張畫, 他每一張畫都是他再學習、再進去,他專注在實踐他所相信的。」
「做很單純的事情,心無旁騖,也沒有走捷徑,我很容易被這種事情感動。」

這次第二屆台北當代,誠品畫廊將與當今最受矚目、甫獲總統文化獎的藝術團隊豪華朗機工(LuxuryLogico)合作。
太陽是太陽系中眾星圍繞的恆星,從地球上來看,它是天空中最亮的天體,供起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生命萬物因此欣欣向榮。豪華朗機工以「太陽」為展覽主題,為畫廊精萃區展位 B23 帶來三件全新裝置作品,包括知名的《太陽之詩》、《日光域》、《日蝕》。
而這也是豪華朗機工首次在畫廊以個展名義發表作品,也是第一次在台北的藝術博覽會中展出。

「每次人家問我現在有什麼趨勢,其實我都講不太出來。」趙琍說出這句表面上聽起來令人感到十分好奇的話。然而,理解藝術界的朋友們便知道,這句話所指的並不是趙琍對市場行情、藝術專業一無所知,而是那其實並不是她最在意的。
「因為我還是很相信純粹的東西。從這樣的純粹裡,可以發展出很多很多千變萬化的狀況,
創造出很多你想像不到的」
「我覺得很像科學家研究物理、研究數學一樣,這些事情其實對他們來說是很純粹的,但卻能發展出很偉大的事情,而我相信這些科學家其實並沒有想著自己要做多偉大的事情,他只是
在即將到來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公共區中,誠品畫廊和豪華朗機工所呈現的作品《漫遊—羽》用羽毛狀的薄金屬組裝成富有未來感的生物造型,所有動作集合成波浪曲面,讓人聯想到傳說中翱翔天空的神獸,抑或是潮間帶礁岩上的海麒麟。任物換星移、世事更迭,它隨著陣陣暖流湧動,在屬於自己的旅程中漫遊。
「我覺得藝術家確實是要很聰明,但那樣的聰明並不是機巧,而是敏銳可以察覺自己跟世

談到網路帶來的迅速時代,不論是奈良美智在二手市場上拍出天價的海灘毛巾、還是巴塞爾邁阿密海灘藝術展上引起全球關注的香蕉,時代重視媒體效益的氛圍底下,多多少少影響了藝術的內容被稀釋。充滿快速與消耗的環境會影響藝術嗎?趙琍告訴 ART PRESS:
「時代和環境它確實影響了市場,但他不會影響藝術的本質。」
「我覺得沒有壞事,只是我們是不適應,但它其實也只是一個現況、一個事實。對我來說,在這樣的環境底下,盡量保持心要安靜。」
趙琍總監和 ART PRESS 以近日所聞的一則新聞舉例,新聞裡說人們已經開始漸漸地厭倦網美了。趙琍領著我們回想起當時網美潮流正剛開始蔚為風潮時,是否很多人可能曾經擔心,若是自己既不瞭解網路、也不美那該怎麼辦?
「藝術是古老的行業,也很慶幸他是個古老的行業。那些所謂的經典,將還是佔有一席之地的。」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0
- 誠品畫廊 展位 (B23)
- 豪華朗機工「太陽之詩」,以及 沙龍區推出畫家林彥瑋的作品。
- 時間:2020 年 1 月 17 – 19 日
-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 號)
- 公眾開放日期:1月17日(星期五)上午11點至下午6點1月18日(星期六)上午11點至下午6點1月19日(星期日)上午11點至下午5點半